第二卷 京城居,大不易。 第116章 余建今日必死

就在國子監的學生們都挽著袖子準備上演全武行時,辛老七隻是伸出了一根手指,在余建的肋下一點,然後大家就聽到了慘嚎,以及……

「啊……我說我說,是葆成叫我做的……啊!」

辛老七一臉猙獰地喝問道:「那個葆成是誰?」

余建看到衝來準備解救自己的同窗們都愕然止步,頓時連腸子都悔青了。只是那肋下的指頭再次點了上來,他不得不為自己的不堅強而買單。

「啊!葆成……啊!葆成是漢王殿下的人!」

連最狂熱的學生在聽到這個答案後都變得冷靜起來。

余建會是被屈打成招的嗎?

不會,有智商的人從剛才他的供述中就能辯白出事情的真實與否。

「你們居然敢屈打成招?我們誓不與你罷休!」

一個滿臉痘痘的年輕學生揮舞著手臂喊道。可等他喊完,才發現周圍都是靜悄悄的,那些同窗看向自己的眼神中都帶著憐憫和羞惱。

「啊!」

那邊又是一聲慘叫,然後就聽到余建說道:「是葆成,我發誓就是葆成,我的懷裡還有他給的銀票啊!」

辛老七這才放開了手指頭,伸手粗魯的進余建的胸口裡摸抓了一陣,果然摸出了好幾張銀票。

方醒端著臉,冷笑道:「這些銀票都是有來路的,這位余同學可敢說是自己的?」

余建敢個屁,他還在舒緩著肋下的劇痛。

看到余建垂頭不語,方醒轉向了秦班。

「秦司業,這位余建我可要扣下了,還有,你等被人蠱惑大鬧我方家莊,造成的損失也得賠償!」

秦班覺得自己今天把一輩子能丟的臉都丟光了,可虎死不倒威,他梗著脖子說道:「國本豈可怠慢,你方醒教授殿下雜學,此事老夫定要上本!」

「余建是我國子監的學生,人我們肯定要帶回去,至於後續怎麼處理,那也不是你一個舉人能管的事!」

說完秦班就挺起胸膛,準備和方醒辯駁一番,但是想扣下余建是不可能的。

我的學生,就算是要打要罵,也由不得別人!

何況你方醒只是個白身!

方醒的臉上浮現了些惱怒之色,可最後硬是壓下去了,他拱手道:「既然你們國子監要包庇嫌犯,那我方醒沒話說,大家把官司打到陛下那裡去吧。」

秦班想到了余建乾的事就是一個咯噔。

朱棣最反感的就是誰在自己的幾個兒子中間挑撥,哪怕是當打手都不行。

君不見解縉就是因為和太子靠的太近了,最後被關進了詔獄。

不過想到太子殿下的仁君風範,秦班覺得問題不大。

有太子求情,想必余建不會有大問題吧。

想到這裡,秦班覺得自己回去首先是要託人向太子求情,然後再考慮其它的。

「我們走!」

秦班心中凄涼的帶著一幫子學生往庄外走,當看到那些莊戶們都在用鄙夷的眼神看著自己時,有不少學生都用袖子掩面,腳下踉蹌的加快了速度。

看到余建獨自走在最後,而且不時的回頭看看後面,顯然是擔心方醒反悔。馬蘇就不解地問道:「老師,您為何要放走余建呢?」

要知道方醒今天是可以強行留下余建的,而且還能進一步的簽字畫押,轉交給朱瞻基或是太子。

那不就是罪證確鑿了嗎?

方醒先回頭讓專戶們都散去,然後才說道:「我是故意的,因為余建活不過今天!」

「老師……」

馬蘇被這個答案驚住了,正想追問,可卻看到方醒已經進了前院。

「這種事你自己琢磨,琢磨透了,你也就有長進了!」

……

而已經趕到宮中的朱瞻基卻聽到了一個不大好的消息。

「漢王今日在府中開辦了一家藏書閣,說是面對所有的學子提供免費觀看和抄書。」

朱高熾看著自己的兒子,嘆道:「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事就是漢王乾的,目的就是想在你和讀書人的中間製造隔閡。」

「還有,漢王還請了幾位大儒,每日在府中教學,瞻基……」

朱瞻基有些不信地問道:「漢王叔這是瘋了嗎?以前他可不會幹這等婉轉的事!」

朱高熾淡漠的道:「他沒瘋,估計是有人在蠱惑他,只是想讓你皇爺爺看到這些罷了,順便還能把你置身於兩難之地。」

只要方醒成為儒家公敵,那麼朱瞻基的名聲就會受到影響,並且必須要做出取捨。

公開聲明自己只是受到了方醒的隱瞞和欺騙嗎?

朱瞻基搖搖頭,目光堅毅的道:「我不會這樣做,那樣會讓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就和陰溝中的地老鼠一個樣。」

朱高熾早就知道了兒子的選擇,所以他說道:「我已經叫人去找了胡廣和楊士奇,由他們出面,比你我父子要好許多。」

胡廣和楊士奇就是讀書有成的代表人物,有他們出面說話,能讓朱瞻基和方醒面臨著的困難少一些。

朱瞻基沉默著,他想起了方醒對讀書人的不屑態度,心中冷笑了幾聲。

這些讀書人,和搶骨頭的野狗有什麼區別!只不過是野狗沒有組織,而他們卻是抱成了一團。有反對者就口誅筆伐,直至把對方打倒為止。

輿論霸權!

這個方醒提過的新名詞就閃現在朱瞻基的腦海中。

「父親,這些讀書人不可小視啊!」

父子倆相對一視,心中皆是有些念頭轉動。

此時的讀書人已經成了氣候,當年朱元璋在位時都不敢惹,後面為了平息北方讀書人的怨氣,還幹掉了幾個主考官。

讀書人掌握著輿論話語權,任何事到了他們的嘴裡,道理是次要的,關鍵是否符合他們的利益。

朱瞻基咬牙說道:「可我得去把德華兄救出來!」

在朱瞻基想來,面對著那些國子監的學生,方醒大概也只能是逆來順受,不然那些輿論可是會殺人的。

朱高熾搖頭道:「現在我們插手只能是火上澆油,還是等胡廣他們去吧。」

讀書人的事,還是由讀書人來解決,一旦皇家摻和進去了,不管勝敗道理,輿論都會嘩然。

這個道理朱高熾早就知道了,而朱瞻基只是略微思忖,就苦笑道:「怪不得德華兄會說我朝的讀書人會比前宋的還要……貪婪,真真是欺人太甚啊!」

「殿下,有方家莊的消息來了!」

就在朱瞻基回想著方醒對讀書人的那些話時,梁中滿臉大汗的沖了進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