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新的時代 第311章 慶功筵

兩日後,朝廷正式頒布了有關於撫恤與犒賞的政令,並陸續對『將』級以下的將官做出了戰後的犒賞,這份犒賞主要還是體現在田地、府宅以及職務兩方面,像金銀、絲綢這種實際性的犒賞,反而是其次。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使魏人牢記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魏王趙潤親自下令兵鑄局再一次打造了幾批具有紀念意義的短劍。

這些紀念用的短劍,選用銅作為材質、長短約一掌左右,兩側並未開刃,劍身末端銘刻有『衛國戰爭英雄』的字樣。

魏王趙潤希望朝廷將這些短劍發放給所有參與戰場戰爭的魏國士卒,無論是正規軍士卒,亦或是民兵,或者私軍,以此感謝他們在這場戰爭所做出的貢獻。——至於那些已犧牲的士卒,則交予他們的家眷。

對此,魏國朝廷曾向魏王趙潤提過異議,畢竟這場戰爭,他魏國總共動員的士卒——包括正規軍、民兵、私軍等等,人數其實也接近一百萬,而這意味著,魏國需要打造一百萬柄這類的紀念短劍,而這,會導致捉襟見肘的國庫變得更加艱難。

但很顯然,這個世上不存在能扭轉魏王趙潤想法的人,在這位君主做出最終決定後,雖然朝廷認為此舉是一件『付出大而回報小』的事,亦只能照辦。

不得不說,在這件事上,朝廷與魏王趙潤出現了一些分歧,因為前者更多的考慮利益,而後者,考慮的一種精神上的東西。

事實上,魏王趙潤一直以來都在加強國人在精神方面的團結、堅強,以及對國家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可能是本著『既然要做那就一步到位』的想法,魏王趙潤又親自設計出了幾款『英雄短劍』。

比如大梁禁衛軍,包括那些在大梁戰役中犧牲的男兒們,在戰後都能得到一款銘刻有『永不陷落之城』的英雄短劍;而趙疆、韶虎、屈塍等人所率領的『伐韓軍隊』,則能得到一款銘刻有『東征凱旋』的英雄短劍。

除此之外,還有幾款英雄短劍,來紀念這場戰爭中的重要勝利。

比如雲中守廉駁、九原守馮頲、朔方守趙成岳等人『奪回原中要塞』,比如河西守司馬安、河東守魏忌擋住秦國軍隊,再比如魏王趙潤親自率領三十幾萬魏國軍隊,在本土擊敗了諸國聯軍,等等等等。

不得不說,魏王趙潤的『任性』,使得魏國朝廷在原有的基礎上,還要付出一筆巨大的開支。

但趙潤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些英雄短劍,勢必會在那些士卒的手中,作為傳家寶一般的東西被傳承下去,連帶著魏國那份『堅強不饒』的精神,傳給下一代、下下一代的魏人。

只要魏人團結一致,沒有人能夠擊敗魏國!

沒有人!

十二月初一,朝廷在王宮的紫宸殿開設慶功筵席,宴請這場戰爭的有功之士。

由於場地原因,此番朝廷只宴請了千人將以上的各軍將領,可即便如此,朝廷還是將筵席的桌子擺滿了整個紫宸殿外的廣場。

至於各軍士卒,朝廷自然也不會將其遺忘,為此,朝廷徵調了戶部、肅氏商會、文氏商會等他魏國絕大多數的運輸船,將羊肉、蔬菜、烈酒等物,送到各個軍隊的駐紮地,不限量發放給魏軍兵將,舉國同慶。

在紫宸殿召開慶功筵席時,似樂弈、燕縐、靳黈、司馬尚等剛剛投奔魏國的將領,亦受邀出席。

說實話,這些位將領難免感覺有些尷尬,畢竟無論怎麼說,他們確確實實是被魏國給擊敗了,以失敗者的角色參加勝利方的慶功筵席,這著實有些奇怪。

但沒辦法,他們必須出席這次筵席,畢竟他們必須融入到魏國軍方,融入到魏國的這些兵將們當中,否則,必定將影響他們日後在魏國的仕途。

由於是提前了整整兩個月告知了各軍將領,因此,駐紮在魏國各地方的將領們,紛紛趕回雒陽,出席了這次筵席。

比如朔方守趙成岳、九原守馮頲、雲中守廉駁、上黨守姜鄙、河西守司馬安、河東守魏忌等等等等,就連衛國的衛邵、衛鄖、衛振,以及魯國(非舊魯國)的季武,在收到了邀請帖後,亦急急忙忙趕回魏國王都雒陽,參加這場盛世。

毫不誇張地說,這場慶功筵席,囊括了魏國至少九成的將領。

「燕王到!」

「鄢陵軍屈塍將軍到!」

「同為鄢陵軍的晏墨將軍到!」

「同為鄢陵軍的孫叔軻將軍到!」

「魏武軍韶虎將軍到!」

「魏武軍龍季將軍到!」

「桓、桓虎將軍到!」

「陳狩將軍到!」

「桓王到!」

……

只見在宮門處,這些魏國大大小小的將軍,在宮門前下了坐騎,談笑風生地聯袂進入了王宮,朝著紫宸殿的方向而去。

不得不說,當在紫宸殿內看到桓虎、陳狩,以及前韓國將領樂弈、燕縐、司馬尚等人時,不少魏國將領都有些發愣,相比之下,衛國的衛邵、衛振、衛鄖等人出現在這座宮殿內,就顯得並不出奇了。

這不,雲中守廉駁、九原守馮頲,就看到了樂弈、燕縐、司馬尚等舊日的同僚,驚地險些連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你等幾人怎麼會在這裡?」廉駁吃驚地問道。

面對著廉駁那近乎質問的詢問,樂弈依舊還是他那副波瀾不驚的模樣,聞言淡淡說道:「那你又為何會在這裡?」

「老子是聽說這次宴席有不少平日里弄不到的好酒……」廉駁渾不在意地說道。

確實,以廉駁的性格來說,要不是聽說這次宴席中有上好的酒水,恐怕他根本懶得來雒陽參加這次宴席。

「因為酒么?」

樂弈嗤笑一聲,也不知是褒獎還是嘲諷地說道:「還真像是你的為人。」說著,他轉頭看向九原守馮頲。

馮頲當然明白樂弈的意思,訕訕笑了笑。

他當然是為了賞賜而來的,畢竟他跟隨廉駁奪回原中要塞,隨後又咬住了秦國武信侯公孫起的尾巴,這可也是一件不小的功勞。

記得在來的時候,他曾經思忖過,要不要設法從九原調到內地——雖然他在九原郡確實很自由,除了廉駁這個匹夫總是欺負他以外並無掣肘,但他還是希望能調到離雒陽近一點的地方,畢竟邊塞實在是太貧窮了。

就當他們正聊著的時候,朔方守趙成岳來到了殿內,瞧見廉駁、馮頲二人,笑著走上前來打招呼:「廉駁將軍、馮頲將軍,兩位幾時來的?」

因為想趁機機會回雒陽與兄長趙成宜聚一聚,因此,趙成岳提早了十日便從朔方郡出發返回王都,並未與廉駁、馮頲二人同行。

不像廉駁,將雲中郡的事物都丟給副將,獨自一人來到馮頲的九原郡,完全是蹭著馮頲的車隊前來王都的。

「與你兄長聚過了么?」

廉駁笑哈哈地與趙成岳打著招呼。

畢竟朔方、九原、雲中緊挨著,尤其是胡人進犯時,三郡還會聯合出兵討伐,因此,廉駁對趙成岳這個作戰勇猛的晚輩頗有好感。

在廉駁看來,趙成岳比只懂得躲在後面的馮頲勇猛多了。

「聚過了,這幾日我就是住在我兄長的府上。」說著,趙成岳指了指西席那邊,笑著說道:「本來我想把兄長拉過來,但兄長說,他是身居後方的文官,無資格坐在『東席』……」說著,他瞧見了樂弈、燕縐等人,頗有些好奇地問道:「廉駁將軍,這幾位是?」

只見廉駁舔了舔嘴唇,帶著幾分壞笑說道:「皆是廉某曾經的同僚。……我跟你介紹一下,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北燕守樂弈,這位是巨鹿守燕縐……」

聽聞此言,趙成岳臉上露出了驚駭之色,下意識就伸手摸向腰間,卻忽然想起佩劍早已在宮門處就已接下,交給了禁衛軍。

瞧見這一幕,廉駁哈哈大笑道:「別慌別慌,殿內殿外有諸多的禁衛軍,然而這幾個傢伙卻能出入自如,你還不明白么?」

「呃?」趙成岳愣了愣,旋即頓時恍然,立刻就解除了戒備,歉意地對樂弈等人說道:「抱歉,諸位將軍……」

此時,廉駁拍了拍他的肩膀,朝著樂弈等人介紹道:「這位是禹王趙佲的二公子,朔方守趙岳,是一個作戰很勇猛的年輕人,比你勇猛多了,靳黈。……別躲了,老子早瞧見你了。」

「原來是趙佲大人二公子……」

聽到這話,樂弈等人看向趙成岳的目光中出現了幾分敬意。

可能在樂弈、廉駁,包括已故的雁門守李睦等將領眼中,魏國真正稱得上「勁敵」的將帥,恐怕也就只有南梁王趙元佐、禹王趙元佲,以及魏公子潤三人,其餘的,哪怕是司馬安、韶虎等人,都差了那麼一點。

當然,這種『輕視』就算是在北原十豪內部其實也一樣——廉駁為何頻繁馮頲,任意揉捏?說到底還不是看不起他么。

片刻後,在內侍監的指引下,各位將軍按照戰功大小、以及各『軍系』的關聯陸續就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