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疑處有疑

M:

前「中央研究院」院長吳大猷說他十二歲時第一次讀《三國演義》,覺得它很吸引人。往後七十幾年,又反復抽看了不知多少遍,有時還加些眉批。直到八十來歲,床邊還擺著一本《三國演義》,睡不著就翻一翻。如此看著看著,卻也看出了不少疑點:

「譬如說,阿斗在長阪坡時年僅半歲,十七歲時娶了張飛之女為妻,張飛之女亦為十七歲,但是《三國演義》卻不曾提過張飛娶妻之事;此外,劉備首次見到趙雲時,書中描寫趙為少年,但是從趙雲死時的年齡和年號推算,趙雲卻比劉備大上兩歲,這些問題都是十分有趣的。」

吳大猷對《三國演義》的疑問,反映的其實是他平日的讀書態度。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讀書唯一的原則是「書上每一行都要弄懂,要懷疑它,再想辦法證明它是不是對的。」不只讀科學書如此,連看《三國演義》也如此,它顯然己成為一種習慣。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讀書如果不自己動腦去思考,就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那麼即使讀再多的書,也不會有什麼心得,甚至會變得「愚蠢」(即書獃子是也),這也是古人所說「學而不思則罔」的意思。

再以「進食」來做比喻,不管吃什麼東西,一定要經過自己口齒的咀嚼、胃腸的消化,才能被吸收,成為自己所需要的營養;同樣的道理,不管讀什麼書,也一定要經過自己大腦的思考、判斷,才能被吸收,成為自己所需要的「精神營養」。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讀任何書都應該有懷疑的精神,不是懷疑作者的「用意」,而是懷疑內容的「正確性」與「可信度」。在研究學問、追求知識時更應該如此。

知識的誕生來自「好奇」,而知識的進步則來自「懷疑」。就像蘇格拉底所說,人類只能「逼近」真理,而無法獲得「最後」的真理,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我們只知道前人的某些觀點「錯」了,而對它們提出修正;人類知識的進展,其實就是不斷修正過去知識的歷程。

但要發現前人的某些觀點「錯」了,我們必須在讀書或追求知識時,具有「懷疑」的精神,花點時間去思考它所說的是否合理,想辦法去驗證它對不對。這樣,才是真正的追求。

W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