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要如金字塔

M:

梁實秋在《影響我的幾本書》這篇文章裡,一口氣列出了八本書,分別是施耐庵的《水滸傳》、胡適的《胡適文存》、白璧德的《盧梭與浪漫主義》、叔本華的《雋語與箴言》、斯陶達的《對文明的反叛》、《六祖壇經》、卡萊爾的《英雄與英雄崇拜》、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並扼要說明每本書對他的為學做人產生了什麼影響。

雖然梁實秋謙稱自己「讀書不多」,但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博學的人:而只有博學的人,才能體悟自己讀書實在「不多」,因為面對浩瀚如汪洋的書海,讀再多的書,也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

但從這份名單可以窺知,梁實秋讀的書頗「雜」,有相當大的涵蓋面。書一向被視為「精神食糧」,讀書就跟「吃飯」一樣,我們不可能吃足天下的食物,但要獲得足夠而均衡的營養,我們卻不能偏食,而應該什麼都吃一點。同樣的,要獲得足夠而均衡的「精神營養」,我們也不能「偏讀」,閱讀的領域應該越廣越好。

一個博學者,通常也是「雜讀家」。而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除了本行的專業知識外,對其他知識體系也應該要有起碼的常識。所謂「為學要如金宇塔,要能博大要能高」,「高」指的是專業知識,而「博大」指的則是一般常識,它還是有賴廣泛的閱讀。

物理學家吳健雄,在學生時代曾有過一則逸事:當她從蘇州女子師範畢業,進入中央大學數學系(後來轉物理系)前,曾利用空檔先到中國公學進修。因為自覺在文史方面的知識有所欠缺,所以除了選兩門數學課外,更選了楊鴻烈的歷史學、馬君武的社會學、還有胡適的「有清三百年思想史」三門課。她像讀數學般認真,結果三科都得到一百分,讓胡適驚為天人。後來,吳健雄到柏克萊加州大學留學,胡適還特別寫一封長信勉勵她:

「你是很聰明的人,千萬珍重自愛,將來成就未可限量。這還不是我要對你說的話。我要對你說的是希望你能利用你的海外住留期間,多留意此邦文物,多讀文史的書,多讀其他科學,使胸襟闊大,使見解高明。我不是要引誘你『改行』回到文史路上來;我是要你做一個博學的人……凡第一流的科學家,都是極淵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約,故能有大成功。」

吳健雄後來果然不負胡適的厚望,成為一個頂尖的物理學家,有「中國居禮夫人」的美譽,同時也是一個博學的知識分子。

胡適勉勵吳健雄的一番話,對你以及時下的年輕學子仍相當受用。學科學的人,應該具備人文知識;而學人文的人,也應該具備科學知識;這樣,才有可能成為眼界開闊、見識恢宏的知識分子。

W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