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

「王后?」燕王聞言就是一怔。

沒有任何國王會遺忘自己的王后,不過燕王對於燕後的冷落,這倒是燕國上下人所共知的事情。

燕王皺了皺眉頭,過了好幾秒才道:「昌國君的意思是,讓寡人通過王后而安撫趙國?」

「正是。」樂乘朝著燕王拱手道:「大王后宮之事,臣本不該多嘴。然燕後為趙王丹同母姊妹,燕後若是肯書信一封寄於邯鄲,趙王丹念此情分,想來當不攻燕矣。」

剛剛在嘴炮上輸了一陣,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榮蚠這時候又忍不住了:「樂間,吾還當汝有何妙計,不過令大王屈尊求一女子爾。」

燕王一聽這話,臉色不免就有些難看。

其實依照燕王之前的意思,只要等榮蚠、栗腹凱旋歸來,然後燕王就要把這個趙丹的姊妹給廢了,改立他人。

然而計畫趕不上變化,燕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燕軍居然吃到了一場慘敗,而且趙國也並沒像燕王想像之中的那樣在長平落敗,反正擊退了不可一世的秦軍。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向趙國議和的燕王,當然就不可能再把這廢后之事給繼續下去了。

畢竟你這一邊想要議和一邊卻把別人的姊妹給廢了,這和還怎麼議?

但其實燕王只是暫時的放棄了廢后的主意,在燕王看來,這廢后之事總有一天是要繼續進行的。

所以在聽到樂間提出這個通過討好燕後來和緩燕趙兩國之間的關係,讓局勢暫時平穩下來的建議之後,燕王的心中不由的就有些膈應。

尤其是等到榮蚠開口反駁之後,這種膈應的感覺就更加的嚴重了。

樂間看了榮蚠一眼,哼了一聲:「王后乃大王之王后,亦是燕國之王后!既為燕國之後,那麼又如何不能為燕國求和?」

榮蚠和樂間再次爭吵了起來。

燕王看著自己面前的這副景象,心中的煩悶之意更加強烈,終於忍不住拍案而起:「莫要在寡人面前如此吵嚷,都給寡人閉嘴!汝等眼裡到底還有沒有寡人這大王的存在了!」

燕王一番破口大罵,總算是發泄了一下心中的怒火,然後憤憤的宣布散會,離開了這座讓他心煩意亂的武陽台大殿。

在離開了武陽台之後,燕王猶豫了一會,朝著面前的馭手說道:「去望景台。」

望景台是燕後所居住的地方。

片刻之後,燕王來到瞭望景台之中,見到了年輕的燕後。

燕後顯然對於燕王的到來有些意外,但這種驚訝和意外很快就從燕後的臉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本不該出現在她這個年紀的沉靜:「小童見過大王。」

燕王應了一聲,打量著面前比自己要整整年輕了二十歲的燕後。

必須要說的是,這名燕後無論是在容貌氣質還是衣著談吐上都顯得無可挑剔,的確是經過了出色的宮廷教育,也的確擁有成為一個燕國賢王后的潛質。

只可惜……如果她要不是趙國人,那該多好。

惋惜的神情在燕王的臉上一閃而過。

燕後看上去似乎並沒有發現燕王的異樣,十分平靜的注視著燕王:「大王前來,可是有事吩咐於小童?」

燕王十分勉強的笑了一笑,道:「王后誤會了,寡人乃是許久不見王后,有些、有些……」

燕王有些語塞。

不知為何,明明「思念」這兩個字就在嘴邊,卻是如何也說不出去。

直到聽到來自燕後的一聲幾乎輕不可聞的嘆息之後,燕王又驀然驚覺,似乎說出這句話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了。

燕後道:「大王有事,便請吩咐吧。」

燕王在心中也是一聲嘆息,隨後緩緩開口說道:「寡人今日前來,乃是希望燕後修書一封於那趙王丹,令燕趙兩國得享和平。」

「和平?」燕後秀眉一皺,臉上露出了一絲奇異的神情:「燕王不是已向趙國求和?」

燕王有些無奈的搖頭,道:「前日一支趙軍進入武垣城地界,或是趙國欲要再開戰之兆。」

「武垣城?」燕後的言語之中帶著几絲驚訝的意味:「大王竟未將武垣城歸還趙國?」

由於久居深宮,燕後雖然聽說了燕趙言和,但是對於其中的詳情並不了解。

或許是被燕後的質疑給弄得有些惱怒,燕王的語氣也開始帶上了幾分火氣:「王后,武垣城乃是寡人好不容易方才拿下來的,怎可輕易歸還!」

燕後的表情看上去似乎顯得有些無語,過了半晌之後才道:「若大王不歸還武垣城,則趙國伐燕乃遲早之事,大王怎可為一城之地致使燕國遭此兵災之禍?」

燕王閉嘴不言,大殿之中陷入了一陣沉默。

燕後定定的看著燕王,鳳目之中神色難言。

對於這位夫君,燕後雖然很少接觸,但是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這是一位有野心更有強烈自尊心的男人,而這樣的一個男人卻已經在趙國的手下吃了兩次大虧,可以說是丟盡了臉。

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明燕王已經打算向趙國服軟,但是他卻顧忌自己的臉面而不肯向趙國派去使者,只想要通過王后來求和,以保留幾分顏面。

燕後又一次的嘆了一口氣。

明明不過二十來歲,正是人生之中最美麗的年華,但是這位燕後每天嘆氣的次數,卻比那些韶華逝去、孤苦伶仃的老婆婆都要更多。

片刻之後,燕後開口打破了沉默:「大王之意,小童明矣。小童這便動筆去信於趙王。」

燕王身體一震,十分驚喜的抬起了頭,道:「如此便多謝王后矣。」

燕後頓了一頓,道:「不過小童有一事相求。」

燕王聞言一愣,隨後笑道:「王后請說。」

燕後道:「小童欲以公子軻為子,還請大王允之。」

公子軻,也就是燕王最小的兒子姬軻,今年剛剛兩歲。其母名為朝鮮姬,是箕子朝鮮的公主,並不如何受寵。

很顯然,這就是燕後提出來的條件交換了。

燕王聞言心中就有些猶豫。

燕後是沒有孩子的,突然想要過繼一個孩子,這是要幹嘛?

但燕王轉念一想,一個兩歲的孩子,又能做得出什麼事情?

於是燕王不再猶豫,十分肯定的點頭:「此事,寡人准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