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靜不枯

古人曾說:理想的人生態度是「處靜不枯,處動不喧。」動者像一團火一陣風,競爭奔忙著;靜者像一堆雲一潭水,恬淡閒適著。

動者在市場上賣買獲利,在官場上拜將封侯,能夠安穩地處身其間而不喧囂,不容易;靜者在書卷裡尋覓樂土,在山林中化身雲鶴,能夠清涼地處身其間而不枯槁,也不容易。

像我這樣已退休的人,就會特別留心「處靜不枯」的境界。所謂枯槁,一是指生命火焰的將熄,主靜的人,把世情看得雪淡,「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很容易被人誤會為冷漠無情,因為不記得友朋情事,就嫌簡;不委婉推託語詞,嫌疏;不參加婚喪酬應,嫌傲;不避諱說話輕重,嫌訐;不收斂直來直往,嫌狂;不關心世俗變遷,嫌狷;不改變意識型態,嫌迂。對人情的風雨、世局的寒暄,不聞不問,生命的火焰也旺不起來。

二是指心靈成長的終止,主靜的人,好處是功業不盛,不招人嫉;風骨不勁,不招人恨;形跡不顯,不招人疑。減少了人際交往,聽不到別人說好,就不起妄心;聽不到別人說壞,就不起疑心。但壞處是一擱下追尋榮美的念頭,容易染上江湖散人的習氣,混混地過日子,精神境界不再有撥動一番、更新一番的提昇機會,心靈就不長進。

怎樣才能處靜不枯呢?首先得找個好寄託,人的快樂都是從寄託中產生的。有人寄託在聲色貨財、榮身肥家上,那種寄託屬於主動的人。主靜的人,放棄了紛華靡麗,情意所寄,最大的莫過於山水了。山水書卷是求長壽求明道的地方,西方人說「悠閒是哲學之母」,中國人認為寂寥枯淡中最容易助長道心,道理是一樣的。所謂道心,不必是仙靈佛慧,而是讓心靈找到好的寄託而不斷成長。

其次是要在無味中求味,無情中求情。譬如說,每天聽風聲有什麼趣味?但明朝的李朴,細聽風聲調調刁刁,風吹過竅穴時大小爭鳴,竅穴迎風時參差別響,他細心領會,寫了一本《調刁集》。又如做夢有什麼價值?但明朝的丁元公,專門利用潛意識在夢裡做詩句,像「長江月夢深」、「讀書去夕陽」、「西風百碎澄潭月」,句法似通非通,極有奇趣,連詩集名《立承草》也是夢裡做來的。這便是在無味中求味。

人帶點閒懶的意思,山水才活了起來,所謂閒懶,只是離開實用世界而引來藝術的審美態度罷了。月輪映水是面對美人,竹影掃階是來了故友,萱草含情憶起了兒時,榴花照眼回到了江南,趣味很冷,像無情漢,心腸很熱,仍然是有情癡。這就是無情中求情。

主靜的人,當然要淡泊,淡泊才是寧靜的根本。不必窮谷深山,好清閒即可;不必杜門謝客,不忙亂即可。主靜淡泊,是不和別人競爭,仍須留心「我與我周旋」,人可以忘世,並不可忘道,每日自修進步,並不是任由日月奔蕩的。自我周旋就像鳥在飛、魚在躍,人心在進修中活潑快樂起來,才能處靜不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