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鎩羽而歸

火車緩慢地開始長途跋涉,漫長的回憶伴隨了鍾南山一路。依依不捨的老師、學生和患難與共的朋友、中止的事業……鍾南山的心情,像滾滾東流的大河,無奈地流淌。

8年金色年華,換得一個囊中羞澀!他,竟然是如此一事無成。

然而,當回到千里之外的故鄉,當面對新的人生抉擇——一間不能再破舊的醫院,他卻沒有撤退,而是發奮去改變。

初冬的廣州,遠離政治風暴的南國綠色,是那樣地富於生機!滿目的青蔥,在不覺間悄悄地為鍾南山卸下一身沉重。

李少芬發愣半晌:站在自己面前的,是讓她年年等、月月盼的愛人南山?!她半天說不出話:他真的回來了,真的再也不分開?!她仔細端詳著丈夫:他彷彿比實際年齡老上10歲,又黑又瘦,衣服補丁落著補丁,已經是不能再破舊了;一雙大眼睛,那副讓她心旌搖動的眼神,滿含凄愴,卻還是那股擰勁兒,閃著不屈的光。

鍾南山則無限憐惜地望著面前曾經叱吒體壇的愛妻。為了他,為了這個負擔沉重的家,她擔驚受怕,日夜操勞,雖年紀尚輕,卻已是面帶滄桑。

他滿臉是淚地接過妻子懷中的兒子,一股強大的力量,使他一下子感到溫暖和堅強。

已經70歲的鐘世藩老先生,這天特別高興。他一大早就起來,還特意換上整潔的衣服。這位仍然被「文化大革命」的小將們批鬥、清算的老人,還在因為曾經是國民黨員,曾經在新中國成立前去美國留過學,而背負著「裡通外國」的莫須有罪名。

已是古稀之年,民族的瘡痍、世道的變遷、人生的磨難,居然沒能壓彎鍾世藩的脊樑!他站在兒子鍾南山面前,像一棵挺立的松樹。

老人每天都在埋頭撰寫他的著作。

鍾南山帶回了他的家當:大包小包的書。是用火車站的三輪車拉回來的,書並沒有被直接拉回家裡,而是放到親戚家裡去了,因為他家隨時還可能會被抄家。

晚上,鍾世藩和鍾南山聊到很晚,聽鍾南山講他在外面的一些事。老爺子靜靜地聽著,忽然插了一句問話:「你今年多大了?」

鍾南山馬上回答:「35了。」

「哦,都35歲了?真可怕!」說了這句,老人家再沒做聲。鍾南山一個晚上心裡不停地在掂這句話的分量。他父親的意思一定是在說,都35歲的人了,還一事無成,只是不好這樣責怪他而已。鍾南山直到73歲,說起往事,還是不能忘懷他父親當年這隻說了半句的教誨。

許多年以來,鍾南山總是說,他的醫學事業是從35歲才真正開始的。

「你看,就是現在正在蓋高樓的那個地方,已經蓋了三層了。」順著鍾南山手指的方向,從窗前望出去,一里遠的地方,新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三十幾層大樓的樓盤已有了雛形。當時是2009年夏天。到2009年年底,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和呼研所,從袖珍的醫院原址,歷史性地喬遷入戶。

鍾南山那時要說的不是這座令他欣喜的新大樓,而是在這座樓盤後面的原廣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那是他於1971年回廣州後開始創業生涯的所在。

新樓盤南側緊鄰目前的呼研所。再往南,呼研所所在的一附院門前,是高樓林立像峽谷一般、常常水泄不通的沿江路;這條路,它昔日的繁華已褪盡。橫穿過沿江路,是珠江北岸的長堤大馬路。從窗前往下望,廣州老城區那些年久的陳舊建築的樓頂,像一些泥濘而深淺不一的大腳印。

珠江並不寬,卻很寧靜,也顯得雄渾。廣州人形容它像一位淵博而謙遜的學者。

1971年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刻,都在考驗著初來乍到廣州的鐘南山。他跌跌撞撞、磕磕絆絆,但是,最終站穩了腳跟,並且堅定地大步向前……

第四人民醫院當時是廣州最小、最破的醫院。鍾南山回廣州時,廣東省軍區領導讓他隨意挑一個喜歡的單位。他覺得中山醫學院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因為他的父親在那裡工作,而且那時鐘世藩還是「牛鬼蛇神」,鍾南山再到那裡,肯定不妥。後來考慮第二個選擇是廣東省人民醫院,這也是很大、很好的醫院,但當時那裡正搞醫生下鄉運動,鍾南山和李少芬下鄉鍛煉已經太多了,所以不想再下鄉接受再教育。挑來挑去,李少芬隨手一指,與家一街之隔的這個佔地最小、條件最差的市級醫院,就被選中了。

第一天上班,鍾南山沿著一條小巷子,來到了又舊又破的第四人民醫院。胸外科的一個主任很希望鍾南山到他的科里去,鍾南山也正好想搞外科。後來,醫院革委會主任孫平說:「鍾南山,你這麼老了,還搞什麼外科啊!」

孫平看過鍾南山的履歷,鍾南山根本沒有搞過臨床工作,大學只讀了3年半,後來就去搞了一個生物物理的新專業。原來,鍾南山是個對臨床工作一竅不通的人。說白了,這樣一個人,誰要了都沒有用!孫平雖然嘴上留情沒這麼直說,可他那表情,讓鍾南山覺得比直說還讓自己尷尬。

人來了總要安排工作,孫平就把鍾南山分配到醫務科當幹事。鍾南山的兩個內科朋友就跟孫平講情:「算了吧,不要讓他去當幹事,還是讓他先到內科門診去一下,外科肯定不行。」這樣,鍾南山有幸到了內科。

鍾南山來到內科門診的樓層,面前的一切實在讓他心寒:有幾把破凳子,醫生就坐在那些破凳子上看病人。天花板上有一個吊扇搖搖晃晃地似乎快要掉下來。診室內外的一切破舊不堪。

鍾南山不由得心想,難道我就在這麼一個地方、一個很破的醫院裡混下去?30多歲了,還去重新學一個內科?慢慢跟著人家學?不行!我決不會甘於現狀!一定要干出點名堂來,一定要改變這裡的面貌!

自從離開校門、走向工作崗位的那一天,鍾南山就從他父母給予的人生經驗中,總結出寶貴的財富。他父母的個性都是寧折不彎的。他得益於良好的家教,也從父母的人生經歷中獲得啟迪。他要先適應社會,然後改造社會。

一生都不安於現狀、不向困難低頭,這就是個性鮮明的鐘南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