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草根性

討論總統的選舉制度,哪樣最好?有人又打出芬蘭牌,比當年只打美國牌法國牌花樣又要多一些了。想想清末維新運動時打日本牌、英國牌,軍閥後也有一陣子打過義大利牌,大陸上是先打蘇聯牌,搞什麼「民主專政」,對贊成的就民主,對反對的就專政,大玩文字魔術牌……唉,清末以來的中國,五顏六色的法政制度全是舶來品,好像談民主,就獨缺咱們傳統的中國牌!

所以我在讀中國古書的時候,就特別留心古書中的民主精神,中國人有極高的智慧,不可能全是奴才思想,愚民政策,我相信民主有咱們自己的草根性,不必全仰仗外國。

民主首重民意,中國有一句古話:「利不百不興,弊不百不除」,沒有一百個人贊成的事不舉辦,沒有一百個人反對的事不革除,這就是民主精神嘛!主事者最忌諱我行我法,弄到怨集謗生的地步。凡事觀察風俗的適宜,隨時調整,然後配合訂出政令,才能上下協調,主事者懂得「獨斷當以兼聽為先」,就容易「人和政通」了。

民意說起來很抽象,有人說民意像流水,一會兒東,一會兒西,東或西好像沒有了定向,其實民意卻有一定的喜惡,所謂民意,就是人心,人心怎能沒有善惡?水性的東或西,需要導引,不導則不通;人心的喜或惡,需要教化,不教則不達。所以尊重民意的先決條件是要辦好教育,讓善惡彰顯出來,而不是東西亂流。誰重宣導、誰重民意,誰就得人心。「為政以人心為元氣」,這正是中國牌的民主,人心是民意,更是天意,人心一失,終不可再救了。

梁代的楊泉在物理論中有二句話,我覺得也是民主論的先驅者,他說:「但知管子借耳於天下,不知堯借人心而後用其耳目。」管子只懂得借天下的輿論作為他的耳朵,而堯卻懂得借天下人心為心志,然後用耳目手足為天下服務,「堯」說起來好像遙遠虛懸,就當作理想國的境界吧,堯不但得人心,根本就「以人心為心志」,堯是中國政治的模範,你說這不是中國草根性的民主嗎?

再者,民主必然尊重法治,明朝宣德年間,某位閣老退休回松江去,宣宗皇帝命令太監代頒賞賜,並問太監說:「某閣老的住宅夠大吧?」太監說:「很狹隘,前面有民房堵住,民宅又不肯賣。」皇帝就說:「我替他買下來,蓋大房子給某閣老。」就叫御史顧佐去辦,顧佐傳達了聖旨,民宅依然不肯賣,並且說:「這房子是祖宗所蓋,不能賣。」御史說:「天子的命令你可以抗拒嗎?」老百姓回答道:「我不曾犯天子的法,我的房子不該沒收的!」顧佐回報皇帝,皇帝大怒說:「天下都是我的,膽敢這樣拒絕我嗎?」顧佐就勸皇帝:「天下是陛下的,但法律是天下的!希望陛下能顧全法律!」皇帝只好作罷。這種歷史上的芝麻小事,不就是草根性的民主教材嗎?希望有一天,談民主,談咱們中國牌的!

(全書完)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