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節儉

春節前總想使家裏有點新的感覺,妻覺得家裏的飯桌已用了十年,該換張新的了。可是舊的十角桌,沒破沒歪,當垃圾丟實在可惜,想託家具行代運去屏東娘家,老闆說運費要五千元,索價不亞於新買的價錢,妻正在皺眉頭,卻聽那老闆笑呵呵地說:「這年頭用膩了就丟掉,哪有再運送的道理!」

「用膩就丟!」「留在家裏佔空間,空間更貴呀!」這些時潮的觀念,和古來惜物惜福的節儉美德有些衝突,中國向來是以「勤儉」立國的,今天對這立國根本的美德,應作一番省視了。

所謂節儉,並不是吝嗇瑣細的事物,而是遇到日常的事物都抱著不敢暴殄天物的珍惜心意,凡居處、飲食、衣物,都要使「物盡其用」,就個人享用而言,不敢過求奢足,明白慾望無窮,要加以節制。

在明人徐榜的《宦遊日記》裏,說節儉有四種益處:節儉的人不貪不浮,可以養德;節儉的人淡泊慎用,可以養壽;節儉的人腸胃清虛,可以養神;節儉的人無求無辱,可以養氣。反過來說,奢侈易流於貪淫,侈用易流於短竭,醉飽易流於神昏,貪求易流於愧辱。就這四點來說,節儉真是美德,並不因觀念的改變而顯得陳舊。

古人談節儉,也有所謂「五不儉」,有五件事必須稱力而作,不能節儉:譬如事奉親長及祭祖,不能儉;為逝者治棺槨,不能儉;為子弟敦請良師益友,不能儉;有病求醫藥,不能儉;救卹親舊的急難,不能儉。「不能儉」的都是待人接物用的,可見所謂儉是指個人自身的享用。

現代人愛穿名牌衣服,戴勞力士金錶,開進口名牌汽車,處處表現「愛現」的習性,是和節儉的美德背道而馳的。古人勸少年郎,不要怕被別人說「小氣」,說「吝嗇」,其實那才是「美名」呢,不必避諱,不必耳熱臉紅,更不必因別人的「激將法」而慷慨揮霍。因為你若以「豪爽」出了名,事事豪爽,有一件事不豪爽,就生了嫌怨;你若以「周到」出了名,人人照顧,有一人不周到,就令人起疑。倒不如平素就以節儉吝嗇見諒於人,豈不省下無窮的物力?減少無謂的嫌怨?「小氣鬼」在處世時最省力氣,「愛現」的人到處惹人啣恨眼紅,有多累呀?

當然,現代人談節儉,應不止限於財物方面,像省語言笑謔、省無聊的信件與聚會、省排場浮華、省盤算妄想,自然可以聚精神而息煩惱,這些也都是人生節儉的課題之一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