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與夭

司馬中原問我:「活了八百歲的彭祖,真有其人嗎?」我回答道:「我讀過一條記載:『彭祖死了四十九個妻子,死了五十四個兒子』,死了的孫子準是幾百個,彭祖若真的活了八百歲,可真傷心噢!」

彭祖是神仙傳裏的人物,也有說他從商朝活到了周朝。睡仙陳搏也是從唐末活到了宋初,至少二百歲。再看看玄奘大師到磔迦國大菴羅林裏,曾見過已經七百歲的婆羅門,肌膚面貌還像三十幾歲的人。中國史書中記載晉代桓溫伐蜀,召見諸葛亮時代的小吏,已經一百七十幾歲。前漢文帝接見竇公,已經一百八十歲,魏明帝時范明友家族中,更有三百五十歲的老人。近年抗戰期間,申報記者去採訪的四川老人李青雲,他親見乾隆皇帝下江南,算算時間,早活過了兩百歲。

數一數這些長壽的人,大家都會興致勃勃,「人間無似壽為尊」,不過壽只是生命的長度,生命除了長度,還得看內容。不幸的是,金氏世界紀錄中特別長壽的人!往往除了壽命的長處外,就不再有其他的長處了。

況且對某些生命內容特殊的人來說,壽成為累贅的也很多。女詩人艷雪就說:「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試想西施在吳國滅亡時,如果不投水自殺,也活了百來歲,成了館娃宮中的「老宮娥」,滿頭白髮,閒話當年,她還能被列入四大美人嗎?四大美人誰是長壽的呢?「西施壽百年,寧復吳王憐?」壽對西施來說,也許會變成一種懲罰。神話中嫦娥太長壽了,竟老得變成一隻蟾蜍!

男人被長壽耽誤的,除了「名將白頭」外,許多大官也因壽而糊塗起來。像劉宋時的褚淵,一直是百姓依賴的好官,到了老年,出賣朋友,助人叛逆成功,作了齊高帝的尚書令。他的弟弟歎息說:「褚淵若能早點死,不愧是名士,可惜有了期頤之壽,反使名節污穢!」宋朝末年的淮南統帥夏貴,在宋亡時七十九歲,不曾殉節,入元封為中書右丞,多活了四年才死,就輕如鴻毛,有人為他可惜,寫詩道:「享年八十三,而不七十九,嗚呼夏相公,萬代名不朽!」壽反而奪走了名垂不朽的機會。所以荀子說:「當死而死,福也。」壽是福氣,不壽有時候竟也是福氣!

古書的「五福」中,以壽為首,但壽與賢愚貴賤都無關,釋迦只有活八十,孔子只有七十幾,因此壽與夭,應以聞道不聞道來決定,不聞道的人活了一百歲,只能算夭折,而顏回能聞道,所以有「壽莫壽於顏回」的說法。壽與夭更應以快樂不快樂來決定,所謂「不得行胸臆,頭白亦為夭;苟得快須臾,童殤固已老」,證明了「一日快活敵千年」的道理,壽的重點不在年齡的長度,而在內容與長短恰好,活了八百歲的一堆泥巴,就算是個泥菩薩又怎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