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

《推背圖》是一本中國命運的預言書,把中國的未來各朝各代,都用謎語般的語句,若隱若現,預言了數千年。這種「讖驗」之書,頗有「造謠惑眾」的嫌疑,向為當政者所嚴禁。談《推背圖》的人多少有點陰陽怪氣,有失學者的身分,所以我除了茶餘飯後偶一談笑外,不願多談它,哪知道許多朋友以為我深明其中奧秘,愈避談愈引來追詢的趣味。

前陣子遇到一位大陸學者,他對《推背圖》居然也能默誦,當他提到「長弓在地,危而不危」二句時,他說大陸上流行的說法,「長弓在地」是林彪建立了地下武力,「危而不危」是指奪權不能成功。我忍不住插嘴說:「長弓在地」是指臺灣的「灣」字,有一個長弓在字末底下,「危而不危」是指臺灣的局勢,雖然風雲緊急,卻並不危險。他一聽就猛拍一下桌子,若有所悟地大叫「對對」,可見海峽彼岸也在流行《推背圖》,局勢越撲朔迷離,著迷《推背圖》的人就越多。

《推背圖》不知何人所作,假託為唐代大文學家李淳風所作,清代的凌揚藻在《蠡勺編》卷三十八說:《推背圖》在宋代前就有,宋太祖嫌預言太準,怕煽惑人心,便用死刑嚴禁,單單開封一地,犯禁的人就多到殺不勝殺,後來只好開禁,命令偽造一百本假的推背圖,紊亂年次與圓象,讓百姓傳鈔,的確,現在見到的推背圖,各式各樣,連美國柏克萊大學的東方特藏室裏,也有一個假本子,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裏藏的只有二頁是真的,又十分簡略,其他本子孰真孰假,混合難辨。也許你不相信《推背圖》在宋前就流傳,但至少該相信清代就有了,不是現代人偽造的。因為在《太平天國野史》卷十一裏,已提到了那首:「太平又見血花飛,五色章成裏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其中「洪秀全」三字均全,一見「曾」則夢全非,而「太平時,王殺王」可說應驗極準。

《推背圖》以八國聯軍在清宮中搶走的那本,與時事最為吻合,民國初年的預言是「海內竟無王,半凶還半吉」,帝製取銷,沒有了皇帝,卻出現了袁世凱,袁字的上半是「吉」,又有「哀」字的下半,所以說半凶還半吉。圖中畫的一個野人在大水中,可能指黎元洪。

隔了一張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到了抗戰的「鳥無足,山有月」,是「島」國入侵,「旭初昇,人都哭」是日本太陽旗一現,全國都哭,但到了民國三十四年雞年,金雞一叫,「大海沉沉日已過」,日本就投降了。

下一張是「一二三四,無土有主」,從抗戰勝利開始數,數到四年,大陸就淪陷,主人東走,「小小天罡,垂拱而治」,卻把小小的臺灣治得很好,而大陸上則是「一口東來氣太驕,足下無履首無毛」毛澤東三字,出現了兩個,沒有「澤」,大概是太缺「德」吧?「首無毛」以後便是「天地晦盲,上土下日」的十年文革,而臺灣卻是「長弓在地,危而不危」,由於美國人自西而來,朝鮮、中國、日本均得安定,「美人自西來,朝中日漸安」下一張是寫逃到海外的父子君臣們,經過了「欲盡不盡不可說」的危疑震撼,到了子孫輩才克定艱危,也許這便是今天的情勢,姑妄聽之吧。

大家最關心的是下一張中國的命運究竟如何?下一張是一個背著弓的人,向一個坐著的人行禮,「背弓」的也許就是「臺灣」,灣字有一個大弓呀,看來那「日月麗天,百靈來朝」的好景是海峽兩岸統一,頌詩說:「中國而今有聖人……否極泰來九國春」,統一那時中國出現聖人了,聖人總不會是「六四屠夫」鄧小平、李鵬這幫人吧?那時兩手沾滿血腥的共產黨還存在著嗎?我們總希望一個真正自由、民主、均富的新中國誕生。所以統一的日子不會就在眼前,時辰尚早。李登輝先生日前說:「中國必將統一,但不會是現在。」從現實情勢看確是如此,從《推背圖》看也是如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