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與活力

對於今日臺灣社會的亂象,有人憂心,有人卻不憂。

樂觀者:「你總愛說臺灣亂,但是你看到從各角落中釋放出來的活力嗎?」

悲觀者:「你總愛說活力,向老翁勒索零錢,不給就挖出老翁鮮血淋淋的左眼,這是活力嗎?兩輛計程車一擦撞,就各自呼叫來上百輛車子打群架,這是活力嗎?臺灣街頭巷尾發生的芝麻小事,都可以成為世界奇聞,這就是臺灣社會的活力?」

聽這種意見兩極的爭辯,禁不住要思索什麼才是社會的活力?細想一種高大的權威思想崩解之際,循規蹈矩的民心,失去了禁忌的約制,忽然間膨脹起來的自主意識,變成了毫無章法的生蹦活跳,這時候社會大亂,但社會也真有活力,亂象與活力,可能是一體的兩面呢!

看看歷史上的例子,春秋戰國時代,定於一尊的王官失守了,百家蜂起,那時社會真亂,也真有活力,直到秦始皇想統一,卻蹦出一個慷慨入秦宮行刺的荊軻,一個雇大鐵椎狙擊秦王的張良,一個為燕國,一個為韓國,地域意識高漲,就脫出軌道行事,這一劍一椎,反倒使宇宙生色不少,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社會活力。

再看漢代時將儒學定於一尊,講經術,勵氣節,搞了四百年,一到漢末,儒教崩解,那時社會真亂,也真有活力,蹦出一個兵家與文學家政治家混合的曹操,又蹦出一個法家與儒家混合的諸葛亮,讓四百年來嚴肅板重的漢代<儒林列傳>,變成了新鮮話題層出不窮而活潑有趣的《三國志》,大亂之中,果真又釋放出無比的活力。

這活力的內容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反抗壓抑的力量吧?意識型態愈固定,思想活力就愈沉滯不振,章法規則愈鬆動廢弛,則反射的抵抗力四向亂射,束縛既少,容易回復野性的衝動,一切要求自主,反顯得元氣內充,像俠者犯禁一樣,根本不理會官吏的吆喝遮留,不依常規直往前奔馳,攔也休想攔住,這大概就是所謂民間釋放出來的活力吧?

在民國初年時,日本的野心政治家大隈氏曾認為:「印度與中國,都已失去防禦迫害的抵抗力。」現在看來,此種抵抗力大概就是社會活力的泉源,善用此彈射力,足以使奄奄待斃的病體爭口氣,不甘心逆來順受,恢復與人一較短長的企圖心。但若不善用此彈射力,任意四向濫射,變成光怪陸離的長期亂象,長期失去規範的生活,在焦灼不安中很難有生活的意義,因此亂久了彈性會疲乏,會衰竭致死。

所以首先要修法典,改制度,將活力納入軌道,像將膨脹的水蒸汽引入火車頭,在軌道上拉一長列火車,才能奔向同一理想。若任由水蒸汽宣洩或爆炸,活力只會傷人,對社會並無裨益。

其次是活力的打拚,必須提高境界,不能只為卑劣的自私慾望所役使、所牽制,有活力要見義勇為,如果「啥咪攏無驚」只用在自私上,如果「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只用在自私上,那麼活力就變成損人利己的魔力,只會加重擴大亂象,永無寧日。

當然,活力最需要的不是兇狠的勁道,而是反省的自覺,不只顧目標的攫取,也要反省手段的正當,自我有了活力,一切可以自我作主,減少對他人的依賴。但不必乞惠於人,並不意味著活力將令他人失去安全感。善用活力時,眼界要寬,不僅要拚自己,還得要顧別人,不僅救臺灣,還得救中國,救人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