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回饋

文化的回饋,像蜜蜂勤採花粉,卻回報以蜜。

在唐代宋代,日本派遣許多和尚來中國留學,數一數唐詩宋詩中送日僧歸國的詩篇就很多,來去「颶母影邊」,遠赴「波神宮裏」,泛舶載歸的是盈篋盈艙的文化資料,佛經之外,像手抄的白居易詩、王勃文、說文、玉篇……至今存於大阪市立美術館的就不少,現在影印回來,對於古籍的研究很有助益,這也算是一種文化回饋。

回饋的效應不止如此,漢字傳入日本後,成為他們的文化主流,像《左傳》中的「厚生」、《漢書》中的「蹴鞠」(踢足球),中國已不用,日本還在用。到了清末,日人將漢字結成大量新名詞,以因應社會科技的發展,這些名詞又大量迴流中國,溶入了中國文化,像「社會」、「便當」……方便了我們日常的用語。

記得在清代光緒末年,仍有許多中國知識分子,想阻擋日本名詞的氾濫盛行,像張孝達做了宰相兼學部大臣,對於奏疏公牘裏凡用日本新名詞的,一概以紅筆抹掉,在上面批「日本名詞」四字,後來他自己發現「名詞」兩字也就是日本新名詞,只好改批「日本土話」,成為笑談。當時學部想頒擬一份「檢定小學教員章程」,張孝達就嫌「檢定」二字是日本新名詞,一再想更換,更換不了,只好將這份章程擱置不頒布了!今天看來,更是笑話。中國豐富了日本文化,日本也豐富了中國文化,何必阻擋呢?看作是一種回饋,互補有無,豈不是兩全其美?

文化回饋,也存在於臺灣大陸之間,二三十年前,臺灣一直有人盜印大陸的學術著作及三十年代文藝作品,有其一定的影響。前幾年開始,大陸又盜印臺灣的學術或文藝作品,對大陸的影響也很大。最近聽大陸作家鍾阿城說「臺灣文學創作超前大陸十年左右」,文化就像水壓,高的地方自然會往低的地方流,擋是擋不住的,去擋也是白費力氣。

當今最大的文化回饋,乃是東西文化的交流互益吧?但仔細比對一下,西方文明的極致,竟然相似於中國古老的禮運大同理想,在「天下為公」的目標下:

選賢與能——以賢能為標的之民主選舉制度。

老有所終……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福利社會、全民互助、退休儲蓄、健康保險、特殊教育、殘障保障。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類似跳蚤市場、捐贈風氣。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類似普遍的義工制度及高昂的稅賦。

謀閉而不興——不搞運動,不亂扣帽子,生活自由,人權保障。

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教育發達,社會均富,失業救濟,治安良好。

今天中國大陸若真的有意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必「摸著石頭過河」的,目標就是民主自由均富;今天臺灣要談復興中華文化,也是以禮運大同篇作標竿,兩岸的共同夢境,均有待西方先進國家「大同社會」的各種良好制度來回饋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