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與利

名與利在史學家眼裏,簡直是兩條歷史演進的大動脈,一顯一隱,一剛一柔,交替作用,綿延成數千年:西漢人好利,東漢人好名,唐人好利,宋人好名,元人好利,明人好名,清人好利,民國好……

依據好名是「剛」,好利是「柔」,一剛一柔,交互輪替的史事公律,算到今天的民國時代,應該是好名才對。

事實卻不然,臺灣一味發展經濟,教育文化嚴重失調,子弒父,父姦女,時有所聞。大陸也一切向錢看,貪瀆無忌,因此在這民國時代的海峽兩岸,都不好名,都是利慾橫流的好利社會。

好名的時代,重道德教育;好利的時代,重商業利益。好名的社會,人為別人而活,容易有奉獻精神,近於墨子;好利的社會,人為自己而活,容易講貪婪享受,近於楊朱。好名重人格氣節,不重現實勢利!好利重民生日用,不重抽象概念。好名好利做得好,容或各有其長處。

好名的社會,人民比較自愛,眼光看得遠,平日自矜自重,為了要別人說他好,為了珍惜這名聲,寧可忍受百年的寂寞,人人注意當代的公論與後世的好惡,看重這些褒貶,甘願付出生前的心血光陰。明人譚元春就說:「人不忘名則自愛」,自愛的人,當天下可為時,就「愛以為天下用」;當天下不可為時,仍能「愛以為天下重」,尤其是知識分子,無論出仕或隱退,都先以愛身惜名為第一考慮,所以宋末明末,都因數百年好名的薰陶,烈士貞女特別多,史冊上稱「忠節相望,班班可書」,就是好名的結果。明代夏言亦說:「天下有道,則趨名」,好名的時代,往往以治平的情形比較多。

好利的社會,則天下騷動的情形比較多,民國居清代之後,在「清人好利」之後,不能一改風氣步入「民國好名」的社會,固然是由於教育文化始終力量微弱,人心的習氣還不能形成一種全新的氣運,讓人人自愛,另外更適逢西化的浪潮席捲中土,中國到今天已全面宰制於西方重商的資本主義之下,各種政策與風氣,全部在仿效西洋。

資本主義是十足好利的社會,一切以利潤掛帥,基本精神就是急功近利,唯利是圖。資本的形成,是以鼓勵先享受、後付款的「分期攤還」方式借貸而來,基本上是慫恿「寅吃卯糧」,不惜全面舉債,以達到「提前生產,提前分配,提前享用」的目的,所以整個社會精神是偏向冒險與貪婪的,人人學會資本家侵略和剝削的性格,以謀取個人利潤為處世的第一要務。

好利的社會,注重的是物質生活,而不是心靈幸福,人人傾心於事業成功,而所謂事業成功,就是「賺大錢」三個字罷了!與明末朱柏廬所說:「學問在性命,事業在忠孝」可說完全南轅北轍!難怪當今的社會,原本是沒有靈魂的唯物主義,沒有倫理的個人主義,學問不在明性知命,而是將學問作為謀利工具,成為技術的優勢來投機獲利罷了!資本家的美夢,就是利益獨占,只講盈虧,不談是非。所以倫常劇變,環境破壞,經濟犯罪,投機日盛,官商勾結,巧占豪奪,狂飆暴跌,貧富懸殊,黑道漂白,治安惡劣……凡此現象都是必然的副產品。

清代史學家沈垚,寫過一篇<史論立名篇>,他指出古今治亂的關鍵,就在好名好利之中,「人爭好名則世治,人爭殖利則世亂」,東漢提倡「至行過人」,宋代提倡「節高古人」,好名的知識分子挺身作為表率,天下皆受其福。今天人心惑亂得厲害,滿街狂奔的人都只想著一件事:賺錢賺錢!什麼時候能盼到民風淳厚,進入「民國好名」的時代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