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搶對面的

錢富貴還是有點想不明白,不過皇上既然已經這麼明確地說了,他也就沒有堅持,當即答應了下來。

而後,崇禎皇帝又私聊了吳達濟道:「你向多爾袞建議,出兵打下倭國的石見銀礦。」

石見銀山從一五二六年開始,已經有一百多年的開採歷史。可以說,這個石見銀山從日本戰國時代後期到江戶時代前期,都是倭國最大的銀礦山。據後世統計,在十七世紀的時候,石見銀山的銀產量佔世界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由此可見,這個石見銀山對於倭國的重要性,完全可以說,這是倭國的命脈所在。而這個石見銀山在山陰地區的島根縣。離九州島並不是太遠,也遠離德川幕府大本營。

當然了,這個石見銀山雖然離江戶有點遠,可這地方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因此被德川幕府納為直轄領,派駐銀山奉行管理。當然了,重兵駐紮也是肯定的,想要打下來是沒有那麼容易的。

而崇禎皇帝之所以交代給吳達濟提這個建議,而不是讓錢富貴去提議,是因為,吳達濟算是多爾袞的人。

如今倭國內的滿清皇帝是多爾袞,雖然豪格的勢力也還是相當大的,但話語權掌握在多爾袞手中。

吳達濟到了倭國之後,多爾袞手頭沒有人才,就用了吳達濟來幫他治理地方。九州島連年征戰,民生也好不到那裡去。由吳達濟提出這個攻佔石見銀山的建議,就不會很突兀。

得到崇禎皇帝的旨意後,吳達濟便很快在一次議事中,站了出來向多爾袞發言奏事了:「奴才無能,陛下讓奴才徵集的稅銀,目前不到十分之一!」

一聽這話,多爾袞不由得眉頭一皺。如果論民政能力,自己的手下也就這吳達濟最在行了。其他人,基本上都只是會打仗而已。如今連他都沒法辦好自己交代的差事?

他正想著,還沒來及說話,多鐸就已經怒罵了起來:「你個廢物,幹什麼吃的?竟然連一點小事都辦不好?誰敢不交就殺誰,看誰敢不交?這麼簡單的事,你這個狗奴才都做不好?」

見他這麼生氣,吳達濟並不害怕,只是向他一禮道:「親王殿下,如今島上農民,多是天主教徒。陛下有過旨意,奴才也是沒辦法。」

因為天主教軍隊是盟軍,因此,多爾袞之前下過旨意,這些人都是法外開恩,一律不徵稅。沒想到,九州島上剩下那些倭人,就都搶著加入天主教了。

多爾袞搞明白了這個事情,不由得也是頭疼。他到底還是年輕,對於這個情況,他之前並沒有考慮到。

豐臣國松基本上就沒有多少兵力,最大的用處是個大義名分。因此,多爾袞鳩佔鵲巢,奪取了豐臣國松的權力,把他高高地供了起來也沒什麼。

而天主教軍隊這邊,一是人家就認天主教,如果想著去奪權的話,很容易會導致內訌。如今在德川幕府這個強敵的虎視眈眈之下,任何內訌,多爾袞都承受不起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據說呂宋那邊的西班牙人回他們自己的國家,會有可能經過倭國。也是由於天主教軍隊的存在,應該能和那些西班牙人聯繫上。只有如此,多爾袞當初所想的西夷的火炮戰船這些,才可能有眉目。

這一點,從他聽說,倭國這邊的倭人就有遠赴呂宋去侍奉他們的主這點,能得到確認,這個想法應該是可行的。去年的時候,西班牙人並沒有來,根據經驗,那今年是肯定會來的。

因此,多爾袞不得不對九州島的天主教軍隊加以遷就。可沒想到,這反而助長了天主教軍隊的聲望。讓這九州島剩下的那些倭人,竟然都搶著加入了天主教,這下麻煩大了!

多爾袞的打算,是準備銀子向西班牙人重金求購的。他相信,這些西夷萬里迢迢而來,就是為了錢財。如果自己能給他們想要的東西,還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是,從朝鮮逃來倭國的時候,並不是主動逃跑,而是被明軍逼迫所致,且一路追趕,因此,他就沒帶多少財物過來。當然了,另外也有一個原因,就是朝鮮窮得要死,根本比不上明國的富裕,本身也沒多少財物。

按照經驗,西班牙人估計會在六七月間經過倭國,在這期間,一定要湊集財物才行。這麼想著,多爾袞皺著眉頭先伸手阻止了又準備發飆的多鐸,聲音低沉地說道:「這事不能怪吳卿,朕心裡有數。」

說這話,算是為這事定了基調,而後,他又有點發愁地說道:「但是我們大清就只有這麼一個機會,必須要在聯繫上西班牙人之前湊集足夠多的銀兩才行!」

可如今的情況怎麼樣,經過吳達濟說了之後,殿內的人都心裡有數。阿濟格在邊上琢磨了一會,就開口建議道:「都沒人交稅了,怎麼可能湊得起銀子!要不,就先欠著好了。讓那邊的人先去說說,他們都是一個神仙手下的,應該可以吧?」

多爾袞來倭國之後,因為夷人是他的希望所在,因此曾仔細地加以打聽西夷的事情。他大概了解了那些西夷,因此,他聽了阿濟格的話後,搖了搖頭道:「那些西班牙人全都注重實際利益,沒有足夠的金銀珠寶,對我們的幫助就會很有限的。」

「那怎麼辦?」一邊的多鐸聽了,就有點急了,「總不可能,讓我們去搶對面的吧?」

他所說的對面,不是指朝鮮那邊。不要說朝鮮現在一窮二白,沒什麼可以搶的,光是明軍駐紮在那裡,多鐸也沒有膽子去搶。他的意思是目前和他們隔海相望的德川幕府。對於一個個像矮冬瓜一樣的倭人,多鐸的膽子很大,他對倭人的心態,就如同當年對遼東明軍的心態,心理優勢很大。

但他剛才所說的話,主要是因為水師不如對方,如今在海峽那邊,完全不是德川幕府水師的對手,他們有限的那些船,都躲在港口不敢出去的。去搶德川幕府,似乎也不可能!

因此,多鐸說完之後,殿內安靜,都沒人接這茬。不過吳達濟卻是心中一動,想起崇禎皇帝的旨意,便出聲奏道:「陛下,奴才以為這是一個好主意。」

他這一說話,所有人都把目光轉到了他的身上,目光中透著看白痴的眼神。如果能容易搶對面的,還用你這個高麗棒子來說,要論搶劫,大清的經驗不要太多!

「陛下,倭國有一個非常大的銀礦,離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戶很遠……」吳達濟身為朝鮮人,本身就對倭國有所了解。在崇禎皇帝下了旨意之後,又打聽了一下,就了解到了更多的情況。因此,他不管那些異樣的目光,就在那侃侃而談。

事實上,當一些話經過多次人與人之間的傳遞之後,往往會變得誇張。而石見銀山本身就非常大,非常有名,又經過傳言的誇張,就彷彿這石見銀山就是一座完完全全地銀子堆成的山,銀子要多少有多少。

吳達濟介紹了自己知道的之後,最終說道:「陛下如若不信,可以問倭人,奴才都是實話實說,絕無半點虛言!」

多爾袞等人畢竟是外來戶,到了此時,才真正意識到石見銀山的大,遠超出他們的想像。頓時一個個都露出了驚訝震驚的神色。他們不用去問,都相信吳達濟不可能會騙他們。

多鐸更是興奮地露出了他的本性,一揮手,對多爾袞建議道:「這麼好的地方,還用說,直接搶了吧!」

之前不想搶,那是因為代價可能會很高。可如今,他發現收穫會很大,自然就改變態度了。

說完之後,多鐸還自言自語地道:「他娘的,老子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銀山呢!」

阿濟格也很是興奮,連連點頭回應道:「對,搶了過來,以後還怕沒錢?」

但是,多爾袞比他這兩個兄弟卻理智地多,雖然臉色也有點興奮,卻還是有點擔心地說道:「這個石見銀山對德川幕府來說,肯定也很是重要,必然有重兵把守!」

「怕什麼!」多鐸一聽,毫不在意地說道,「在陸地上,我大清怕過誰來了?」

說到這裡,似乎感覺有點不妥當,他便又補充一句道:「至少在倭國,都是別人怕我們大清,不可能我們大清去怕別人!」

說這個的時候,他充滿了自信。

對於這點,這些滿清頭目還真別說,都有這個自信。且不說他們的個子擺在那裡,光力氣上,一個建虜對上倭人,哪怕來幾個都能對不得了。更不用說,打仗的事兒,是滿清最為擅長的,欺負這些窮挫矮子,還能有什麼問題!

說實話,聽著多鐸的話,多爾袞也心動了。他也有自信,如果光是陸地上打仗的話,他是不怕德川幕府的。但是,他身為一國之主,也有他的一些考慮。

就聽他說道:「這不能僅僅考慮打仗的事情。我們如今糧草不足,如果遠征石見銀山的話,萬一德川幕府給我們來個堅壁清野,到時候,我們就算撤回來,恐怕都不會那麼容易了!」

九州島經過連番戰事,民生凋零,養活軍隊都已經夠嗆,根本就沒有什麼存糧。如今那些倭人那又沒法徵稅,這軍糧的湊集就更是難題了。也是因此,這邊和德川幕府都選擇了停戰,沒有再發生大的戰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