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為了子孫後代

「陛下,衛拉特部離我大明太過遙遠,一旦我大軍出征救援,戰事結束之日遙遙無期。」畢自嚴一臉嚴肅地說道,「路遠,則後勤壓力則大;戰事無結束之日,則後勤壓力更大。陛下,臣以為,勞師遠征,不妥也!」

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笑著道:「你這個畢卿,一提錢糧,就跟要卿的命一樣!做事情,又豈能不耗費錢糧的?好歹衛拉特部族乃是我大明臣屬,豈能不管不顧?」

議事的氣氛並不嚴肅,這讓群臣有更多的發言動力。

聽到崇禎皇帝這麼說,畢自嚴似乎沒想到,稍微愣了下,隨後又奏道:「陛下,微臣只是據實上奏。如今國庫剛有充盈,微臣實在是怕此次戰事拖延日久,又耗空了國庫!」

「陛下,畢尚書言之有理,前朝萬曆三大征,耗空了國庫錢糧,才有了建虜趁機崛起。」內閣輔臣薛國觀出言奏道。

崇禎皇帝沒說話,反倒是內閣首輔溫體仁出列說道:「陛下已經說過,衛拉特乃是我大明臣屬,我大明作為宗主國,不可不救……」

他支持皇上,是因為如今聖天子在位,自當萬國來朝,此乃所有皇帝的最大成就。要做到這點,國勢強盛是一點,恩威海外也是一點。南洋那邊,對大明不敬者,施之以威,而衛拉特,這自從臣服大明後,始終保持恭敬,對於這樣的藩屬國,自然是要救的。也是因此,他在聊天群中接到崇禎皇帝旨意之後,便開始行動了起來。

溫體仁說到這裡,又看向崇禎皇帝,接著奏道:「然而,畢尚書的擔心亦是有理,老臣以為,自當量力而行。畢竟衛拉特部族,還有另外援軍可接。」

「對,陛下,微臣之意,也是如此,我大明出兵當緩。」畢自嚴立刻附和道,「由固始汗那邊先和喀爾喀部和沙俄軍隊交戰,而後我大明後出兵,當能坐收漁翁之利!」

「……」

其他臣子也跟著發言,雖然有的說得直白,有的說得隱晦,可都是一個觀點,說衛拉特太遠,而且那邊還有固始汗的軍隊,大明完全不用如此急著整軍前往救援。

崇禎環視掃視著他們,並沒有生氣,等他們說得差不多了,才淡淡地說道:「朕剛接到奏報,說固始汗正在乘勝追擊敵人,無法抽身,不能回援了。」

這話一說出口,所有臣子都有點愕然。

對於大明周邊的動靜,這些大明高官自然是知道的。固始汗此時去幹什麼,他們一清二楚。如今給了個理由,說是乘勝追擊敵人,沒法回援,這……這還是他自己的族人處於險境么?要是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固始汗和衛拉特毫無關係呢!

「陛下,那如此一來,衛拉特豈不是危在旦夕?」京營總戎曹變蛟出列奏道。

崇禎皇帝的目光轉向他,點了點頭道:「如今的衛拉特部,如果有援軍,則還可以堅持。要是沒有援軍,士氣全無之下,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了!」

「陛下!」畢自嚴想了一會,又出列奏道,「既然連固始汗都如此,我們大明就更沒有必要越俎代庖了!救援可以,但不需要大規模,也無需如此急切,只要盡到宗主國該有的責任即可!」

如果說,只是盡到宗主國該有的責任,那可以做的選擇就多了。比如派遣使者前去勸解,比如先承諾出兵,然後伺機而動等等。遠不是如今這種,皇上還在江南,就要京師和九邊都做準備了。

「陛下,勞師遠征,而我大明沒有實際好處,此等事情,實在划不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崇禎皇帝的影響,吏部尚書徐光啟也開始斤斤計較了,「只是藩屬國而已,實在不用急的。」

看到自己的臣子竟然都變得這麼務實,崇禎皇帝心中感覺有點無奈。不過想想也是,自己留下重用的臣子,肯定是要和自己的處事態度一樣,否則自己看不下眼,都會讓他走人。

不過眼前的這些臣子,因為時代的局限,看得不長遠。

這麼想著,崇禎皇帝也不說話,就讓底下臣子繼續發言,而他卻進入聊天群,不時去看下。因為他知道,派出去的使者班點,已經見到了鄂齊爾圖,那邊的消息,正不時私聊給自己。

忽然,他看到一條最新的消息,不由得笑了,這樣一來,自己的計畫就是最完美了。

退出聊天群,見群臣還在說話,大都和徐光啟的意思差不多。

崇禎皇帝帶著微笑,伸手一示意,讓群臣安靜,而後才說道:「朕剛又收到最新消息,鄂齊爾圖剛提出,衛拉特諸部願意歸附我大明,成為朕之子民!」

這話一提出,所有臣子都不由得呆了呆。剛還在說衛拉特還只是藩屬國而已,那邊就說,要成為大明一份子了。那真要答應的話,現在喀爾喀諸部和沙俄軍隊,就等於在侵犯大明,屠殺大明百姓,那這性質就不同了。

可是,鄂齊爾圖真能不當這個大汗,真心成為大明一份子?

對此,大殿內不少臣子表示懷疑,崇禎皇帝也不多解釋,把在聊天群中的幾個臣子都拉進了一個臨時群中,讓他們看到班點和鄂齊爾圖等人的對話。

武英殿內,這些臣子已經見怪不怪了,便在等著。殿內,一時安靜了下來。

過了好一會後,內閣首輔溫體仁回過神來發言道:「鄂齊爾圖傷重恐怕時日無多,他應該是傷心固始汗那邊,又見我大明如此強大,皇上英明神武,便想讓他的子民成為大明百姓,得陛下庇護。」

一直不說話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此時也一臉欽佩地說道:「那些衛拉特部族的人,聽聞了陛下之仁慈,我大明百姓之幸福安康,全都很羨慕,對此沒有一點疑意。呵呵,他們非常渴望成為大明的百姓,成為陛下之子民!」

聽到這話,武英殿內群臣,不由得一個個都很自豪。以前的瓦刺,都自願要成為大明真正一份子了!由此可見,大明之強大,皇上之英明,已經遠播國外了!

這是好事,群臣自然是一番恭維皇上。不過如此一來,大明的版圖又多了一塊,可隨之而來的,出兵就成了大明內部的事情,而不再只是藩屬國,這性質就不一樣了。

武英殿內,其他人不怎麼發言了,但戶部尚書為了口袋裡的銀子,還想說些什麼。不過崇禎皇帝覺得群臣的意見已經發表得差不多了,便一揮手,兩名內侍雙手捧出一個大卷,掛在一處屏風上,而後架在底下群臣面前。

眾人有點好奇,便紛紛看了過去,發現好像是一副地圖。

這地圖,有一部分,他們熟悉,但還有很大一部分,他們不熟悉。

他們正在看著時,崇禎皇帝已經走了下來,來到這屏風面前。一邊的內侍立刻雙手奉上一根小長細棒,而後退往一邊。

「諸位愛卿,這是北方地圖。」崇禎皇帝用手中細棒指著地圖,同時開始講解起來,「這是歸化城,這是包頭,這是天山山脈,這是大青山山脈,這裡是北地,這裡是北冰洋,而這一片,應該是沙皇俄國……」

這幅地圖,其實是崇禎皇帝根據後世的印象畫出來的,因此,西伯利亞,北冰洋,沙俄等等,大概都有。

武英殿內群臣都有點好奇地看著地圖,眼睛隨著崇禎皇帝的細棒而移動。

最終,崇禎皇帝用手中的細棒在很西北的一大塊地方畫了一個圈,而後看著群臣,有點嚴肅地說道:「朕其實一直在布局,目的就是要把這一片地方納入大明版圖。這片地方,朕是志在必得!」

武英殿內群臣很少聽到皇上如此說話,因此,此時一聽,都格外地吃驚,紛紛定睛細看,卻看不出個什麼。就算如知識淵博的徐光啟等人,也不知道那裡有什麼好,為什麼皇上竟然是志在必得?

崇禎皇帝自然知道他們不可能知道,因為這一片地區,是後世俄羅斯最為依仗的地方,窮得要死,卻還能從這裡源源不斷地白撿錢。這一片地方,就是佔據後世俄羅斯百分之六十一以上油氣資源的西西伯利亞油區。

崇禎皇帝握著細棒,用力敲了幾下這塊地區後,才又嚴肅地說道:「因為這片地方的地下,埋著比黃金還值錢的東西,而且儲量非常大,我們後世子孫幾輩子都用不完的油氣資源。」

說到這裡,他又不得不給這些大臣科普了:「諸位愛卿應該已經看到蒸汽機帶來的好處了吧?」

此時,蒸汽機已經在各行各業開始推廣,輪船上也已經試驗過一回,巨大的應用前景,會改變當前很多東西,這些認識,如果說普通百姓還沒法知道的話,至少在這武英殿內的這些大明最高官員,卻已經從各項數據中有所了解了。

因此,他們聽到崇禎皇帝說話後,都配合著點點頭。

崇禎皇帝目光掃視著他們,繼續嚴肅地說道:「但朕要告訴諸卿,蒸汽機的熱能轉換還有很多缺陷,其中之一,就是煤炭的燃燒能量,遠不及油氣大。等他日科技跟上,等到將來有一日,必然會有新型的蒸汽機出現。」

「這種新型的蒸汽機,不再是燃燒煤炭,而是油氣。熱能轉換為動能,也必將是現在諸卿所看到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崇禎皇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