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趁機改土歸流

他隆王確實經歷過南征北戰,戰事經驗豐富,他雖然不知道中國古代的老話,可相同的意思,他也懂,即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不能在士氣高昂的時候攻下孟密,反覆進攻而不能得手,那對軍隊士氣的打擊絕對是很大的。這種局面,他不想看到。

如今內應被明軍放在城外,誘騙明軍開城增援又不可行,那就只有一條路,強攻,用強大的兵力碾壓了孟密便是。而這,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清除掉城外的土司營寨!

對於這一點,經過今天的事情,他隆王還是有信心的。於是,他又立刻安排下去,用過午飯之後,大軍再次開始大張旗鼓地做攻城準備。就在各路土司營寨的前面,動靜非常地大,就好像要全力一擊,打掉這些營寨。

這種聲勢,對於各路土司軍隊來說,確實心理壓力很大。早上一戰的時候,他們看到有兩支土司軍隊臨陣投敵,這給他們的影響同樣很大。

他隆王特意布置在前方的人手,觀察到土司軍隊的緊張後,感覺時機差不多了,就開始喊話了。

「我們殿下說了,只要你們投降,那就是我們洞吾的朋友,幫明軍的事情,過往不究!」

「要是不投降的話,一會大軍發起進攻,片甲不留!等我們洞吾打下孟密,再去把你們的領地也打了,你們看著辦吧?」

「我洞吾軍力無敵,明軍必定被殲滅,早點投降吧!」

「……」

甚至連隴川土司等投降了洞吾的人,也在這些喊話人裡面,對孟密城下營寨現身說法。

「明國不把我們當人,把我們安排在城外,就是要我們死,反了吧?」

「明國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的,有他隆王在,不要怕!」

「明國在北方被大金打得喘不過氣來,根本顧不上我們這邊的邊陲小地。」

「他隆王說了,現在你們投降,孟密的玉礦,大家都有份,要是大軍發起攻擊,你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

不得不說,在洞吾大軍大張旗鼓地準備攻打的背景下,這種勸降,特別是那兩個投降土司的勸降下,影響還是很大的。不少土司軍隊的營寨內,士氣低落,議論紛紛。

城外的情況這麼熱鬧,城頭上自然不可能聽不到。鄧克虜巡查一圈,便明白了他隆王的用心,不由得心中冷笑,還真以為大明打下洞吾要靠這些土司軍隊么?

之前的時候,廠衛早已經經過調查,知道這些邊境土司的反覆。皇上吩咐下來的意思,就是趁這個機會,甄別出哪些對大明忠心?至於其他的,就不重要的,敢要臨陣投敵的,等此戰打贏,就滅了他們的領地,取消宣慰司,正好有充足的理由實施改土歸流。

大明的強大,不是你們這些邊陲小國能想像的。以前沒認真對待,可如今皇上都在關注著這場戰事,調動了西南地區的軍隊過來,等著看吧!

雖然如此想著,但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鄧克虜立刻也讓明軍將士在城頭傳話,告訴城下營寨的各路土司。

「臨陣投敵,罪不可赦!」

「朝廷已派大軍來援,洞吾指日可滅!」

「……」

不像洞吾那邊,是變著花樣地威脅利誘,費勁了心思;明軍就強調兩點,洞吾別滅,投敵者死!

說句實話,這些土司軍隊對於龐然大物般的大明,心底深處還是恐懼的。可這些年來,大明對西南邊地的不作為,洞吾軍隊多次的囂張,讓他們對大明有了輕視之心。

說起來,有關這一點,以前大明的應對之策在後世看來,確實是狗屎。不說別的,原本孟養土司和洞吾是世仇,是堅決抵抗洞吾的。當洞吾大軍來襲的時候,和明軍將領一起,打得洞吾大敗而歸,當時乘勝追擊的話,估計東吁王朝就已經完蛋了。但大明地方官員不但下令停止追擊,甚至還讓孟養俘虜的洞吾軍卒放回去,又好言安慰洞吾,就只當是邊境兩個部族衝突而已,結果給了東吁王朝緩過氣來的機會,最終捲土重來,不但滅了孟養,還攻入內地燒殺劫掠。

在原本的歷史上,大明被遼東的建虜牽制了精力,被西北內地的流賊搞得焦頭爛額,各地到處是烽火,那還有餘力來顧及西南邊陲小事。龐大的帝國,在這西南邊地,連迴光返照都沒有一下。

因此,就算在這個位面上,明軍編練了軍隊,又收復了孟養、孟密和木邦,可在這些土司的心裡,卻終歸是洞吾的威脅更大一些。面對洞吾大軍馬上進攻的這一壓力,在明軍和洞吾雙雙喊話的背景之下,許多人猶豫,甚至有點偏向於洞吾這邊。

朝廷大軍來援,這樣的鬼話,他們是不信的!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一支土司軍隊衝出了營寨,跑向洞吾那邊,選擇了投降洞吾。明軍也沒有手軟,立刻攻擊,可這一次,事出突然,這一段分布的弓箭手等遠程武器有限,雖然殺了些背對著城牆的叛變者,可終歸讓大部分叛變者投到了洞吾這邊。

遠處的他隆王,這次依舊還在那處平台上,卻已經沒有享受美酒美食,一直盯著城池這邊,看到這一幕之後,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

這支土司軍隊,是他事先和隴川土司一起誘降,成為內應的那支。沒了把明軍誘出城池的機會,就當一次表率,也算是利用到位了。

其實,這個內應,也還有一個用法。就是不暴露,狠狠地打,一直到城外土司軍隊沒法再依靠營寨防禦時,撤回城裡去,而後再在城裡裡應外合,拿下孟密。

可這個用法,也只能想想,是絕對不可行的。畢竟土司那邊,不是洞吾的手下,更多的是同盟,或者附庸的關係。要是按這個法子的話,誰知道明軍會在什麼時候開城門讓他們退回城裡?萬一被洞吾打得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都沒能退回城裡,那這個冤屈向誰喊去,至少土司軍隊這邊,肯定是不敢冒這麼大風險的。他隆王對此,也是無可奈何的。

不過內應在這種時候當了一回表率,大眾廣庭之下,明目張胆地投靠了洞吾,和洞吾大軍站在了一起,猶如兄弟相會一般,最終給了那些猶豫不決的其他土司軍隊做出決斷的動力。

很快,又有一支土司軍隊當場嘩然,投向了洞吾那邊。有了第一第二,就有第三,一時之間,竟然一口氣投了一半土司軍隊過去。

他隆王見此,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哈哈大笑起來。他的那些文官們,見他們的王心情不錯,頓時又活躍了起來。

「殿下威名赫赫,敵人聞風喪膽!」

「這麼多土司軍隊臨陣來投,微臣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殿下這個妙招好啊,明軍這下傻眼了,士氣肯定受到極大打擊!」

「……」

他隆王笑呵呵地聽著,一會後很有氣勢地把手一會,當即下令道:「擂鼓助威,三通鼓畢,還不投降者,殺!」

震天的鼓聲隨即響起,這個聲勢,簡直可以說震天撼地,每一次的鼓聲,都響在孟密城內外每個人的心中。甚至連補覺的唐王都給驚醒了,不過當他看到鍾立之淡定地笑容時,想起已經做好的準備,便又放心地補覺去了。

可城外土司不知道明軍的底牌,在如此威勢之下,又有土司軍隊叛變了大明,投入了洞吾軍中。等到三通鼓畢的時候,孟密城外,就只有兩支土司軍隊了。

這兩支土司軍隊,都是臨近永昌府,離洞吾稍微有些遠。因此,他們對於大明的了解,比起其他土司要多,對於洞吾的恐懼,也比其他土司要少。雖然聽到了洞吾的威逼利誘,雖然看到了其他土司軍隊不斷地陣前投敵,而城頭明軍卻沒有多少辦法時,也一樣沒有動投敵的念頭。

鄧克虜看著這兩支土司軍隊在加強營寨防禦,不由得點了點頭。潞江安撫司和瓦甸安撫司,還可以!

大戰在鼓聲完畢之後,終於開始打響。不過這一次的戰事,主要集中在城外僅有的兩處營寨這邊。雖然洞吾軍隊全力攻打,可在城頭明軍的支援下,也沒有最終攻入營寨,留了一地的屍體撤了回去。

這一次,他隆王的臉色正常,他的主要作戰目標已經達成,這城外的兩個釘子,拔掉是遲早的事情。接下來,就該準備正式攻城了。

於是,在休整時候,在洞吾軍卒的監督下,洞吾民夫挖土填壕溝,留了一地屍體,甚至屍體也被推入壕溝中,最終把全部壕溝都填了。

隨後,大軍開始攻城,但洞吾軍隊的主攻方向還是潞江土司和瓦甸土司軍隊的營寨。這一次,因為洞吾軍隊進攻更為順暢,一場血戰便在城下展開,外圍營寨幾度易手,防守的土司軍隊傷亡增多,當然了,作為進攻方的洞吾軍隊傷亡更大。

天近傍晚,洞吾軍隊終於無功而返。兩處土司軍隊損失大概有三成,要不是無路可退,估計已經潰敗了。此時的他們,士氣有些低落。聽著受傷同袍的呻吟,每個人的心頭都很沉重,他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最終活下來!

有那麼多的土司軍隊陣前投敵,城裡的明軍肯定會小心謹慎,開城把自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