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盧象升的提議

「離城野戰,此乃建虜之所長,我軍之短也。以彼之短,攻敵之長,非良策也!」

崇禎皇帝一聽這話,頓時就心中來氣。要按照這樣說的話,那還和建虜打什麼鬼,就永遠要被動挨打了!

不過他也很快就靜下心來,這事兒又不是才知道,現在正在訓練的新軍,不就是為了能和建虜野戰么!只是很可惜,新軍才剛開始訓練,趕不上這場戰事了。

曹化淳說完這些話後,就閉口不語了。他瞧著那幾個人看著他的眼神有點奇怪,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不過他就當看不到,這事兒無須向他們解釋。

看到崇禎皇帝的眼睛掃向自己,閔洪學先放下孫承宗有沒有附身曹化淳這個事兒,向皇帝躬身一禮奏道:「臣以為,如要擊潰莽古爾泰之軍,我大明當從數量上獲取優勢。可如此一來,糧草亦是問題。」

這也就是說,他附和孫承宗的說法了。崇禎皇帝想著,便又看向下一個。誰知沒等申用懋說話,滿桂已經先開口說道:「陛下,末將願為先鋒,前去和莽古爾泰決一死戰!」

他的意思是關寧軍野戰不行,他滿桂願意去野戰。對於他的這份表態,崇禎皇帝讚許地點了點頭。

但兵部尚書申用懋卻立刻反對道:「忠勇伯剛接掌京營未久,如能和建虜野戰,年前戰事時即刻和建虜野戰了!臣不信京營軍力,就一個月的時間,就有突變。」

滿桂一聽,想要反駁下,可申用懋說得也是在理,記起自己能與建虜野戰的家丁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又沒法反駁出口,頓時,一張絡腮鬍子的臉漲得通紅。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劉興祚開口了:「盧中丞以為,山海關方向亦可虛張聲勢,做全力支援朝鮮,準備攻打瀋陽之勢,而後他出兵偷襲建虜腹地,以此完成圍魏救趙之舉。」

眾人一聽,皆看向劉興祚。得,盧象升也附身到劉興祚身上來了?

他們還沒說話,劉興祚又繼續開口道:「盧中丞以為,不必顧及東江之軍。他可趁建虜大軍未全至朝鮮之際,先行向朝鮮徵召船隻待用。而後令皮島做好嚴防建虜攻打的準備。如此皮島應當無憂,他亦可安心圍魏救趙之事。只是東江可用於遠襲的騎軍不到兩百騎,如若加上步軍的話,又怕建虜回師時,撤之不及。」

以前毛文龍時代也是沒有騎軍的,不過他本能地也精於游擊戰,有遼東大地上的漢人通風報信,知道建虜虛實,一擊就走,倒也還好。

不過建虜發狠之後,比如第一次朝鮮戰事的時候,毛文龍就損失慘重。另外,建虜為了對付毛文龍這支游擊隊,把沿海的百姓都撤往了內陸,沿海一帶成為禁區。這樣通風報信的漢人就少了,且步軍要走更遠的路去偷襲,要是情報掌握不精確的話,很容易被建虜騎軍追上。

因此,如今要進入建虜腹地進行游擊戰的最佳方式,是有一支特種騎軍,也就是盧象升之前想組建的部隊。只是他也才到東江而已,還沒來及組建,也還沒有資源去組建。趁著這個機會,盧象升便把這事兒提了出來。

崇禎皇帝聽了,覺得盧象升的法子不錯,便看向底下幾人問道:「諸卿以為呢?」

申用懋看了同僚一眼,稍微一猶豫,便躬身奏道:「陛下,山海關倒是有騎軍,不過……」

他沒有再說下去,但意思也明顯了。崇禎皇帝一聽,便看向曹化淳問道:「孫卿以為呢?」

曹化淳稍微躬身回應下,表示轉達信息了。在等了一會後,就見他回覆道:「孫督師回應,言盧巡撫有此心的話,他可派五百騎軍過去。」

說到這裡,稍微一停,他又馬上補充道:「孫督師說能運騎軍的船隊一次運送五百騎軍,已是極限了。」

要真這樣的話,盧象升那邊滿打滿算也就七百左右的騎軍,這個兵力還是有點少了。崇禎皇帝和殿內諸臣都意識到這點,一時沉默無語。

但劉興祚卻開口說道:「盧中丞以為,能多五百騎軍,當可一試。」

一聽這話,閔洪學眉頭一皺道:「區區七百騎軍,無法攻城,不能擊敵之必救的話,如何行圍魏救趙之實?」

這話說得也有道理,崇禎皇帝和其他人聽了,一時沉默無語,皆在想對策。

最終還是劉興祚打破了沉默:「盧中丞以為,七百精銳騎軍的話,當大有所為,只要我大明軍隊踏足遼東腹地,必能造成恐慌,而後盧中丞見機行事,或虛張聲勢,當能逼建虜求援,達到圍魏救趙之實。」

崇禎皇帝聽得一喜,連忙補充道:「如此一來,還能給遼東不甘被建虜奴役的漢人以信心,也能多少給建虜在遼東的統治增加麻煩。只要這種勢頭能保持下去,當能讓建虜疲於遼東本地之事,減輕大明邊情。」

他這是從人心上進行推演了,也算是合理合據,這讓武英殿內的幾個大臣,當然,除了滿桂之外,都很是吃驚。他們沒想到,皇帝年紀輕輕,對人心之熟悉,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臣以為,或可一試!」閔洪學首先表態,算是贊成這個圍魏救趙之舉了。

申用懋也是點頭,跟著奏道:「臣附議!」

崇禎皇帝從他們看向自己的眼神變化和態度轉變上能判斷出他們心中的想法,他不由得心中微微一笑。這種事情,只要參考下後世的抗日戰爭,有實際例子可靠,推斷出這種事情一點都不稀奇好不!

不過他也不可能說出來,只是轉頭看向曹化淳道:「孫卿儘快排出五百精銳騎軍,可否?」

他特意加上了「精銳」二字,用以提醒孫承宗。倒不是怕孫承宗敷衍,至少在他看來,孫承宗在大局觀方面,還是有的。

在他牽頭的這個會議下,召集得又是前線掌兵大臣和朝中知兵大臣,大家擺開了議事,皇帝親自參與,這事兒基本就這麼定了。在又討論了一些細節後,方案便最終定了下來。

不過崇禎皇帝還有一點,並沒有給別人說。這個具體還得再說,只要用好了,肯定能讓建虜哭一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