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竹由來已久,騷人墨客多有以竹為題的,留下的詩文佳作就十分可觀了。
竹被列為「歲寒三友」之一,想到冰封的酷寒大地中,萬物凋零,一片枯寂,而竹猶青青如此,帶給人們無窮的希望。
自古以來,我們總以竹中空有節,象徵君子的謙沖自牧和高風亮節,這是將竹子以人格化,實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善於利用它。在沒有鋼筋水泥的早年,甚至拿竹來蓋房子,至於竹器、竹皿,那就更不必說了。竹可以製紙,筍有美味,竹管可接山泉飲用,還可做成笛,其音清越,是出名的管樂器,而竹林幽靜,更給了詩人畫家許多的靈感,引發了創作的動機……
中國人因著愛竹,而知竹用竹,也稱得上有智慧了。
在臺灣的風景區裏,我特別喜歡溪頭,也正由於它有廣袤的竹林。放眼望去,千竿脩竹遮蔽天日,風過處,盈耳都是竹葉的低語,令人心曠神怡。我還曾買了一個竹做的筆筒,來裝我那各式各樣的筆,它的造形簡單,而我覺得簡單就是美。
記得王維的詩:「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尤其深得我心,他以淺淡的筆墨,描繪出月夜竹下彈琴的雅趣。詩人陶然自樂的閒適令人欣羨;而他不同於流俗的孤高,也讓人尊敬。
期望做個謙謙君子,特立獨行,有為有守,如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