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舊時代的文人,為了排遣悠閒歲月,享受與世無爭的情趣,吟詩作賦之外,不是下棋,就是釣魚。記得有一副巧聯是:「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柳邊垂釣,柳絲常如釣絲懸。」那種情景,確乎是令人神往的。
用「下棋」來消磨光陰,在分秒必爭的忙碌現代人,是無法想像的。而釣魚一事,在我的感覺上,實在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娛樂方式。試想魚兒在水中悠遊自在,你卻用釣餌去引誘牠、戲弄牠,用鐵鉤刺穿它的嘴唇,把牠活生生提出水而,看牠在空中作垂死的掙扎,多麼痛楚?更莫說血淋淋地烹而食之了。有人說,拿魚網捕魚是殘忍的;用釣鉤釣牠並不算殘忍,因為那是魚兒自願上鉤,這是掩耳盜鈴的自欺之言。試想人類侵犯到魚兒活動的範圍裡,設下置之死地的陷阱,不是殘忍是什麼?
據說被尊為「人道主義之父」的傳教士史懷哲博士,懷著一腔仁慈之心,戒絕了釣魚,且苦口婆心勸世人不要去傷害戲弄小生命。可見慈悲心懷,人皆有之,豈止限於佛教信徒?
回想先父於退休鄉居時,會以釣魚為樂。每回去釣魚,母親心中總十分不悅,但因礙於隨侍在父親身邊的二娘,只好隱忍不言。我本是個貪玩孩子,卻怕看釣魚,因為我不忍眼看泥土裡挖出來活生生的蚯蚓,被掐成一段段作為釣餌。那寸斷的殘軀,在洋鐵罐裡仍不停地扭動,不停地顫抖,我也禁不住渾身顫抖。我更不忍眼看那上了鉤的魚兒,從水裡被提出來,在空中翻騰掙扎的慘狀。
有一次,父親命廚子把他自己釣的魚烹來下酒,邊喝邊吟詩,一不小心魚刺卡住了喉嚨,咳嗆很久取不出來,十分的痛楚,詩興當然全無了。母親在廚房裡知道了,輕聲說了句「現世報」,卻又急忙搗了新鮮橄欖汁,和了上好陳年老醋,命我端給父親含在口中慢慢嚥下,魚刺果然被化掉了。父親滿心感激地對我說:「你媽媽偏方真多,心腸真好,你要孝順她喲!」我低聲說:「媽媽對您這麼好,您叫我孝順她,您為什麼不對她好點呢?」
說完,我就回廚房告訴母親,母親嘆口氣說:「你不用孝順我,只要勸勸你爸爸,不要釣魚,不要殺生就好了。」
我把話傳給父親聽時,他連連點頭。坐在他身旁的二娘卻一直定定地看著我,我忽然感到心裡一陣懊惱,奔向母親,竟伏在她懷中大哭起來。母親摸摸我的頭,輕聲地說:「不要哭,不要生氣,你爸爸一定會聽你話的。」
母親和父親很少面對面說話的。自從那次父親被魚骨卡傷,含了母親搗的橄欖汁,得以平安無事以後,他真的不再釣魚了。在母親心中,她一定覺得自己已經面對面勸過父親了吧!
我家遷居杭州以後,父親當然不再有釣魚的機會。但他曾學著騷人墨客,作過兩句自己很得意的詩:「門臨花市佔春早,居近湖濱歸釣遲。」其實呢?我們的住宅離西湖相當遠,而且靠湖濱的公園,終日遊人如織,根本沒一處可以垂釣。至於「花市」,只不過是一條十丈紅塵的馬路而已。何來的花呢?當時取名為「花市路」,不知是路的幸,還是花的不幸。回想我住在那幢重門深鎖、暗沉沉房子裡的時日,就從未感受到絲毫「花」的清香氣息。父親吟著「占春早」、「歸釣遲」,無非是他的筆底文章而已!
前年秋間,我曾經回到杭州,曾經驅車一探「花市路」舊宅。只見圍牆剝蝕,鐵門已改為灰土土的木門。門內是如何景象,我實在無心過問,想來定已面目全非。我只在門外駐足片刻,就愀然離去了。
雙親早逝,人事無常,身外之物,又有什麼值得留戀的?我不免又想起先父的那兩句詩:「門臨花市佔春早,居近湖濱歸釣遲」,就隨口接了兩句「人世幾番華屋感,瘡痍滿目淚沾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