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記趣

讀友人寄贈新著,竟日忘倦。年事日長,愈喜愛樸質無華、表達真性情的文章。他們有的以豪邁揮灑之筆,直抒胸臆。有的詼諧雅謔,於莞爾中道出世態人情。此中樂趣,有如與良朋晤對,一盞清茗,兩心相契。辛棄疾說:「我見君來,頓覺吾爐、溪山美哉。」讀好書亦復如此。

王鼎鈞先生的「開放的人生」(爾雅出版社),如點滴清泉,涼沁心脾,於長夏中有消暑療鬱之功。亮軒的「石頭人語」(浩翰出版社),使你感覺自己反成了點頭的頑石,領悟至多。劉靜娟的「心底有根弦」(大地出版社),於清新、優美、流暢、自然、幽默的筆觸中,透露出無限溫厚的情懷。孩子的天真嬌憨,社會人生的百態,被她描摹得如此生動,都由於一個出發點:「愛」。因此每一篇都砰然撥動你的心弦,鏗然有聲。

想起先父早年讀書,常於終篇後題詩誌感。他讀的是古人書,作的是金聲玉振的律絕或古風。我雖學中國文學,而以限於稟賦,且生性疏懶,年來很少作詩填詞。可是這幾天忽然發了「詩興」,也不禁「平平仄仄」地作起填字遊戲來。對於「開放的人生」,我寫了如下的四首絕句,固未足以道出該書的妙境,只當是讀後感,並以博鼎鈞先生一粲。

一、彩筆繽紛似吐霞,鼎公才思早名家。人間自有長生訣,一粒金丹一盞茶。

二、雋語諧言不我欺,春風翦翦雨絲絲。文章本是千秋業,紙貴洛陽未足奇。

三、論文煮酒欲忘年,一卷人生開放篇。多少玄機憑爾會,人人心底有清泉。

四、明月清風豁達襟,拈花笑語度金針。書生亦有匡時策,來往梯航共此心。

亮軒的「石頭人語」,妙語如珠,發人深省,我亦戲題一絕:

「談笑從容發瞶聾,石頭妙語勝生公。曉清譜出熱門曲,多少閒情煙酒中。」

亮軒的太太陶曉清是熱門歌曲專家。朋友介紹時,只要說是曉清的先生,便無人不知。太太「熱門」,夫以妻榮,附誌以博一笑。

日前又在報上看到亮軒的散文「話醉」,乘興再寫一首,雖是絕句體裁,卻可謂之醉醉歌:

「讀罷亮軒話醉篇,憑窗真欲醉中眠。若能一醉千愁解,拋卻南華學醉仙。」

詩成後尚未寄發,適亮軒翩然而至。取出玲瓏小石一枚,中間細細的一線空心,穿透兩端,而石不碎,實是難得。石的半邊有淺淺的綠色,他說細孔是小螃蟹寄居之處,淺綠色是海苔痕跡。如此說來,這枚小小石頭,可稱是「通靈寶石」了。亮軒是在一位朋友劉先生家看到,把玩之下,愛不釋手。其實這枚小石,原是畫家莊喆從海灘撿來一大把中的一塊,畫家出國時,揀走了最喜歡的,剩下的由劉先生取去,隨隨便便地堆在一個盤子裏,卻被亮軒發現了這似平凡而頗具特色的一塊,便向朋友要了來,濡筆於石的背面,記其來歷,並云:「念天地之過客,終不若此石之長久,願有緣者俱可得而把玩之。」因而把此石轉贈給我們。這一分友誼與雅興,令人心感,因再賦一絕,以誌其事:

「通靈何幸遇知音,隱約苔痕剔透心。縱是虛懷寧可轉,感君翰墨誌前因。」

詩云:「我心匪石,不可轉也。」頑石當有它頑強的性格,儘管謙沖,豈可隨波而轉,這也許正是友人贈石之深意吧!

靜娟的「心底有根弦」,篇篇都有非常多的可讀性,見出她對周遭事物觀察細膩,體會深刻,涉略廣泛,以日常瑣事人情,發為文章。因她是位年輕的女性作家,故我以一首詞,將特別喜愛的篇章,隱括其中,並於句末附記篇名及大意。

臨江仙

好雨絲絲凝碧樹(「下了一陣雨」,寫雨後清新氣象,別具境界),離愁別緒頻牽(「離愁離絮」寫弟弟出國,姊弟惜別依依),嬌兒童語似噴泉(「家有童話」寫幼兒妙語,令人莞爾)。春暉多溫暖(「卸不下的擔子」寫慈母之愛),心底有鳴弦(「心底有根弦」主題篇,寫一位比丘尼風範和對它的懷思,情意真摯感人)。解語八哥歸綠野(「公寓裏的八哥」寫對小動物的愛),燈前文思涓涓。小兄小弟各爭先(哥哥要考弟弟,弟弟要做哥哥),公車馳騁裏,慧眼看人間。(「公車世界」寫公車中百態,幽默風趣)

此詞只聊表我對該書的愛好,誠不足以當大雅君子之一粲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