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不如行動

靈魂的喜悅在於行。——雪萊

如果你希望做成一件事,你會怎樣著手進行呢?首先,問你自己:「我是否應該要做這件事呢?」考慮之後,如果這件事是正當的,在你的心裡切勿再存懷疑。明確地去做吧!

愛默生曾說:「去,把你所想的化為實際行動!」這句話給我的人生帶來很大的影響。

福特這位號稱美國「汽車大王」的企業鉅子,他說得更簡單:「不管你有沒有信心,去做就準沒錯!」

有些人所以不能成大事,是因為他們沒有把行動的力量發揮出來。根據生命的定律,命運的門關閉了,信仰會為你開另一道門。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尋找另一道敞開的門;而在幸運之門前向你招手的,就是「行動」。只有不停地從事有意義的行動,我們才能從挫折、不幸的境遇中解放出來。

這像是騎自行車,當車向前走的時候,我們很容易保持平衡;一旦車停下來,要想保持平衡就十分困難。

你大可成天對著田中的乳牛數落牠的不是,但這樣做既無法增加牠的乳量,又無法把牠從田中趕出來,無異是對牛彈琴。換個作法,你何不把牠牽出來拴住,在草地上搭個圍欄,這樣既可餵飽乳牛,又可防止牠再闖進田中。

成功與失敗的分野在於:前者動手,後者動口,卻又抱怨別人不肯動手。

《論語》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這句名言翻譯成白話文便是:「君子與其發揮三寸不爛之舌的威力,不如勇於實踐」;簡單地說就是:「行動勝於言論」。這豈不是許多人應該反省的嗎?

人的言行未必一致。要了解一個人,看他的行為比聽他說更準確。你現在的所做所為,是你是怎樣的一個人的唯一指標。愛默生說:

「不要說個不停。你是個怎麼樣的人,此刻就明擺在眼前,比你說的更清楚,所以我不用去聽你的反面之詞。」

在我們的人生裏,很多人都知道哪些事該做,然而真正力行去做的人卻不多;樂觀而沒有積極的作為來配合,就只是一種自我陶醉。

我有一位朋友在孩童時就一直想學鋼琴,但他沒有鋼琴,也沒有上過課、練過琴。為此他深感遺憾,決定長大後一定要找時間去學鋼琴,但他似乎沒有時間。這件事讓他很沮喪,當他看到別人彈鋼琴時,他認為「總有一天」他也可以享受彈鋼琴的樂趣;但從我認識他以來,這一天總是那麼遙遙無期。

光是知道哪些事該做仍是不夠,你還得拿出行動才是。赫胥黎的名言:「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仍在能行。」用心訂下的目標,如果不付諸行動,便會變成畫餅。

期盼大家不僅認識這些教誨,更要去實踐它。因為知道是一回事,去做又是另一回事。

《聖經》雅各書說:「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聽道,自己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

鼓起勇氣去做你一直想做的事,一次有勇氣的行為,可以清除所有的恐懼。不要告訴自己非做好不可,記住:去做,比做好更重要!

偉大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曾看著一塊雕壞了的石頭說:「這塊石頭有一個天使,我必須把她釋放出來。」

成功的畫家盯著畫布說:「裡面有一幅美麗的風景,等著我把它畫出來。」作家盯著稿紙說:「這兒有一本曠世名著,等著我把它寫出來。」企業家說:「我有很好的創業理念和理想,我一定會做到,它等著我將它達成。」

你呢?我們往往都只看見理想或是夢想,卻從不採取行動。為什麼不採取行動呢?讓我們把我們的夢變為可能,並且勇敢地去追求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