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

老實說,面對這樣一部完整的作品,編輯實在不應該再跳出來說話了!

但是在編輯本書的過程中,有個想法卻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不去,值得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就先從我最近看的一部電影談起吧。這部電影,敘述的是一個內斂自閉的垃圾工人,與另一個狂妄自大的「文藝無賴」各別的自我覺醒過程。

垃圾工人Simon自小便被當成白痴。他不太說話,受了屈辱也不反抗,因此受盡了嘲笑與譏諷——直到遇見宣稱自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卻從未出版過任何一本書的Henry。

Henry不把Simon當白痴,他與Simon交換閱讀書籍的心得,在Simon心中種下「思想」的種籽。他還給Simon一支筆,一本簿子,告訴他:「當你想說什麼時,就寫下來。」

單純的Simon,當真開始孜孜不倦的創作,一字一句地寫下他對於所處的階層,所受的不平待遇之深沉無奈與抗議;而狂妄的Henry,則仍每天沉醉在對他創作的自吹自擂中——我的《懺悔錄》一旦完成,「將」對人類歷史造成重大影響!

是的,「即將」,永遠是未來完成式,「未來未知式」;而Simon的努力,卻是得到諾貝爾文學獎肯定的「現在進行式」!

故事至此並未結束,但對於從事文字工作,及正在編輯《心念的種籽》一書的我來說,卻有莫大的衝擊。

自今年年初與何醫師開會,確立了「正面心念」這個主題後,這幾個月來,我的思緒一直沉浸在「建立希望」這樣的氛圍中;然而浸淫得愈久,愈是處心積慮的想讓讀者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另一個聲音就會更如雷聲鼓點般的敲擊著我——

無論我們再怎麼努力,但若你缺乏像Simon一樣「去做」的決心與勇氣,就像種籽種下後卻不施肥、不澆水,那麼種籽永遠無法在你心中發芽、茁壯;即使再多的心靈書籍,精神導師,對你來說都是枉然。到頭來,也只是像Henry,縱使滿腹經綸,卻一本書也完成不了。

電影中,Simon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際遇或許是幸運了些,但重要的是你是否能抓住這顆不同的心念種籽,做出正確的選擇。

唯有行動,才是開出希望花朵之不二法門。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