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大自然的長鏡頭◆劉克襄篇 劉克襄篇作品導讀◆導讀者:石德華

早在一九八○年初,他即投入自然寫作,並不斷開拓題材與形式,從早期研究奠立他文學風格的「賞鳥」系列開始,透過他多年來在臺灣各地的踏查經驗,不斷從事田野、古道、鐵路、古籍文史、古地圖、動植物等生態關懷與史理人文探勘。他說自己的創作類別和範圍,不曾離開山川地理和自然風貌的題材,但由於養成四處旅行,並不斷觀察記錄的寫作習慣,「經過自然生態運動的洗禮,自己在臺灣這塊土地的見聞,彷彿也多涉獵一些過去文學所無法提供的養分」。從過去朋友稱呼他「鳥人」,到目前似乎稱「自然人」會比較貼近的情況來看,劉克襄的自然寫作,可以看作是一種策略;也可以看作是他在不斷的蛻變;但或者也可以看作是,自然廣敻與人文縱深所交織出的寫作型態,本然就生機無限,他正現身說法著這樁無限可能。

成大臺文研究所講師簡義明評介一九九二至二○○二年,劉克襄的文章,主要是鎖定兩大範疇:一是「自然教育」、一是「自然旅行」。

史地探勘與自然觀察都需要知性精確,讀劉克襄的作品,遠可接受萬物聲息的薰陶與教育,近可學習土地倫理和人群之間最好的依存方式,至少也能毫無壓力的多閱文獻、多知踏查者、「多識草木蟲魚之名」。然而,劉克襄散文最動人的質素,我認為在於情懷;不渲染的知性書寫中,掩藏不住對存在萬有的讚歎、喜悅、熱切、祥和、不安、焦慮,那是感性的詩的情懷,尤其他以陪伴兩個兒子成長的父親的角色,專為兒童青少年書寫的作品,擺脫說教的距離感,以赤子情懷引領下一代,「將對自然的『愛』和對孩子的『愛』攪拌在一起」。

「油桐花開時想搭平溪火車……,去雙溪本站,只因為想搭上一次藍色的平快車,……回台中時,都要順道去拜訪泰安車站,看看不同季節時,它的變化。」絕不可不提的,是劉克襄的旅行觀點。他試著推翻過去舊有的旅行思維,摸索出一種孩子氣的率性和單純的滿足,他認為,在這個蕞爾小島,做些短距離移動,就可能會發現臺灣的細緻與遼闊。他筆下的每一個小鎮、小車站,都充滿溫暖親和老朋友般的召喚,而他書中所介紹的許多景點,經由網路傳播,都造成旅遊風潮。

一九九○年之後,山林田野的劉克襄有了「都市轉向」,他認為自然觀察得經常往高山溪口跑,反而對社區附近的「都市荒野」缺少現實性觀察;高山大都很偏遠,「家山」可就在附近,於是他開始以他家後面的「小綠山」做定點觀察,經常帶社區的人到附近作自然觀察,透過自然教學的實踐,他希望讓更多人分享這美麗豐富的世界,「當我們打開自家的窗口、陽台,或者每天上學時,就能實現這個理想」。

<荖農溪畔的六龜>與<小綠山之歌>就是遠地探勘與家山尋訪的代表作。<荖農溪畔的六龜>一文,於不斷前行中不斷溯往,作者以曉暢的敘述,將文史資料與生態現象融合無間,剔亮臺灣自然誌光譜中,很重要的那一顆。<小綠山之歌>是《小綠山》三書之一,劉克襄以此說服我們,活潑潑的自然生態與我們的距離不在城鄉近遠,只在一念之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