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城好萊塢

美國的城市,東部和西部,有極顯著的差別,東部諸城,如紐約、費城、波士頓,乃至芝加哥等,都是歐洲人士初來新大陸時所經營,年代既久,道路、建築、交通工具、公共工程等等,都相當古老,而且因為已經定了型,只能作枝節的改善,無法作徹底的重建。反之,西部的城市,如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波特蘭等,百餘年前,還是印第安人出沒之所,西部武打片中的那些鏡頭,都是實有其事,而且記憶猶新。可是正因為開發未久,都市建設計劃,也都能運用新的理想、新的設計,和新的技術。所以西部各城,全都是新型建築,寬敞的街道,漂亮的路燈,合理的區劃,比起東部諸城的湫隘囂塵來,真不可同日而語。所謂「迎頭趕上」,「後來居上」,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洛杉磯便是位於西海岸的南邊,屬於加里福尼亞州,再稍稍向南,就是墨西哥的境界。加里福尼亞的天氣,頗像臺灣,氣候相當暖和,但熱帶的情調則並不如夏威夷那麼濃烈。洛杉磯的人口接近三百二十萬,是美國第四大城,也是西部最大的城市。當人們從洛杉磯國際機場駛向市區,沿途的明媚風光,色調鮮明的建築物,寬敞平坦的公路,流水一般日夜不絕的汽車陣,加上爽朗的空氣,和煦的陽光,終年長青的草木,都會使你留下難忘的愉快的印象。

但是,人們之所嚮往於洛杉磯者,卻並不是那明媚的風光,也不是那漂亮的都市建設,而卻是那遐邇聞名、老幼咸知的電影工作聖地——好萊塢。作為一個近代人,誰都看過電影,也誰都為電影中的那些偉大的場面,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情節,熠耀的明星而入迷,渴望能夠親臨好萊塢,一窺這風靡二十世紀的第八藝術的發祥地的真面目。

好萊塢離開洛杉磯約三十哩,是一個人口約十萬的市鎮。由洛杉磯去好萊塢,雖然有很多交通方法,但是你如果要參觀電影製片廠,那就得花四元美金,選擇一路觀光遊覽車前往,因為遊覽車和影片公司訂有合約,可以導遊攝影棚,如果你獨自去,除非另有安排,否則是恕不招待的。

汽車循著河濱大道(River Side Drive),在寬平如砥的公路上絕塵馳騁。洛杉磯市區的建設,雖然已經相當繁榮,但是鄉間景象,仍然很容易看出這一地區開發未久的痕跡。一片黃沙萬里的原野,以及錯錯落落的小山,大都是不毛之區,有荒涼寂寞之感,有類於從花蓮到臺東沿途所見的情況。不過,在這大片不毛之中,卻也不時可見若干區域,已經成為綠州,或者闢作高爾夫球場,或者作為賽馬之所,楊絲裡裡,綠草茸茸,生意盎然。和四周的荒涼相比,更顯得十分寧靜!

好萊塢既然是因電影工業而得名,整個市廛也靠電影工業而興起,這裡的電影院、咖啡館、電視、廣播,乃至照相館等也特別發達,這也大可以滿足人們的好奇心理,「我在好萊塢看過電影」,「我在好萊塢的夜總會裡看到過電影明星」……也正如到莎士比亞故鄉欣賞一次莎翁名劇一樣,特別有「一登龍門,身價十倍」之感。

車子開出市區,就進入各大電影公司的境界。我們首先看到華納兄弟公司的巨型紅磚大廈,四周空地上正在搭建一座城市的外景,我們從背後看過去,簡直如同叫化子的百結鶉衣,拼湊得不成樣子,但是只要在電影中像一座真的城市,又何在乎背後的醜態?再過去是哥侖比亞公司的範圍,這裡正在佈置一片沙漠的外景,「黃沙萬里」,駱駝二三點綴其間。看了這些,我開始憬悟於好萊塢這個地方之適宜發展電影工業,也自有其天然的條件。第一是這地方根本是未開發的處女地,因此地價便宜,「人棄我取」,各家公司都可佔領大片土地。第二因為這裡所維持的「原始狀態」,也有高山,也有湖沼,也有荒野,也有樹林……正如一張白紙,儘可任憑導演、佈景師、攝影師們擺佈。因此在攝製電影的成本上而言,就佔了大大的便宜。

我們的遊覽車觀光的對象是「環球影片公司」的攝影場,這家公司雖然比不上米高梅、二十世紀福斯那樣的有名,但規模也並不算小。根據嚮導報告,環球公司成立於一九一五年,攝影場(美國人稱之為Studio,就是拍攝電影的地點,製片、發行等另在他處)的面積佔地四百英畝。其中單單室內攝影棚便有十八個,其他如道具、音樂室、影星化粧室、歌劇場、服裝室……等等,凡數十幢,此外還有其獨立的警察局、郵局、銀行、消防隊等,儼然自成一個城市。這個環球公司的攝影場,共有辦事人員一千八百人,每年僱用的明星、演員達三千人。優秀的影片,傑出的演員,都會收到世界各地影迷的來信。環球公司每年收到影迷的來信平均三十五萬封,專門設有一個部門處理。場內一個餐廳,可容上千人進食。場內道路縱橫,交通車輛,絡繹不絕。攝影場門禁森嚴,點清了人數,方得進去。進門不遠是一排精緻的小屋,那是明星們的化粧室,大明星每人有一幢,門口釘著名牌,可惜我平常難得看電影,影星名字,更加陌生,所以只能依稀記得寇克道格拉斯、狄安那竇萍、平克勞斯貝等幾個人。至於一些不重要的演員,只能若干人合用一個化粧室。明星身價的高低,在此立刻可以判別出來。

幾個攝影棚也有驚人的規模。那是拍攝「內景」用的,在電影中,內景的拍攝要比外景重要,因為光線、氣氛都可以控制,精採的鏡頭全在這情形下完成。這些攝影棚中,有些是舞台的場面,有些是華麗的宮廷場面,有些是嚴肅的教堂場面……這種佈景,每搭一堂,耗資盈萬,所以只有保留起來,下次應用的時候,只要略加變動就行。攝影棚中,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些複雜的路線,密如蛛網,那是供「推鏡頭」及錄音等用的。

錄音室也是一個重要的部門,電影的成功與否,配音佔著很重要的因素。錄音室中,不但經常有樂隊演奏,唱片播放,最神奇的,還得推那些「音響效果」。我們在電影中聽到那些無奇不有、聳人聽聞的聲音,全是錄音室中的魔術。錄音室中可以發出任何音響,從電話、電鈴、雞鳴、犬吠直到火山崩裂、火車相撞,都是用人工做出。據說在北冰洋中兩座冰山的相撞聲,只是把一個手指在玻璃上壓麵粉的聲音的擴大。

衣服室和道具室的複雜情形,更是賽過一個博物館。環球公司每年平均要做七、八千種衣服,每種少者一、二件,多者幾千件。從最古老的裝束,到最摩登的打扮,攝影棚中如果要拍拿破崙時代宮殿中的一場戲,導演一聲令下,管道具的就要把拿破崙時代宮廷中的每一件傢具和陳飾搬出來。

環球影業公司攝影場內的各個專門部份,固然琳琅滿目,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但是最引起參觀者的興趣的,卻還得推那室外的部份。拍一部電影免不了要許多室外的鏡頭,有些是中古的城市,有些是巴黎的街道,有些是非洲的沙漠,有些是印度的農村,有些是高山飛瀑,有些是春水池塘……可謂千變萬殊,如果每一鏡頭都要找真實的景色,不但勞師動眾,花錢不貲,而且有些根本不可能。譬如你要拍幾百年前的印第安部落,非得搭造起來不可。所以這裡的外景佈置就驚人了。在這偌大的攝影場中,有天然的小山,但山上卻是人造的假山,有的峭壁千仞,有的怪石嶙峋,有的飛瀑懸崖,有的野獸出沒。這裡也有幾個大小不等的湖沼,湖的一邊是村女汲水濯足的野渡,另一邊卻是最新式的深水碼頭。

有一條「街」上全是各式建築物,教堂、皇宮、學校、戲院、書店、理髮店、百貨公司、打鐵店、旅館……古代或近代,東方或西方,嶄新的或陳舊的,並列一起。有些佈景,前面是一條摩登市街,背後卻是非洲黑人的村落,正面是巴黎聖母院,背後卻是埃及的金字塔。我們看到一座富麗堂皇的三層樓屋正在建搭,但所用的材料只是夾板和紙張。總之,只要符合逼真的條件,誰又來計較這樣的安排合不合邏輯?

那些分類佈景更是洋洋大觀,譬如橋,從「金門大橋」到鐵線橋、獨木橋,亭台樓閣也有各種各式,人面獅身像,我國的華表、石獅,印第安人的圖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雕像……各種雕刻列為一類。各種船隻是一類,各種車輛是一類,各種飛機又是一類,槍、砲武器又另是一類,各式熱帶的、寒帶的樹木也另有一類。……一切全是假的,但一切也全像真的。

我們的眼福還不錯,遊覽車在一個地方停下來,看到了真正攝製外景的鏡頭。這是在一條彎曲的小河之旁,有一排百餘年前的街道,有幾匹馬繫在街頭,迎風曳尾,演員們全是西部武打片中的人物,牛仔褲,緊身馬甲,歪戴著呢帽。那條崎嶇不平的街道的盡頭,停著一輛馬車,女主角穿著袒胸裸臀的盛裝坐在車裡,作為「護花使者」的,恐怕就是男主角了。導演正在指手劃腳的講解劇情,指示要點,旁邊還圍著一堆人。須臾,閒雜人等退在一旁,攝製開始,四周鴉雀無聲,碩大無朋的攝影機隨著馬車的進入街道而推動,錄音人員也緊張的工作著。我們因為預先受到嚮導的警告,只能屏息諦視,以免擾亂工作。等到這一鏡頭拍完,四周才又恢復活動起來。

我們離開大觀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