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立儲

李世民自被褚龍驤一語點破,心情就不好了,很不好。

他本是極聰明的人,幾十年的戰場征、宦海博奕,直至成為帝王,對於人心,其實一直把握的甚是清楚,怎麼可能輕易被騙?但再睿智的父母,在自已的孩子面前毫無戒心,卻也難免被其蒙蔽的時候。

可蒙蔽就是蒙蔽,就如見不得光的陰謀,其之所以有效,就在於不被點破,一旦被人洞悉,它就全無效果了,甚而變成自已的罩門。這就是陰謀詭計與堂煌陽謀最大的區別。

李世民很難過,一旦被人點破,後邊根本不用別人再為他分析什麼,整件事他都想得很透澈了,最叫他難受就在於,他很清楚地知道,既然李泰這麼說,那麼一旦把皇位給了他,那李泰一定會幹出殺兄屠弟的事來,最起碼,李治那孩子絕對保不住了。

如果不是不得已,李世民也不想殺兄屠弟,以致到了今天,曾經做下的這一切,仍舊是他心中最大的負擔。而正因曾經親歷那一切,他不敢想像自已的兒子,遭遇那一切的場面。

他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早已勢同水火,兄弟之情全無,彼此間還沒有陌生人親近,殺就殺了,滿門滅就滅了,子嗣宰就宰了,他的心,不會顫抖。可是他的兒子如果落得如此下場,不管那個舉起屠刀的人是誰,他都無法忍受。

李世民獨自坐在御書房裡,神思恍惚,許久許久。

李治已經到御書房前,但小黃門不敢入內稟報。誰都看得出,今天皇帝不是心情不好,而是極度不好。

天子一怒,最膽戰心驚的就是他們這些近身侍候的人,

伴君如伴虎,是因為這君,對他們是真有生殺予奪的權利。而他們是內宦,天子家奴而已,真被打殺了,魏徵那種大噴子也不會替他們打抱不平,除非皇帝瘋了,肆意屠殺內宦,以殺人取樂。

可李魚不怕,他一直很小心地沒有去影響歷史,改變歷史,歷史的發展或許有著種種不足和遺憾,可他何德何能,能保證自已的干預會使得未來會比它自然的發展更好?話說大躍進也是人為干預來著,王莽曾經做過的一切,換到一千多年後,它就是有效的,可在當年,就是異想天開。

所以,李魚很篤定,未來的皇帝,一定仍然是李治!

於是,李魚不但跳了出來,而且是慷慨激昂,催人尿下地跳了出來。

「晉王與陛下乃父子,子欲見父,誰能阻止?陛下縱然正龍顏大怒,我等臣下奴婢者,也萬萬不可自作主張,齊中官不必為難,此事李魚一肩承擔,我去通報!」

生怕晉王殿下已經認不出他來,李魚順勢就把自已的名字報了出來,然後畢恭畢敬地向晉王一抱拳,轉身一挺腰桿兒,就像是要慷慨就義似的邁步進了御書房。

小黃門齊公公:……

李治很激動,父皇大怒?因為何事?不管何事,這時為我出頭的,都要頂著冒犯天顏的危險啊!而且,現在人人認定魏王當為儲君,這時候能為我出頭的人,還得忌諱遭到魏王嫉恨,這個人……

噫?我好像在無忌舅舅的府門前見過他吧?對!就是他,後來也見過的。我得跟舅舅說一聲,宰相度量,就別計較了吧!此人,很不錯!

未來的天后一直管我叫哥哥的,未來的天皇性情溫和,宅心仁厚,我對他的好處,一定也會記在心上,嘿嘿,抱上這兩條大粗腿,哥們兒穩了……

李魚得意洋洋進了御書房,馬上肩膀一塌,脖子一縮,眸光下垂,跟一隻鵪鶉似的,細聲細氣兒地道:「陛下,晉王殿下求見。」

李世民從恍惚中醒來,微微皺眉:「嗯?你說什麼?」

李魚稍稍提高了嗓門:「晉王殿下,求見陛下!」

「雉奴來了?」

李世民有些疑惑,這孩子一向老實,除非皇子們循例請安、蹕見天子之外,從不擅自入宮,今兒怎麼會求見,難不成……他年紀還小,不應該有此野心吧?

李世民揣度著,道:「宣他進來!」

李魚趕緊領旨退下,到了御書房外,向李治客氣地一點頭:「晉王殿下,陛下要見您呢。」

李治向他投了一個感激的眼神兒,邁步進了御書房……

「就藩?你才多大,何以突然提出要就藩呢?」

「呃……兒子覺得,在京城其實無所事事,早些就藩,只要父皇派一位穩重的長史,也未必就不能打理好地方。兒子早些就藩,對地方也能多些了解,深知民間疾苦的話,才不至於……」

「好了!」

李世民心情正不好,不耐煩地打斷了兒子的話,冷冷地盯著他:「雉奴,你一向不擅撒謊,心中一旦有所隱瞞,說話的時候眼神兒就會飄忽不定。究竟有什麼事瞞著為父,嗯?」

李治嚇了一跳,卟嗵一下跪下了,惶然道:「兒……兒……父親恕罪,兒子只是……」

「你慢慢說,我是你的父親,難道還能吃了你不成?」

李世民有些惱火地看著兒子,李治咽了口唾沫,訥訥地道:「兒子和漢王叔一向關係不錯,兩家時有來往。誰料……漢王叔居然圖謀不軌,兒子很惶恐,擔心……擔心……」

李世民怒了,「啪」地一拍桌子,喝道:「混賬!李元昌是你的叔父,年歲並不太大,與你的王府又毗鄰,兩家時有來往又怎麼了?同為皇室宗親,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他圖謀不軌,為父自然治他的罪,與你何干?還是說,你對他的奸謀有所參與,嗯?」

「沒有!沒有!兒子絕對沒有!」

李治連連擺手,唬得小臉兒煞白:「是四哥說……」

李治說到這裡,突然意識到說漏了嘴,馬上把話咽了回去,但李世民已經聽到了,他的眼睛微微一眯:「青雀?他……和你說什麼了?」

李治再不敢隱瞞,結結巴巴地把李泰對他說的那番話對父親學說了一遍,然後伏跪於地,號啕大哭道:「父親,兒子確實不知漢王謀反的事啊!兒子斷然不敢有一絲非份之想,更是借個膽子都不敢對父親生起忤逆之心,父親,兒說的都是心理話啊……」

李治伏地大哭,但唇角,卻禁不住地露出一絲快意的感覺。

不用懷疑,李治真的是一個宅心仁厚、性情溫和的人。但是,千萬不要以為宅心仁厚、性情溫和等同於智商低下、為人愚蠢。這種性情為人的人,一樣可以擁有極高的情商和智商,很多時候,他寧可吃點虧,寧可不計較,不是因為懦弱和老實,而是因為一種性格造成的惰性,他覺得不值當的,犯不著。

他不是不懂得對付別人的手段,只是性格上缺乏攻擊性,總是差不多就行,所以不免給人一種軟弱可欺的感覺。李治就是這樣,其實他的心機智慧、權謀手段,一點都不比別人差。

李泰為何登門威脅他,忽悠他就藩?

就憑李泰登門,他就知道,自已一定也被列為太子人選了,而且一定是四哥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而以他對這位四哥的了解,很清楚一旦四哥上位,他的日子一定會很難過,說不定就算四哥對他不起殺心,四哥手下的人也會揣摩上意,一步步地逼他去死。

想得過且過的做一個「閑王」都有危險了,李治再有惰性,也得奮起反擊了。

所以,他跑到宮裡來給魏王上眼藥來了,而且恰因為他平素是那樣的一個性情,父親沒有絲毫懷疑。實際上也不必懷疑,因為李治只是不是真的來乞饒求赦,要求外放的,他是以退為進,但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的。

老實人偶爾作戲,反而不會有人對他的動機有任何懷疑。

一瞧這老實孩子嚇得號啕大哭,李世民氣得混身哆嗦,他的眼睛濕潤了,鐵青著臉色從御案後邊閃出來,一把攥住了兒子的手腕:「跟為父走!」

李治嚇了一跳,這回是真嚇了一跳:「父親拉自已去哪?」

可一瞧李世民的臉色,他也不敢問,就被李世民拽出了御書房。

「聖人!」

齊公公等小黃門正守在御書房外,一瞧天子拉著晉王疾步出來,急忙欠身施禮。

李世民也不理,扯著兒子就走,齊公公有點懵,急忙道:「來人啊,擺……」

駕字還沒出口,李世民拉著李治,大步流星地已經走遠了。

齊公公一看,也顧不得再喚儀仗來擺駕了,忙不迭跟幾個小黃門兒追上去。而李魚,已經先他們一步,按著儀劍,快步跟在了李世民父子身後。

李世民拉著李治,健步如飛,直奔太極殿。

大唐宮殿建築群,承天門及東西兩殿為外朝,是「舉大典,詢眾庶之處」;以太極殿為中朝,是皇帝主要聽政視朝之處,每逢朔(初一)、望(十五)之日,皇帝均臨此殿會見群臣,視朝聽政。

在太極殿的東側設有門下內省、宏文館、史館,西側設有中書內省、舍人院,為宰相和皇帝近臣辦公的處所,以備皇帝隨時顧問和根據皇帝旨意撰寫文書詔令。

李世民拉著李治,直接就闖進了太極殿東側的中書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