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嫌疑犯

還是談談吧,唇亡齒寒,這個道理他們可是都懂的!

於是,孫權把那柄「漪劍」交給了賈華,看著他用兩隻手極度小心地托著那個木盒,小心翼翼地向後宅走去之後,才又跟張昭等一干謀士和諸葛亮、劉曄談判起來。

……

而在此時,董昭並沒有回到驛館,而是直接出了建業的城門,他心中也是得意,嘿嘿,親事雖然沒有成功,可是,所謂拿人的手短,只要孫權不把劍還回來,就等於變相地在名義上同意了龐沛和孫尚香的婚事,而只要有了親戚關係,等日後大軍殺入江東,他們拚死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何通那幫人可是調查的很清楚,孫尚香年紀雖小,可在孫家的地位卻不低呀!對孫權,尤其是他們的老媽,那可是很有影響力的;而除此之外,這門親事也會成為三家聯盟中的一根刺,平時覺不到痛,可一旦碰到了,那可就不同了,曹孟德生性多疑,諸葛亮極為謹慎,嘿嘿,不怕你們不防著江東會因為這門親事而突然倒戈!

木坤,真正的意思是母坤,反過來就是公乾,也就是公冶乾。

當許成將這兩個字當作公冶乾的代號的時候,公冶乾對此進行了奮力的抗爭,結果,在許成的強權鎮壓之下,他還是被迫接受了。不過,好在這個代號就只有許成和何通這個間諜頭子知道,而且公冶乾在其他時候用的是他自己本來的名字,倒不也不怕被其他人知道之後嘲笑。

這一回,許成的「殃及池魚」計畫,又一次把公冶乾這個大間諜給找了出來,用的就是他上一次的朝廷衛尉的身份,打入了荊州。

目標嘛,自然就是劉備了。

一切都很簡單,首先就是一個叫做公冶乾的前朝廷衛尉突然出現在了江夏,哭著喊著要找劉備劉皇叔,得到劉備的接見之後,大聲哭訴自己在許成攻克長安之後就一直隱藏身份,從事營救皇帝地某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可是,由於許成那人精得跟個鬼似的,早早地就把朝中的那些忠心不貳的大臣們都給轟出了長安,讓他無法找到同伴,而且,那個呂布的叛逆,現任執金吾的曹性看得太嚴,就跟那老母雞看小雞子似的,也讓他一直沒有得到機會,最後,冒險行事之後,還是沒有成功,只是跟皇帝見了一面,而且,還暴露了自己,無奈之下,只得逃離雍州,逃離許成的地盤,他本想找天下諸候幫忙,卻見所有人都不是東西,好像都早已經忘了大漢皇帝的存在,失望之即,終於,一絲曙光出現了,江夏之戰,劉備,這位大漢皇帝的同宗皇叔,現身於他的面前,不過,怎麼說他公冶乾也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經歷過太多的失望的人,所以,他並沒有急著就來找劉皇叔,而是先行觀察了一番,結果,劉備很符合他的要求,當然,除了勢力小了一點之外,不過,這並不算什麼,他相信,劉備一定可以奮起的,所以,他來了,而且,還帶來了皇帝的信物——半塊玉佩,希望能對劉備有所幫助,按他的話說,執此玉佩者,就可代天行事,可以隨時應用皇帝的名義。

結果,在看了王允的書信,確認了公冶乾的身份之後,劉備就抱著那半塊劣質玉佩嚎淘大哭,大罵自己無能,不能保駕護國,引得身邊一幫子人都不得不跟著掉眼淚,當然,公冶乾才不會掉,按他的話說就是「早流光了」,結果,這句話更是讓劉備等人對他推祟倍至,信任感大增!

不過,公冶乾並不打算跟劉備一起呆在江夏,「我要去投奔蔡瑁!」

一句話,讓劉備當場就「悲痛欲絕」,你走了,讓我怎麼辦?沒有你這個「當朝衛尉」做證,我怎麼敢用皇帝的名義?你當老子看不出來這半塊玉佩是什麼貨色嗎?雖然老子是賣草鞋的出身,可是,這麼多年了,你當老子的眼光沒有長進怎麼著?

不過,話當然不會這麼明著說出來的,劉備當時帶著滿臉的淚水,差點就撲過去抱住公冶乾,痛聲道:「先生若是不在,備豈能成事?如若不成,豈不是辜負了陛下的重託?」

好大一頂帽子!公冶乾暗地裡撇撇嘴,對此不屑一顧,不過,這個理由自然不能讓他放棄預先的計畫,所以,他對劉備說道:「皇叔,非是公冶乾不想跟隨皇叔身邊效力,而是此時就算在下留在您的身邊,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先生大才,備早聞之,何必自謙?」劉備把公冶乾的話歸到了客氣一類。

「皇叔,請問您打算如何救駕?再輔佐吾皇中興大漢?」公冶乾問道。

「自然是先積蓄實力,然後,聯合其他諸候先行剿滅許成這個逆賊,爾後,以吾皇的名義,整頓天下,聽聞陛下天性聰穎,待其掌握大權之後,我大漢中興自然是順理成章!」劉備口不對心地說道。

「哼,先是以吾皇的名義,擺明了想獨攬大權,再改口說什麼陛下聰穎,順理成章,好像又要把大權交給那個倒霉皇帝,主公說的沒錯,這傢伙果然不是什麼好鳥,這是試探老子來了!」公冶乾心中這麼想著,不過,表面上卻是裝作什麼也沒有聽不出來,只是嘆了一口氣,對劉備說道:「皇叔你也明白,要等你有了足夠的實力之後,剿滅了許成之後,我們才能再用陛下的名義來整頓天下諸候,不能急在一時,而在下的任務,就是要協助皇叔你早日得到足夠的實力,所以,我才應當去投奔那蔡瑁!」

「先生此話何解?」劉備稍稍收斂了一下淚水,問道。

「跟老子裝傻是不是?居然玩這一招來浪費老子的口水,可惡!」公冶乾在心中對劉備的惡劣行為進行了瘋狂的批判,同時,嘴上卻老老實實地解說道:「劉表已漸老邁,荊州大權已被蔡氏掌握,如果劉表故去,蔡氏又掌有襄陽大權,只要他們說劉表將州牧之位傳於了劉琮,請問皇叔,您如何應對?」

「這……」劉備不敢再睜著眼睛說瞎話了,總不能明著說自己會借劉琦的名字對蔡氏的行為進行否認,然後帶兵去打吧!

「再請問皇叔一句,對荊州豪門來說,您終究是外來人,若是蔡氏以此為名義,要荊州各族將您驅逐出荊州,免了您江夏太守的位子,您怎麼辦?」公冶乾以加了一句。

「這就要看看他們有沒有這個本事和膽量了!別人老子怕,憑荊州這幫傢伙,老子還沒有放在眼裡!」劉備低頭不語。

「再請問皇叔,若是那蔡瑁先借用劉表的名義,召劉琦公子回襄陽,使其為荊州牧,爾後,要其將您趕出荊州,那時候,您認為您還能怎麼辦?」公冶乾看劉備不在乎的神色,又狠狠加上了一招。

這一下,公冶乾的話讓劉備震了一下,他之所以會認為自己能夠奪得荊州,無非就是憑著他跟大公子劉琦的交情罷了,可是,如果真像公冶乾所說的,劉琦跟蔡瑁達成了和解,他就什麼名義也沒有了,那時候,他一兵一卒也別想調動,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勢力,就馬上會土崩瓦解,光憑著他跟張飛,哪怕是諸葛亮智比天高,他們也別想跟蔡氏鬥了。

「那時候,皇叔您被趕走了,蔡瑁等人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讓劉琦公子讓位了!而我大漢,從此就中興無望了呀!」公冶乾從劉備的臉色變幻中看出了他的想法,又說道。

「不會的,先生未免有一些危言聳聽,」劉備終於調整了過來,他對公冶乾笑道:「先生這樣想豈不是太小瞧了大公子?我等只要將這其中的利害關係說給大公子聽,他又豈會中計?」

「哼!」公冶乾冷冷地說道:「皇叔你別忘了,您是外來人,大公子雖然與您交好,可是,除了您之外,他也會有別的選擇的,比如,蒯家!」

劉備明白了,公冶乾是說,荊州人是不會允許外來人到他們這裡來耀武揚威的,比如與蔡氏勢力差不多的蒯家,如果蒯家表明態度支持劉琦,再與蔡家達成一致,那麼,他到最後依然會是一無所有,至少,會被控制在蒯家手中,成為他們手中的兵器,畢竟,蒯良蒯越兩兄弟的智商也是很高的。

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可是,患得患失之下,劉備煩惱起來,偏偏此時諸葛亮又不在,於是,他只好轉而向公冶乾討教起來。

「所以,就要有一個能夠打入蔡瑁身邊,卻為皇叔您效力的人來,這就是在下!」公冶乾表現出一副願意自我犧牲的偉大樣子,「待劉表死後,無論蔡瑁怎麼辦,只要在下出來告訴所有人,劉表是蔡瑁夥同其姐蔡夫人謀害而死的,那麼,無論他們怎麼說,皇叔您都有了理由出兵討伐,攻打襄陽,而大公子自然也不敢跟蔡氏合作了。」

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到時候如果出了問題老子可就全推到你身上了,劉備暗道,表面上卻是一副為難的樣子:「這,這未免有一些……」

「皇叔,國事為重呀!雖然此計有一些陰毒,可為了我大漢,為了還被軟禁在長安的陛下,皇叔,我們別無選擇了!」公冶乾「痛心」道。

「好吧,備代我大漢宗室謝過先生,代陛下謝過先生!」劉備說道,並且對著公冶乾深深地行了一禮。

「媽的,這麼快就用起那半塊玉佩的名頭來了,我呸,一塊地攤貨而已,用得著這麼積極嗎?這傢伙果然上不得檯面!」公冶乾鄭重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