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 第四節

向皇后與朱妃流露出來的支持桑充國、程頤為資善堂直講的態度,宛如在熊熊大火上又澆上了一桶石油,在很多人看來,這更加坐實了之前有關高太后屬意二人的傳言。兼之皇帝的病情反覆,這又加重了許多大臣的憂懼。雖然不敢宣之於口,但很多人在心裡,卻已經不指望皇帝能夠給六哥趙佣主持冠禮了,讓皇帝在健在之時,親眼看到六哥出閣讀書,便成為許多忠直的大臣的希望。從外廷到內廷,皇后、妃子、說得上話的押班、都知,還有兩府學士院台諫諸部寺監,只要趁著皇帝病情稍稍好轉,便催促著皇帝儘快讓六哥出閣讀書。為此,不少人甚至在皇帝面前痛哭流涕。

這個時候,幾乎已經沒有人再爭議資善堂直講的人選問題,人們彷彿已經默認桑充國與程頤便是當然的人選——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休說桑、程二人的確是各派系都可以接受的人選,單單是那個「太后屬意」的傳聞,在這個敏感的時刻,便更加讓人無法反對——在皇帝駕崩後,高太后將對朝局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幾乎已是宋朝的傳統——真宗駕崩後是劉太后聽政,仁宗駕崩後,曹太后也曾經垂簾……

極為弔詭的是,這個時候,新黨的官員反而遠比舊黨的官員要急切。原來反對桑、程二人的官員,也改變了口風。皇帝一旦駕崩,高太后傾向舊黨是路人皆知的事情,若不在此之前把這事定下來,到時候新皇帝的老師,恐怕就是一個純粹的舊黨了。這顯然於新黨的政治利益是不合的。桑充國再怎麼樣也是王安石的愛婿,與新黨到底有幾分香火之情。這時,連之前一直不肯表態的呂惠卿,也姍姍來遲地上表,請求皇帝「為萬世計」,儘早讓六哥出閣讀書。

到了最後,內廷中,甚至連一直服侍生病中的趙頊的王賢妃,也小心翼翼地勸諫了。

趙頊面對內外的壓力與催促,再也堅持不住。

「天下之議皆許之!」在蕭佑丹回國之前的最後一次召見時,趙頊忍不住在這位遼國衛王面前,無奈地發著牢騷。

蕭佑丹這次使宋,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空手而歸。宋朝自然不會借款給遼國,而遼國也同樣放不下這個面子。雙方達成的惟一妥協是,宋廷諒解遼國單方面提高一些奢侈品的關稅。但這只是杯水車薪。休說提高奢侈品關稅會在國內造成貴族的反彈,其執行效果也無法保證——很可能只會促使走私猖獗;而且,在宋遼貿易結構中,奢侈品所佔份額尚不到三成。

蕭佑丹回國後,大遼遲早將面臨抉擇。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蕭佑丹使宋,卻也是滿載而歸。這自然不是指為了答謝大遼皇帝,彰顯兩國友好,由宋朝皇帝贈送給大遼皇帝的包括兩頭白象在內的海外奇珍。蕭佑丹這次出使,對伐夏勝利後之南朝有了更直觀的印象。至少,他知道宋朝現在的確是隱患重重。根據拖古烈的分析與蕭佑丹的見聞,二人皆預測益州局勢可能在年底左右,敗壞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而且二人皆相信,宋朝財政狀況已經在惡化之中。

南朝並沒有想像中的強大。

二人之前亦曾有過共識,若非南朝被困於這些窘境之中,他們是極可能對遼國進行軍事冒險的。南朝人「收復」幽薊諸州的野心,從來沒有今日這麼強烈過。

但是,這種危險已經被確信越來越小。

南朝皇帝染上風疾便是一個轉機。若是幼主即位,高太后聽政,必然重用舊黨,那麼在十至二十年內,南朝不太可能主動進攻遼國。他們急需休養生息的時間。而且舊黨相對謹慎,更關注於國內的民生。但若萬一是另立長君,情況便會大不相同,變得無法預估——若新君得位的過程過於艱難,並且極不穩固,那麼他很可能為了轉移矛盾,而悍然發動戰爭,冀望於奪取幽薊諸州,來鞏固他的皇位;若是得位過程還算平穩,那他也可能一改趙頊四處征伐進取的作風,休養生息,籠絡舊黨,用時間來贏得民心。

蕭佑丹至少已經可以確信,是否選擇戰爭,選擇權暫時還在遼國手中。

也有讓蕭佑丹感到失望的事情。從耶律萌接觸到的西夏貴族來看,降宋的夏人並沒有如想像中的那樣懷念故國,亦沒有對宋朝有明顯的仇恨情緒。與奔遼的西夏貴族一樣,這些人多安於現狀,甚至開始死心塌地視自己為宋人。儘管他們在汴京難免受到歧視,但其中的佼佼者,卻都在竭盡全力地融入這個國家。只有少數人還對秉常的夏國還懷著強烈的忠誠心,幻想有朝一日能度過賀蘭山,重新回到夏國。但即使是這些人,對幫助遼國也毫無興趣。其實這種心態是極為正常的,畢竟遼夏之間的戰爭可能比宋夏之間的戰爭還多,而若這些夏人成為遼國的俘虜,可不用指望他們還能有今日這樣的生活。但蕭佑丹總不免有點失望。他知道,有相當數量的夏人加入了宋朝的禁軍,幫助宋軍提高其馬步軍的戰鬥力。為了展示信任的姿態,趙頊甚至下令組建了一支三百人的西夏班直——全部由西夏豪強貴族子弟組成的班直侍衛,由守義侯仁多保忠親自擔任指揮使——韋州知州則特許仁多保忠的弟弟襲任。

哪怕不能收買到夏人為遼國賣命,只要能挑撥其與宋人互相猜忌,於大遼就是大功一件。

然而這個設想似乎還沒有實施,便破滅了。

這便是趙時忠所聽到的流言的源頭。

蕭佑丹與拖古烈都無法預知益州的局勢究竟會敗壞到哪一步,究竟會拖進多少宋朝軍隊……僅僅憑著對益州局勢的預估與宋朝財政惡化,是不足以打敗南朝的——除非在益州全境暴發大規模的叛亂,至少十萬宋軍精銳入蜀平叛。否則,任何南征都是冒險。畢竟,財政再怎麼樣敗壞,也不可能比五代更差,一旦遼軍南下,只怕反而是幫了南朝一把。

這一點,蕭佑丹也清清楚楚。

但即使是蕭佑丹與拖古烈樂觀地預計益州會敗壞到「不可收拾之境地」,卻也不敢指望出現宋軍不得不抽調十萬精銳入蜀平叛的局面。

因此,說到底,機會不是沒有,但是風險也同樣很大。是否能利用好南朝的這些內患,這些內患能夠利用到何種程度,是蕭佑丹需要帶回遼國的煩惱。

但表面上的告別卻是友好而傷感的。

蕭佑丹再三致意,吹捧了一番趙頊在位期間的豐功偉績,動情地表示遼國上下將為趙頊祈福,盼望他早日康復,繼續宋遼兄弟之誼。

只是病魔纏身的趙頊卻似乎承受不了過大的壓力,竟然忍不住向蕭佑丹詢問起為太子擇師之事,並且委婉地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然而,「天下之議皆許之」這牢騷後面,也顯示了皇帝的動搖。身邊親近的人都在說這兩個人的好話,趙頊自己其實也找不出他們多少毛病來,即使是意志堅定的人,也難免會動搖。況且,皇帝心裡也明白,是該讓六哥出閣讀書的時候了。

也許,皇帝在蕭佑丹面前說這句話,只是想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下。

而蕭佑丹也的確給了他這個台階。他以一個遼國人的直率,告訴了趙頊白水潭學院在遼國的影響。遼國當今皇帝即位後,創辦的第一所學院,便是以白水潭學院為榜樣設立的,連教材都一模一樣。遼國的貴族士人,無人不知桑充國的大名。

蕭佑丹回國後,趙頊又再次詢問了兩府大臣與石越等重臣的意見,在無人明確反對的情況下,趙頊的態度終於出現大轉變。

他下令以安車之禮徵召桑充國、程頤為資善堂直講。

這一天,距離景城郡公趙仲璲上表被斥,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

但讓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是,對此,桑充國與程頤的態度迥異。後者欣然接受了皇帝的任命,而桑充國,卻委婉地寫了一封長達數千言的謝表,拒絕了皇帝的徵召!

「桑充國究竟是什麼意思?」桑充國的拒絕,讓皇帝也感覺非常的驚訝。許是因為醫療技術無法有效的控制血壓,趙頊的病情也反反覆復,而頭暈、頭痛的時候,也越來越多了。但他依然堅持看奏摺,只是批閱的時候,已無法寫字,只得口述,白天還好,有知制誥與翰林學士,晚上卻不得不讓王賢妃代寫。

王賢妃輕輕地給趙頊加上一件薄薄的披風。殿中除了她以外,便只有幾個親近的內侍宮女,趙頊的發問不問可知是向她提出的,但她卻只是笑著抿了抿嘴,並沒有回答。在這種時刻,能夠經常接近皇帝的人,往往便在無形中擁有了巨大的權力。自古以來,那些權力慾望強烈的后妃與內侍,往往便是利用這樣的時刻,通過自己的手腕,建立起權威。再怎麼樣英明的偉大人物,也始終只是人類,在其生命最後的階段,尤其是被疾病纏身之時,他們總是會被削弱,有時候甚至會昏暗得讓人不敢置信。

但王賢妃卻始終非常地謹慎,她從沒有利用自己的有利位置,謀求日後的地位的舉動。她幾乎從不干預政治,哪怕是涉及她的祖國,亦是如此。

後宮的女人與內侍們,往往費盡心機,才能博得君主的寵信,在這過程中,一定會得罪許多的人,而當大樹將傾之時,不甘於一生的投資就這麼白白耗掉,利用最後的機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