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攻戰志 之四 野戰術(下)

戰爭的成敗,很多時候是由細節決定的。所以,在戰鬥中,除了結陣作戰以外,軍隊的行軍、紮營、諜報,這些戰術上的細節,往往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抓住敵人在這些細節上犯下的錯誤,甚至設計誘使敵人在這些細節上犯錯是打開勝利之門的一把鑰匙。

在《攻戰志》的最後一節中,我們要介紹的,便是宋軍在這些細節方面的一些戰術規定。因為篇幅所限,我們的重點將放在「行軍」這一部分上。

在戰鬥中,行軍是一門大學問。如果是由不懂用兵的人來帶兵,其實根本不需要等到兩軍交鋒,軍隊一旦出兵,災難就已經開始。而且,他們統率的兵力越多,災難就越徹底。將一支軍隊從一個地點轉移到另一個地點,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敵境內或者戰場附近就不用說了,即使是在己方境內行軍,也會迷路、掉隊、混亂、疲憊、速度緩慢……在軍隊接近敵人時,因為行軍導致的編製混亂,隊伍脫節,將士疲憊不堪,士氣低落,最後無法形成戰鬥力,被敵人一擊即漬,在戰爭史上是很常見的事情。

所以,行軍有度,素來為中外用兵家所重視。

而在實際戰鬥中,根據側重點的不同,對行軍也有不同的要求。有時候,行軍主要側重於要求軍隊能夠編製完整、舒適地到達目的地集結,盡量不要在行軍過程中損失本來可以使用的力量;而另一些時候,行軍最重要的就是要求部隊能夠按時達到某一地點集結。側重點不同,對行軍的具體要求當然也會有所區別,不可生搬硬套。

但不論是哪一種行軍,有些東西卻是共通的。

軍隊人數越少,越方便行軍。

假設你統率的是十萬人的大軍,那麼我們首先可以確信一點,你不可能要求這支十萬大軍在同一天到達你的目的地。然後我們會發現,如果你不分割你的部隊,而讓他們排成縱隊行軍,那麼這支十萬人的大軍很快將會令你抓狂,它的行軍速度將異常緩慢,而且無論你平時怎麼樣訓練有素,無論怎麼樣精銳,它都很快會被疲勞和混亂包圍。

所以,大宋樞密院的笫一個要求是很明確的。

在行軍時,先切割你的部隊。

宋軍在行軍時,在原則上被要求分成以下的部分,依次序行進:

首先出動的,是先鋒將的部隊;接下來是策先鋒將的部隊,左助將統領的前軍部隊,中軍,右助將統領的後軍部隊,策殿後將的部隊;最後是殿後將的部隊。

整支軍隊,將被分成七部分,每部分都是以馬軍在前,步軍在後的隊列行進。

當然,這種分割方法只是一個指導原則。因為首先必須確保分割的每一個部分都可以獨立形成有效戰鬥力,而這又必須根據敵我兵力的實際情況進行配置,所以無法做出生硬的規定。唐代名將李靖主張,大將出征,以兩萬人為基本戰略單位(其中一萬四千人為作戰部隊,六千人為守衛輜重部隊),行軍時少則一千八百五十人,即可以構成一個獨立作戰單位。

但在宋代,這個情況更加複雜。

宋軍編製由「廂=10軍=50指揮=250都」組成。最小的戰術單位是「指揮」。一般來說,一個步軍指揮大約是500人。在理論上,「廂」有二萬五千兵力,可以構成基本戰略單位。但在實際上,到《新宋》所描寫的時代以前,也就是英宗在位的時候,廂一級編製已經名存實亡,廂都指揮使成為將領的一種名譽性加銜。而「軍」一級編製也十分混亂,理論上的一軍由5指揮構成,2500人編製,在實際上,可能擴充到10指揮甚至是20指揮,而軍下又分軍,有時候析成上下軍,有時候甚至析成上下、左右四軍。以20指揮而論,這樣的一軍,實際兵力就達一萬人,幾乎可以成為一個基本戰略單位。

這種編製上的混亂,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是對宋朝為了防止武將擅權,而無視戰爭規律,積極削弱「廂」這一戰略編製的反動。

而這也是小說中進行軍制改革,重新整理宋軍編製的歷史背景。

在這裡,我們順便說說宋軍積極推行的極為超前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策略。宋軍平時駐紮、訓練都以指揮為單位,調動作戰時,便從各地抽調若干指揮集結,交由統兵官指揮。所謂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指的便是統兵官對各指揮的戰鬥力缺少了解,和各指揮的指揮使之間相互也缺少了解。

儘管歷史學者們對這個策略經常橫加指責,但其實,這種原則本來是沒有問題的。它的問題僅僅出在指揮這一作戰單位實在太小了,在規模稍大一點的戰鬥中,難以承擔獨立作戰的任務。所以,歷史上,王安石的「將兵法」推出了「將——部——隊」這一全新的編製體系。「將兵法」最大的意義,並非是它取代了更戍法,而是它對宋軍編製的革命性改變。以蔡延慶任涇原經略安撫使時推行的將兵法為例「部」這一最小戰術單位,轄25隊1250人,幾乎已經可以獨立作戰。而每「將」由四部組成,達到五千人。當調動作戰時,統兵將官指揮的,是許多「將」這樣的有能力獨立作戰的單位。

這樣的改變被證明效果顯著。其實早在仁宗時代,文彥博和范仲淹就曾經在西北進行過類似的局部改革,當時的事實即已證明,每將兩三千人的規櫝,以此為獨立作戰單位,就可以大幅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新宋》中的整編禁軍編製,按「軍——營——指揮——都」四級組成,表面上變化不大,但實際上卻是對症下藥,指揮是最小的戰術單位,營則可以承擔較大規模戰鬥中獨立作戰的任務,軍可以構成基本戰略單位。細心的讀者一定早已經注意到,小說中禁軍往往是以營為最小單位駐紮、調動的,而不是如歷史上一樣,以指揮為最小單位駐紮、調動。

不過雖然小說中的編製參考了許多歷史經驗,但也不能保證這種編製一定是完美的。畢竟,宋軍也一直在摸索,究竟多少兵力可以構成最恰當的獨立作戰單位,也許宋軍也一直沒有得到完美的答案。

所以,在行軍時要如何分割部隊,並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定。大概來說,兵力越多,就越要謹慎分割部隊,兵力越少,就越不需要分割部隊,也不用害怕行軍中的分散。

行軍時為了保持秩序與應付突髮狀況,隊列與旗幟至關重要。古羅馬人深知這一點,他們行軍時最小的單位,一般是百人隊。每個百人隊各有自己的旗幟,旗幟上標有字母,除此以外,從百夫長到千夫長,每個隊長的頭盔上,都醒目地標著他們的號碼,士兵們的盾牌上甚至會刻著他所在行列的號碼和他所在行列中的點數的數碼。這樣,一旦遇到突髮狀況,只要旗幟立定,士兵們很快就能找到自己在隊列中的位置。

現在已經不可能知道宋軍是不是如羅馬人一樣,精細到給每個士兵都標出過他們的位置。但是我們還是知道,宋軍行軍時最小的單位,是五十人隊。在歷史上,熙豐變法之前,這是宋軍中「都」的單位;將兵法推行後,是「隊」的單位;在《新宋》中軍制改革後,是「大什」這一單位。每五十人隊有一面自己的旗幟,行軍時,士兵們跟著自己所在隊的旗幟前進、休息、列隊。考慮到漢字的繁複與識字率的問題,宋軍各隊的旗幟乃至各指揮的旗幟,主要通過顏色的不同來辨別,也允許在旗幟上畫上各種禽獸,總之這並無一定之規,目的只是方便士兵在戰場上迅速找到自己所屬的隊列。

五十人隊以上,各級作戰單位也都有自己的旗幟。統兵大軍總建五方五色旗指揮,以黃旗標識中軍。

行軍時的隊列,若道路較為狹窄,以五十人為行軍單位,分單位通過;若道路寬闊,允許五隊,即二百五十人並行通過。輜重部隊則跟在作戰部隊的後面。

當隨時可能遭遇敵人時,樞密院要求每個有獨立作戰能力的行軍單位,按行軍方陣行進。這種行軍方陣是將全單位分成四個部分,每部分又分成四縱隊,以兩支作戰部隊「戰鋒隊」以縱隊居於兩翼,而以兩支「輜重隊」以縱隊居於中間。四部隊依次行進,一旦遇敵,第一部分的兩縱列戰鋒隊,左側者左轉居第一排,右側者右轉居第二排,輜重隊也以此原則分別居第三排、第四排,迅速轉換成橫隊,組成戰鬥方陣的正面。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右側戰鋒隊與輜重隊,則構成方陣的右面;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左側戰鋒隊與輜重隊,相應的構成方陣的左面;第四部分則轉換成方陣的後面。

至於戰鼓,是和旗幟一起配合使用的指揮工具。樞密院對此有明確的規定:行軍時,聽到前軍或後軍鼓響,中腰抽兵支援;中腰鼓響,由前軍抽兵支援。

宋軍標準的行軍速度,要求是每日六十宋里。每走十里,全軍停整休息;三十里吃乾糧,六十里紮營。在11世紀,這應當是一個不錯的行軍速度,但在實際作戰中,很少有部隊能保證平均日行六十宋里的行軍速度。我們知道,19世紀普軍在長途行軍時,每日只能保證行軍約15公里,常行軍也不超過23公里。如果是連續行軍,每日走六十宋里,其實可以視為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