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身世之謎 第三節

熙寧八年正月。汴京城萬家同喜,舉城歡慶。在普通的老百姓看來,大旱過去,災民留在汴京的已經非常少,物價也漸漸平穩,一切又回到了太平盛世的模樣。至於宋遼邊境紛爭,因為宋廷對談判的進程嚴格保密,禁止報紙報道,普通的老百姓,只知道遼國的賀正旦使照舊來到汴京,大多數人都相信戰爭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

但事實卻離此相距甚遠。宋遼之間的關係,正在急劇地惡化。

先是契丹副使蕭佑丹不知什麼原因忽然提前回國,然後自代州傳來消息,遼主對蕭素十分不滿,已經將其召回,令另一個樞密副使楊遵勖來主持談判。隨後,蕭禧便向宋朝下達了最後通牒,要求宋朝在兩個月內做出最後的決定。

與耶律乙辛關係密切的楊遵勖,對於挑起一場戰爭,沒有任何顧慮。耶律乙辛利用遼主對蕭素久而無功的不滿,進言換上楊遵勖,其目的就是要將「投石問路」之策演變成雙方都騎虎難下的局面,最後挑起一場宋遼之間的戰爭。若非耶律濬的制約,這最後通牒的時間絕不會有兩個月那麼長。

但宋朝君臣並不清楚遼國內部的權力鬥爭。便如蕭佑丹所嘲笑的,在契丹大軍未打到黃河之前,宋朝君臣都很難下定任何決心。他們的小算盤打得太多了。

而更沒有人料得到的是,一場針對石越的陰謀,正在悄悄地發酵中……

呂惠卿閉目養神著。他並不介意是戰是和,那不會動搖到大宋的根本。與石越不同,當時的精英們國土觀念並不強烈。不論是韓絳們,還是富弼們,他們從來都沒有國土神聖不可侵犯的觀念。他們的分歧,在於種族榮譽感的強弱不同,對形勢判斷的不同,以及各自的政治利益不同。不過呂惠卿也清楚,史官會讚美種族榮譽感更強的人,但他也無暇為此感到高興——石越即將抵達汴京。皇帝日前突然問起王安石的幼弟王安上,若皇帝重用王安上,那無疑就是皇帝想重新起用王安石的信號,形勢會更加的複雜……

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從外邊傳來,呂惠卿睜開眼睛,見呂升卿已經到了門外,手裡捧著一疊東西,一臉興奮。「進來吧,又有什麼事?」呂升卿應了一聲,掀開珠簾,快步走了進來,笑道:「大喜之事!大哥看看這個——」一面說著,一面將手中的東西放到呂惠卿身邊的案上。「這是何物?」呂惠卿瞥眼望去,卻是一張揭貼,還有幾本小冊子。小冊子有一半舊得發黃,另有一半卻是新印的,封面上都寫著「石氏家譜」四字隸書。他心中一凜,打開揭貼,細細看去,不由大吃一驚:「這是哪兒來的?」

「汴京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這新的《石氏家譜》,也到處都是,倒是這份舊家譜,我費了點心思才從一個姓石的手裡買回,為的是和這些新的對證一下前面的,看看是不是偽造……」呂升卿面有得色地笑道。

「這竟是想置石越於死地!」呂惠卿悚然道,「這會是誰做的?」

「管它是誰做的,這揭貼是說石越是石敬瑭之後,一份族譜造得滴水不漏,在這節骨眼,真是天贈大禮!」

「石敬瑭之後並沒什麼了不起的。五代十國之後,不見得是天生的罪過,反而讓石越的身份更加尊貴。」呂惠卿指著揭貼,嘆道:「最狠最毒的乃是這一段——說石越來大宋之前,先拜會過遼國貴臣,密約復國,為遼人所拒,才來大宋;又說石越之志,非止是光復祖宗帝業,而是想建立一個括有漢唐疆土的強國,遼人識破其志,才會拒絕,不料大宋竟為所欺……奇才!真乃奇才!石越為大宋盡心儘力,若說他私通外國,皇上如何肯信?他所作所為,哪一樣不是為了大宋好?這寫揭貼的看到了這關鍵,反說他要做曹操、王莽,如此一來,石越的盡心儘力,反倒成了他的罪證了!此人才華,不在我之下,究竟會是誰?!」

呂升卿笑道:「既如此,那明天我便上呈皇上,再找人蔘石越幾本,石越定然熬不過這一關。」

呂惠卿聽到這話,霍然一驚,盯著呂升卿,見他兀自洋洋得意,不由嘆了口氣,道:「萬萬不可!」

呂升卿愕然道:「為何?」

「此人竟是將我也算計在內了。我若出頭攻擊石越,人家定懷疑是我在陷害石越,他誠心讓我們二虎相爭!」

「難道,難道是王……」呂升卿跳了起來。

呂惠卿點點頭:「十之八九便是王元澤。除了他,還有誰有這種能耐,有這種毒辣?還有誰同時忌恨我與石越?又知道我素來忌憚石越?想不到他大病之中,竟還能……僅憑這無憑無據的揭貼,皇上未必會殺石越,可縱然不殺,將來用起石越來,亦難免會心存疑慮,不敢大用,如此便是絕了石越的進身之路。同時又給我下了一個餌,我若上鉤,藉機對付石越,是使天下人疑我,以石越之能,臨死前反咬我一口,只怕我也就從此完了!」他以己度人,越想越覺得是王雱所為,不禁恨得咬牙切齒。

「那我們就這樣放過石越?」呂升卿有幾分不甘心。

呂惠卿思忖一會兒,忽問道:「你說這種揭貼遍布汴京?」

「單相國寺就發現數十張,其餘各地,到處都有,開封府幾乎全部出動了,正在收繳。韓維剛剛坐上開封府,便碰上這檔事……」呂升卿幸災樂禍地笑道。

「抓到人沒?」

「一無所獲。」

呂惠卿笑道:「那就不用擔心。事情鬧得這麼大,怎可能不傳到皇上耳中?這件事情,你切記不可以出面。只要輾轉託人去找鄧綰或唐坰,把這些東西交到他們手中。這兩人自會找自己相熟的御史去對付石越。」呂惠卿輕輕啜了一口茶,閉著眼睛,悠悠道:「這次我不僅不攻擊石越,還會不痛不癢地保他一本。」

唐康和秦觀幾乎是一路闖進桑府的,進到客廳,卻發現廳中除了桑充國外,還坐著幾個人,都是平素認識的。東邊第一個座位,坐的是明理院院長程顥,緊接著坐著的是守孝完畢剛回汴京的歐陽發;西面坐著格物院的正副院長沈括與蔣周。五人正談笑風生,似乎在聊什麼高興事。見二人不請而來,眾人都不由怔了一下。因有師徒名分,唐康二人也不敢怠慢,忙先給五人行禮完畢,唐康便道:「表哥,揭貼你可曾見到?」

他沒頭沒腦這麼一句話,眾人都是一怔,桑充國愕然道:「什麼揭貼?」

唐康與秦觀對視一眼,知桑充國等人還不知此事。秦觀便從袖中抽出一張紙來,遞給桑充國。桑充國連忙接過,只看了一眼,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又遞給在座眾人,傳閱一圈,眾人都知此事非同小可,盡皆沉默不語。只有程顥道:「這是陷害!」

唐康點點頭,他年紀雖小,但行事已非常果決,此時只是目不轉睛地望著桑充國,等桑充國說話。桑充國知道唐康是石越義弟,對石越非常敬服,這般作為,是對自己有見疑之意。他心裡也不禁苦笑,他妹子嫁給石越,若石越要謀反,族誅之罪,他這「妻族」豈能逃脫?但唐康卻有不放心的理由——誰知道桑充國會做出什麼事來?表兄弟倆默默對視著,室中的氣氛頓時變得異樣起來。沈括與秦觀都是所謂的「石黨」,此事牽涉身家性命,自然關心。便是程顥、歐陽發、蔣周,都是聰明剔透之人,立時便明白了這依然是此前的心病所致。這時一句話不對,唐康這等年輕氣盛的人,真不知道能幹出什麼事來。

歐陽發輕咳一聲,打著圓場笑道:「這不過是奸人陷害子明,《汴京新聞》斷不會是非不分的。長卿,你明日要去接新娘,報社之事,有程先生與我在,盡可放心。」

桑充國搖搖頭,苦笑道:「我的事不要緊,王旁會護送妹妹來京,我讓家裡再多派人去便是了,這次我一定留在汴京,為子明辯污——只可惜,我沒有個好弟弟,否則倒可替我跑這一趟。」

唐康聽到這酸溜溜的話,卻總算是放下心來,笑道:「弟弟替哥哥迎親,於禮不合——這程先生是知道的。小弟還有要事,就此告辭了。」說罷團團一禮,揚起衣袂,與秦觀轉身離去。

桑充國望著二人的背影,長長嘆了口氣。歐陽發知道他的心事,輕聲道:「但凡堅持理想者,難免被人誤會。」

「我明白。」桑充國搖搖頭,「我只是擔心子明。」

「但願他能挺過這一關。」

「一定能的!」桑充國對石越的信心,可能比石越自己還大。

陳留附近的汴河之上,幾艘官船逆水而行。岸邊行人遠遠望去,官船的儀仗上,隱隱約約寫著「龍圖閣直學士石……」、「高麗國……」這樣的字跡。

再有一天,便可以到汴京了。石越陪著金德壽,站在船頭,無限感慨:「我又回來了,汴京!」

金德壽是高麗國中受漢化較深之人。高麗國自五代時建國,便依著傳統請求中原王朝敕封,其遣使者來往宋朝,自建隆二年起便開始了,而大宋皇帝也不斷賜高麗國王國書、文物。此時的高麗國王叫王徽,趙頊在給王徽的詔書之中,稱其為「權知高麗國王事王徽」,視同藩屬,而王徽也居之不疑,可以說四夷之中,宋朝對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