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風起雲卷 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滿清最後一戰(三)

返回最高統帥部的林海疆一聲不響的返回了自己的房間之後,只吩咐人找情報部總部長王法仁前來,十分疲憊的林海疆此刻就想睡上一覺,但是他卻睡不著,還有十五個小時總攻擊就要開始了,但是他的視察卻查出了黃彪、馬文財這樣的老鼠屎,帝國這鍋湯到底壞到了什麼程度?林海疆此刻心中沒底,在他眼皮底下都有人敢尚且如此,他才能看到多少真實的?又有多少人在故意欺瞞自己?林海疆知道自己是確實太小看貪婪對人的腐蝕和侵透力了,帝國由於過快的擴張,在人才儲備不足的情況下位了儘快穩定地方形勢,被迫啟用了一批地方人士,這些人中確實也有精英一心為民為公的,比如江西的執政官席高堂,但是也不乏黃彪、馬文財之流。

黃彪、馬文財之流的危害實在太大了,如果自己不是及時發現,僅僅他們幾個人就能夠毀掉帝國的整個民政總體實施方針,那可是人心的損失啊!國家還尚未統一,就開始失去人心?林海疆已經不敢想像其的嚴重後果了!

很快,王法仁來到了林海疆的休息室內,望著同樣有些神情疲憊的王法仁,林海疆知道大戰將至自己的這位情報部長肩頭的擔子不輕,但是事關帝國的生死存亡,所以林海疆給王法仁布置了一個任務,那就是抽調精幹人員立即組成反貪調查署,行動方面則有武裝憲兵特種部隊進行配合,林海疆要在整個帝國之內颳起一場廉政風暴!

1863年的5月27日拂曉,中華帝國所部的陸軍各個軍團開始按照總參謀們制訂的預案對清廷佔領區開始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攻擊,面對如潮似水連綿不絕的中華帝國軍隊的進攻,清廷所謂的禁軍新軍頓時土崩瓦解,當官的跑得最快,當兵的原地投降繳槍!原本各部隊準備的炮火急襲都沒用上,大量前運的炮彈都成為了各個軍團後勤巨大壓力的一部分,林海疆翻看著總參謀部整理歸納的七路大軍進軍的戰鬥過程,按照帝國陸軍的基本訓練大綱來看,自己的部隊並不是在戰鬥,而是在行軍!

僅僅一天時間就挺進了平均四十公里,俘虜繳械的清軍與民團多達六萬餘眾,林海疆知道清廷是絕對不可能將他們最後的所謂精銳全部都放在山東、河南與自己對持的,清廷肯定會以濟南、鄭州、徐州一些大城市做固守待援的準備,一旦其中某一個地方成功的進行了防禦,那麼清廷那會看準時機派遣其全部的軍事力量試圖做最後絕望的反抗。

正面主戰場似乎已經沒有什麼疑問了,林海疆的心思一下子放鬆了許多,以自己精銳到就連德國人都要派人來學習訓練經驗的帝國陸軍,配備了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武器裝備,一流的士兵、一流的裝備、二流的指揮、二流的戰術,如果在連打個清廷都要一折三波的話,那自己也就真應該拿頭撞牆了。

不過入川的山地步兵的兩個軍團和入陝的二個陸軍軍團還處於行軍之中,尚未與敵軍發生遭遇,林海疆最為擔憂的則是入川的部隊,四川道路條件可謂非常之差,而且當地人內部比較團結多民風彪悍之所在,四川總督趙學禮與巡撫汪賀都是清廷所謂倚重之輩,尤其四川總督趙學禮據說精通兵法人稱小諸葛。

不過在中華帝國的絕對軍事力量面前,林海疆不相信四川總督趙學禮還能翻出什麼浪花來,自己的二個山地步兵軍團背後就是超過三十萬的生產建設兵團戰士與三萬地方抽調的守備隊,一邊修路一邊前進,只要將通過四川腹地的兩條主要路線修通的話,那麼光復四川的工作也就等於完成了一大半,加上情報機關的滲透和宣傳,林海疆相信四川的光復雖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阻力,但是整體上還是會順利進行的。

對於光復四川林海疆是勢在必行,主戰場的清軍的土崩瓦解讓林海疆原本綳得緊緊的神經也放鬆了下來,似乎之前自己是過於緊張了,自己有近百萬的正規軍和守備部隊,有超過一百五十萬經過初步訓練的預備役部隊,還有世界噸位第一的海軍艦隊,此刻帝國海軍的主力艦隊已經向廣州港進行集結了,海軍陸戰隊的六個旅已經在廣州進行搶灘的登陸前的最後準備,而前往重慶的海軍陸戰隊的二個旅也已經在炮艇總隊的配合下分批登船沿江逆流而上了!這就是將會被歷史所銘記的光復之戰,林海疆已經意識到了,自己似乎開創了一個先河!一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帝國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東方崛起。

中華帝國的崛起似乎也就預料著中華民族的又一次全面復興!對於林海疆來說唐漢版圖的夢想似乎又近了一步!

經過前幾次戰役的鍛煉,帝國總參謀部的戰略與戰術參謀作業越來越精準了,此番戰役開始之後,林海疆唯一的工作就是看戰報情報匯總和戰役推演,林海疆想像中自己會一直關注戰役進程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可以說隨著帝國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累積的經驗越來越豐富,自己作為帝國元首也能似乎越來越輕鬆起來?

在南京最高統帥部差點淪落為無所事事的林海疆突然開始關心起了南京的基礎建設,比如帝國行政中心大樓,帝國執政院大樓,帝國總參謀部、陸軍部、海軍部、科研總署、工業部、等等相關部門的總部的建設,林海疆還計畫著要將自己的三位夫人連同婉馨、江蓉兒、傅善祥都接到南京來,自己傾注全力工作長時間以來都疏忽了她們的感受,現在帝國統一之戰進行得如此順利,似乎自己也該過幾天逍遙日子了,呼吸一下沒有硝煙的空氣?

出於自己的私心,林海疆一直沒批准所謂的禁止納妾的帝國官方通告,不過林海疆通過帝國法務部頒布關於婚姻的補充說明,就是妻妾享有相同的權力,比如說繼承權方面,妾氏為正妻的二分之一等等相關條款,尤其註明了妾氏同樣可以離婚休夫的權力,並且嚴謹買賣,納妾還要向帝國各地徵婚所繳納大筆的稅金,林海疆把這個稅金一下定到了一萬帝國銀元的門檻上,就是告訴那些所謂準備納妾的人,付不起代價就老老實實的執行一夫一妻制,在這個問題上林海疆也知道不能搞得過於激進,現在社會體系尚未初步穩定,任何不穩定因素都有可能導致一場大規模的混亂,況且自己現階段也不能以身作則,所以就沒必要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了。

隨著中華帝國各路大軍摧枯拉朽一般的猛攻,各地清軍紛紛望風而逃,竟然連一處抵抗堅決之地都沒有,第二軍團輕下戰略要衝徐州,與第一軍團對濟南形成了合圍之勢,巡撫謝金廣見事不妙,一早帶著小妾與細軟逃跑,濟南全城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而在北京紫禁城內,恭親王奕忻正在與僧格林沁一同向兩宮皇太后奏報,慈禧與慈安此刻也深深的陷入了恐慌之中,中華帝國各路大軍的猛攻讓各地告急的奏報如同雪片一般的飛往京畿,往往上一個地方的奏報才到軍機處,下一個地方的奏報又接連而來,失陷的速度幾乎是怵目驚心,軍機處已經完全的陷入了癱瘓之中,以往洋夷入侵移駕承德和西安也是個不錯的辦法,但是陝西已經出現了中華帝國大軍攻城略地的奏則,所以西安是萬萬去不得了,所以今天慈安和慈禧將奕忻與僧格林沁招來就是想尋一個具體的應對辦法,如同林海疆所言的退位她們實在過於不甘心。

在煙霧渺茫的安泰殿內,奕忻望著頭髮幾乎全部銀白的僧格林沁,在看看神情憔悴的兩宮皇太后,從1863年的5月27日開戰以來,大清是連連遭受到對方的致命打擊,新招募的禁軍幾乎是望風而降,八旗子弟各個跑得比兔子還快,當官的跑了,當兵的投降,現在除了僧格林沁手中的八萬新軍之外,大清竟然再無可用之兵了?已經看出了大事不妙的蒙古各部也拒絕在派出騎兵赴京畿勤王,大清朝似乎在風雨中飄揚動蕩到了搖搖欲墜的地步。

奕忻猶豫了一下,看了看面無表情的僧格林沁道:「眼下臣以為這京畿之地是萬萬不能在待下去了,僧王接手的北洋老底子的二鎮加上北洋預備兵六鎮,現在已經足有十鎮,但是這些兵力還是不能允許我們與林逆反賊進行決戰,這一點僧王比我清楚,而且林逆反賊最擅長的就是所謂的登陸,大沽口前後讓他突破了三次,如果這次其海陸協同進攻,我前出之軍隊的補給就會被從沿海而來的林逆的海軍陸戰隊所切斷,屆時我大軍將不戰自潰,所以臣以為兩宮皇太后應現在立即做準備撤往盛京,僧王集中所有兵力固防山海關一線,俄國人在黑龍江還有三十餘萬人,臣在想想辦法將他們也都全部卷進去,那時候我們還能有一絲勝算,如果皇上與兩宮皇太后出了不測,那我大清可就是真的萬劫不復了啊!」

奕忻的話讓慈安和慈禧打了一個冷戰,其實這些天她們就已經把宮裡的一切貴重的珍品裝箱運往盛京了,北京不是久呆之所她們也非常清楚,但是卻也不能一聲不響的就直接走人,在形式上必須要經過臣子們的反覆勸諫,畢竟大清入關二百餘年,此次再次退往關外,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在返北京和江南了!傷心歸傷心,不甘歸不甘,但是眼下走已經成了定居,而且也似乎只有一條退往關外的路線是最為安全的。

僧格林沁也猶豫了許久,最終無奈的嘆了口氣道:「恭親王所言也正是老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