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

返程的路上,有了東珠這隻愛嘰嘰喳喳的小麻雀,孫享福要做的事情就多了多了,首先得跟他講很多漢人的習俗,其實這些,東珠的漢語老師都教過她一些,不過,對孫享福,或者說對於善陽城來說,她老師教的都已經是過時的東西了。

因為善陽城的整個建造規劃是孫享福做的,在這裡,能夠看到更多後世城鎮的影子,至少,不會像洛陽長安那樣,是坊區制。

孫享福在這裡直接上馬了街區制,所以,除了大宗商品集中交易區商業街之外,其實全城的臨街房屋會非常多,那麼,很自然的就會湧現很多商鋪出來。

磚瓦建造的民居,都會在臨街商鋪的後面整齊排列,中間有巷連接,甚至每一間民居,都會有一個門牌號,這個門牌號直接納入戶籍登記中。

而由於將牲畜的交易和存放場所放在了新城旁邊的舊城區,讓整座新城區的牲畜減少,除了車馬行的專業拉客馬車和少量私人馬車,城內遊走的牲畜的數量和中原地區的城池裡相當,這會讓整個城市顯得更加的乾淨些,畢竟,胡人偏多的地方,牛羊馬匹會更多,如果不分流,就會顯得很臟。

善陽城周邊百里之地,除了水泥路面,就是植被,空氣中的塵很少,即便是現在臨近九月,在城牆上都可以看到城外密密麻麻的菊花和茱萸花,除了冬雪時節,這裡的空氣都會非常清新,充滿花香。

孫享福終於往家裡帶女人了,這讓虞秀兒心裡的警鐘大鳴,看到了東珠之後,虞秀兒只是感嘆的了一句,「夫君果然是喜歡年輕的。」

想當年,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不就是十三四歲的年紀么。

「你這說的什麼跟什麼嘛!」孫享福有些莫名其妙的看向出門迎接他的虞秀兒道。

當然,聽到虞秀兒這句話,最傷心的還是春桃和紅梅,她倆可是快二十歲的老姑娘了,難怪到現在姑爺也不收她們入房,原來……

莫名其妙的,兩人就摸起了眼淚,莫名其妙的,孫享福在外面奔波了幾天,回到家裡,連頓飽飯都沒的吃,悲催的他,只好親自下廚了。

「哼,姑爺果然是有了新人忘舊人,這都多久沒有為小姐下過廚了……」

「最新消息,最新消息,姑爺把做好的飯菜送到那個胡女的房間里去了……」

孫府的氣氛有些不對,德叔最先反應了過來,但是想到孫享福都十九歲了,膝下還無子,便也不好多說什麼,只是告訴他,蘇定方傳來消息,李靖的大軍還有西域的胡商團隊已經進入朔州地界,兩天後抵達善陽城。

開會,巡查,是孫享福當上安北都護之後乾的最多的工作,還有兩天就到,那麼城內的接待工作就應該進行了,他要讓所有的西域胡商知道,善陽是最尊重商人的地方,他們的到來,作為大唐北方品級最高的官員,會親自出城迎接他們。

「人這一輩子,最注重的是什麼?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我對於你們的要求,就是把這八個字做到現有條件下能夠做到的極致。」

一干經營場所的管事被集中到府里之後,孫享福開了頭道。具體要辦的事情,他早在一個月前就交待下去了,現在,就是檢驗他們工作成效的時候了。

「家主,咱們善陽,最多到十月就下雪,是以,成衣作坊這邊,已經趕製了緊身保暖的棉衣,皮衣,毛皮靴等,不下五萬件。如今,咱們在城中的幾大鋪面已經全部鋪貨完畢,別說是胡人,就是咱們漢人,也對這些衣服鞋子很感興趣,城中有領了工錢的百姓,都在挑選購置。」

負責成衣紡織這一塊的人,名叫賈詩濤,是從聶三娘屬下調過來的,長安的成衣作坊有全套的織布,染布,以及新工藝研發,新產品設計的部門,善陽這邊,則是只負責收集原材料,用成熟的工藝大批量製作。畢竟,善陽這裡的皮貨原材料價格,可比長安便宜的多。

未來,孫享福會在善陽周邊農田裡種植大量棉花,可以預見的是棉花的成本價格也會很低,那麼,它將成為整個北方,對於厚實衣物需求比較大的地區的生產基地。

「五萬件太少,光胡商團隊的人數都過萬,你覺得,他們分一分,各自能帶多少商品回國?不過今年產業初創,我就不說了,明年,善陽的紡織業,皮貨加工業,製造出來的成品,至少要以百萬件為標註,後年,要達到五百萬件以上,三年之後,我要讓大唐全國的百姓都能穿上棉衣,皮靴,並且有多件可以替換。同時,你們還要保證每年百萬件以上的出口,這個小目標,你有沒有信心完成?」

「有,小的有……」

孫享福的話就像一個鎚頭,擂的賈詩濤的小心臟跳動頻率都增加了一倍,讓全國百姓都穿上棉衣,還得有幾件替換,那年產量不得幾千萬件?這還是個三年計畫,小目標?

但是,偏偏,他覺得,這是有可能完成的,因為,長安那邊的織布機在工匠們的鼓搗下,在不斷的改良,目前善陽作坊的女工,只有千人,卻在一兩個月內,生產出了五萬多件產品,如果人數擴大十倍,全年產出,貌似,第一年的任務,輕鬆就能完成,後面,只需要繼續擴大規模就行,反正做城市規劃的時候,孫享福早就給他們划出了足夠大的地方做廠房。

他不知道的是,後世隨便一個人數過千的制衣廠里,一天的出貨量就是上萬件,這個國家,只靠不到百分之一的制衣工人,就能滿足全球一大半的服裝供應。

而且,不要小看了服裝行業,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在古時候,穿同樣款式的衣服的人,更容易得到認同,孫享福從一開始就下力氣推進服飾文化,也是希望大唐在融合其它民族的道路上走的更輕鬆一些。讓融合過後的這個國度,更加牢固一些。穿同樣的衣,說同樣的話,哪怕膚色不一樣,他們也不能像歷史上一樣,被輕易的分割開。

說完衣,孫享福的目光馬上轉向了下一個人,他叫羅進,是御膳房總管羅闐的庶子,孫享福與羅闐關係密切,望江樓的後廚大量的啟用了羅氏子弟,這個羅進有些頭腦,便被羅闐派給了孫享福,任由他使用。

「家主,善陽的糧食儲備充足,各大世家在城內的糧鋪已經開張,售價比長安還低,現在一石小麥,只賣一貫五,還在繼續下跌,另外,朔州之地春上由家主組織種下的田地,都是豐收,由於今年免稅,百姓家中餘糧頗多,到時候也會拿到市場上售賣,會進一步衝擊糧食市場,還會促進價格下跌,應對善陽可能出現的人口大增長,應該沒有問題。」

「嗯,這方面數據,我比較清楚,但我對你的期許不止於此,簡單快速,有獨特口味,適宜在街頭巷尾售賣的吃食,你必須儘快研發出更多出來,向善陽百姓推廣。另外,你們還要研究一些易保存的食物,作為外賣,做精了這也可以創造大收益的。」

後世,新疆也好,內蒙也好,都有製作饢餅售賣的小店面,有點類似於內地的鍋盔,但不加那麼多容易變質的材料,炕好之後,能夠長期保存,至少吃一個冬天是沒有問題的,要是用精麵粉製作,在裡面加入一些白糖,就是後世人吃來,都是美味養人的食物,何況這個時期,如果善陽城能夠大規模的製作,相信過往的商人都會很願意購買,畢竟,這玩意在趕路的時候當乾糧來吃,很方便。

一個地方能不能把人留住,除了糧食儲備要足,物價要穩定,甚至廉價之外,美食文化也很關鍵,善陽很快就會成為一個人口可能會達到數十萬的大城市,而且這個城市將會有大部份人是從事工業的,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他們未必能像以往那樣慢節奏的生活,買菜,做飯,洗鍋刷碗,都會耽誤青壯勞力的時間。

所以,廉價,好吃,方便,省事的街頭飲食文化必須推廣起來,至少保證每個街區,都有幾家便宜吃飯的地方,這方面,孫享福在後世見過成例,自然知道後面的發展軌跡,所以提前布局了。

「小的已經在城中專門開設了專門教做小吃的培訓班,收了些孤寡或者中老年人,婦孺,讓他們學習這些烹調技術後,在城中開店,目前已經運作起來三十多家,後面,可能達到一兩百家,不過店鋪和啟動資金,都是以借貸的形式……」

「沒事,咱家不差這點錢,讓街面上儘快繁榮起來才是要務,腳步可以加快些。」

說完食的事情,自然就是住了。

周純是管理善陽城所有住房的大總管,不過,今天孫享福不需要聽那麼全面的彙報,周純的屬下,三個管理客棧的管事便從他的椅子後面走了出來。

「家主,我等所經營的客棧已經全部收拾妥當,試營業了七天,並沒有任何問題,至於城中其它客棧,在頒發營業許可證的時候,都護府衙門對他們已經做了諸多限制,他們其實都是在模仿我們經營,這兩三天開張的不少,客房加起來,至少能容納兩三萬人居住,接待胡商團隊,是綽綽有餘的。」

既然孫享福放了別家的人進來投資開店,就沒打算過做壟斷,有些時候,保持競爭是有必要的,反正作為業主,他有房租收就行,孫家自營的客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