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亢龍有悔 第1012章 九證天仙路

李靜洵睜開眼,看到神羅正手捧一卷道藏,在自己旁邊看得津津有味。

「師妹醒了?」神羅打量李靜洵,滿意點頭:「還不錯,太上忘情的心境加持下,距離天仙道果還差一步。」

「我入定多久了?」

「九日九夜。師妹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奠定忘情仙籙的根基,果然是此道種子。」

是啊,若非看出李靜洵在這方面的資質,李長老也不會收徒。

「九天嗎?」李靜洵以忘情之法斬去三千煩惱,心境重歸於平靜:「這幾日多謝大師兄護持。」她對神羅欠身,表示謝意。

「好說,好說。既然是你們的大師兄,當然要幫你們修行。」神羅擺擺手:「接下來你要修成天仙道果,也打算九證?」

「有這個想法。」

李靜洵兼修《三洞真經》,明白人仙和地仙的隱秘。在玄門仙道「四大境界」中,人仙地仙皆是鍊氣還神的步驟。所以,李靜洵用九煉成仙之法,實質上是將「練氣還神」這一步反覆證道九次,打造無比雄厚的根基。而接下來的地仙境界水到渠成,根本不需要再反覆九證。只有到煉神返虛的階段,關乎仙道最後一重天仙道果時,才需要再度返證九次,打造一條通天之路。

「九證啊……」神羅心中感嘆:這一代的太上傳人們的確一個個資質卓絕。有人選擇九世輪迴,有人選擇積累億數功德,而有人則選擇反覆九證:「你有什麼想法?」

「無非是從原本的九證仙道中重新衍生。」李靜洵盤算自己目前的修行體系:「玄牝道母是我的大道根本,煉玄牝金丹,參道母真身,為第一證道法門。《三洞真經》是我太上嫡傳的象徵,待我修成『洞真』篇後,證道天仙不在話下。道德宗的《道德真經》我很喜歡,為第三次。」

「怎麼,你還打算繼承道德宗道統?」

「昔日離開,本就是為道德宗設局。不破不立,唯有我出走一次,待回歸之後才能使道德宗真正興盛,平息天人之爭。」

李靜洵作為太上傳人的身份,昔年道德宗主可是一清二楚的。天晨子是宗主得意門人,為追求大道而轉世九次,將太上衣缽傳給李靜洵。所以道德宗主為求自家壯大,當然會選擇李靜洵為宗主,好執掌太上正統。

不過道德宗內的道德之爭越發激烈,李靜洵明白自己無法輕易平息這場動亂。才刻意離去,等日後道德宗矛盾激發後,再出面平息。

「昔年師伯對我很好,即便是為這份知遇之恩,我也會幫道德宗一把。」

「而且,我這第四證關乎太上忘情,也出自清凈道德宗的落情峰,豈能坐視道德宗分裂?」

「太上忘情而非無情,落情峰一脈參悟的『太上忘情之道』,的確是玄門正統的修行大道。」

「至於第五證——」李靜洵一拍腰間佩劍。寶劍發出錚錚劍鳴,蕩漾縷縷鋒芒劍光:「劍為護道之器。我雖然無意劍道祖師的氣運,但分潤些許氣運還是可以的。」

神羅點頭道:「劍道被太元道尊許給某位大人物,你我雖貴為太上嫡傳,但此刻也不好和那人相爭。暫避鋒芒吧!」

但神羅心中很感慨,若非盪魔玄聖橫插一手,說不定自家師妹能成就劍君之位。

李靜洵繼續研究自己的九證道路:「斬三屍算一次,我除卻彤管和九靈元妃兩尊化身外,還差一屍便可斬落三屍,成就清靜琉璃飛仙之體。」

當年李靜洵母親因為小女兒身亡導致精神不穩定,失常陷入癲狂狀態。直到李靜洵參悟斬三屍法門,將其中一縷三屍神化作自己妹妹的形象,才勉強安撫李母的情緒。其實,用三屍神慰藉母親,這才是李靜洵最初的打算。後來以化身入魔道,皆是陰差陽錯下的安排。

「嗯,斬三屍不錯。」神羅馬上附和。這斬三屍之術是他昔年從道祖處所得,留在玄正洲傳給彭翁。他自己投入神羅天洲轉世,化作本代的大師兄後,也重修斬三屍法門,並且進度還在李靜洵之上。

「我這門三屍法門乃太上正統。可惜除卻你我之外,同門之中很少有人能修鍊。」

李靜洵抿嘴一笑:「大師兄成天推銷你的三屍法,如今在我們這些人不知傳了幾個?」

「勉勉強強四五人吧。」神羅嘆息說:「一群不識貨的主,我這麼好的大道真法都沒有煉!」

「咱們這些太上傳人,哪個不是仙家法門成百上千?大家忙著自己的真法傳承,哪裡需要大師兄的三屍道?」李靜洵不以為然:「大師兄不若在人間留下一個門派,傳承這門道統吧!」

「那是最後之策。而且我前世那記名弟子,不是已經開始在玄正洲收徒?再看看。對了,接下來三證呢?福地之法算不算?」

「內景福天道……」想了想,李靜洵露出異樣的表情。畢竟是姬飛晨所創理念,她不願意將「福地升華洞天」算作一門證道之法。

「太上天魔可以算是第七證。」李靜洵避而不談,轉而說起彤管化身在魔門的境遇:「前些年,我那三屍神彤管失控,差點憑藉天魔大道反噬我。但也因禍得福,讓我參悟真正的太上天魔道,潛力無限。」

昔年李靜洵煉就道母真身,九煉成仙時,因為身上的黃庭道圖和劍道修為而惹怒龍王、玄聖。雖然姬飛晨出面攔住龍王,但玄聖暗中動手腳,助彤管化身獨立。李靜洵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在東海三島十洲府出世時,將彤管重新回收。

七證之後,李靜洵盤算自家大道體系,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現成的證道法門。

本來用洞天法門以及黃庭道圖即可。然而關乎姬飛晨,李靜洵恨不得將這兩門道法根基全部廢去,於是避而不談。

思量許久,她才應付似得說:「最後兩證,可用功德、氣運、香火來填補。」

總之,就是不藉助對方創出來的道統嗎?

「師妹到底還是放不下啊。」神羅暗暗搖頭,這說明心中有芥蒂,忘情之路還有得走。

但比起姬飛晨,明顯李靜洵跟自家更親近,神羅自然不會責怪自家師妹。於是,他笑著安慰:「師妹倒也不用太小心。那黃庭道圖練不練無所謂,畢竟涉及另一尊道君,廢了也罷。至於內景福天道,這不過是將福地演練洞天的法子。師妹就算修行又如何?欠下的因果,回頭找機會還了便是。」

李靜洵不悅道:「大師兄,我太上道統法門千千萬,難道還找不到讓我證道修鍊的法子?非要用旁門道統不成?」

神羅陷入沉思,忽然一笑:「你當日研究生命造物,不知進展如何?如果可以,不妨從這方面如何?」

「造化生命歸入玄牝大道,不可能單獨提出。」

「那五行之道呢?你擊殺五龍,破碎的龍珠歸誰了?」

李靜洵略略遲疑:「那龍珠碎片,我和他各自分了一些。」

神羅撫掌大笑:「這便好!你用龍珠碎片合入五氣羅天燈,行五行真法,祭煉天仙至寶,參悟大道即可。」

神羅沒說的是。李靜洵的福地是以五行為根基,五氣羅天燈作為鎮洞之寶,真用五行真法證道,最終仍然會繞回福地演化洞天這一步。但這時,是以參悟五行至寶為本,福地升華洞天再也算不得她的九煉體系,僅僅是一處特殊點的仙府,是祭煉天仙至寶的副產品。

說完,神羅心中再度閃過一個念頭:「但未來地仙道統大興之機蠢蠢欲動。師妹卻不樂意走那人的道,恐怕會成為地仙大興的最後一道阻礙。」

九煉之道包容太上諸法,李靜洵承上啟下,集太上道法之大成,為五千年來第一女仙。而姬飛晨的內景福天道在天仙道統外另闢地仙大道,是未來修行的主流。

日後二人之間必有一搏。

倏地,李靜洵和神羅同時低頭看向腰間的信物。

在太上平台中,一位同門正對李靜洵發出消息:「師兄,這邊有一件可能和玄正洲有關的事物,你要不要過來瞧瞧?」

神羅哈哈大笑:「師妹,既然你有空,不妨走一遭吧。」

讓李靜洵外出走走,正好散散心,拋開姬飛晨這件事。

……

龍淵一行人中,靳少蘭資質並不差,但卻是眾人中最晚證道的一位。

元初平不用說,早已證地仙道果,修成血海神魔之體,為元門的一方教主。

蒲石麟在外遊歷探險,奇遇多多。又有姬飛晨牽線天罡教,從而得天罡大聖指點修成地仙大道。

萊萬寶的道路在乎一個「財」字。他在各大仙洲建立商會,聚攏天下財運,早在百餘年前就順利證道。

剩下石野和武陽也憑藉自己修行的元門真法跨入地仙之列。

五百載證道地仙,對玄正洲修士而言,並不是一個太傑出的水平。靳少蘭在同輩眼中,已經算是慢的了。

不過靳少蘭證道和其他人不同,他在姬飛晨身邊耳濡目染,明白玄元之辨,打算在煉成地仙元神的同時,修成神魔真身。

而他選擇的證道地點也並非北方諸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