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卧龍出淵 第113章 萬仙匯聚定天機

童子坐在主座上,看諸仙目光注視自己,仍然面色不改,笑呵呵說:「諸位道友皆是功參造化,通曉天數之人。這殺劫本質如何,大家心中都清楚。」

大家都明白:所謂仙魔殺劫,正是用來抵消四九天劫的。

仙人奪天地之造化,采日月之精華。久而久之,長生不老。而後輩則不斷長生。原本一山之中有一位仙人,但幾百年過去,有數十位乃至上百位仙人。按照諸位天仙所推算的命數,如果沒有殺劫控制數量。一萬年後,會有天仙三千眾,地仙十二萬,而人仙則有一百零八萬之巨。此時,整個玄正州元氣枯竭,生靈死絕,除卻仙人外再無其他有情眾生。

這種事情自然被天所怒。

生老病死是天地自然規律。生於大地,歸於大地,讓世間萬物循環不息。但仙家長生不死,打破這種自然演變的規律。只有生,而沒有死,長此下去,天地間皆是仙人,再無死亡可言。

於是,冥冥之中的四九天劫懸在諸仙上空,意圖削減仙家數量。可仙魔都不樂意頭頂冒著這種大風險,便有清濁之辨應運而生。

雖說雲霄閣這種古修是這場運動的受害者。但是從天地角度考慮,仙魔兩方爭執,死亡者精氣歸入天地,可以削減天地的負擔。因此,不需要額外的四九天劫。這是以人為控制的殺劫來取代天道自行演變的劫數。

不過,殺劫的時間不能太近,以免失去仙家逍遙之意。所以,四大聖地選擇一千五百年一次。一般,只要仙魔斬殺三個對應之人,將元氣送還天地,便可順利脫劫,再得一千五百年的清凈。

可是現在,連五百年都不到,太元宮居然再度推動殺劫?

諸仙一個個面色不虞,太元宮主對身邊趙神霄說:「師兄應該有感,如今天地有劫,但非我仙魔之道,乃禍起人間。」

說著,太元宮主亮出一面金鏡。

寶鏡托祥雲,照神光,在諸仙面前演化一方乾坤世界。其中有玄正州各地香火鼎盛之地的情況。在這些神靈居住之地,多有帝朝士兵把守,以「人王敕命」來壓制諸神。

「諸位請看。」太元宮主催動寶鏡,眾人看了之後臉色劇變。

在鏡子里,有一些神靈不順從帝朝之名,結果被帝朝用一些黑漆漆的「圖騰柱」給鎮壓。

寧靜遼闊的大湖中,有一條神龍被凡人用巨大的弓弩射殺。

黑煙滾滾的火山中,有火鴉地祇同樣被凡人用巨網捕捉,然後當眾誅殺。

「帝朝在做什麼?他們在屠神?」諸仙露出不可置信之色,而且有人反應過來:「這些法寶,就是去年帝朝對付我們的?是魔門給予的兇器?」

太元宮主對旁邊長老遞了個眼色,那位長老拿出一張檄文,當眾誦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有諸多邪祀野祭迷惑百姓,致使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陛下有旨,立神道之司,專管諸神祭祀,統治天下神道。」

此言一出,諸仙紛紛冷笑不止。

玄正州不興什麼帝王修鍊。真龍天子藉助王朝帝運加持,堪比地仙之尊。但各大門派地仙不少,哪裡願意搭理這個「百年地仙」。等人王死後歸入幽冥,又跟一般鬼神有何不同?而且,等這個王朝破滅,這些皇帝還有什麼風範可言?

世間有千歲不移的仙人,但卻沒有百世不破的王朝。諸位地仙存世千年,經歷無數朝代變遷,若真恭恭敬敬對每一位人王低頭,豈非要給數十位皇帝做臣子?

「今朝讓諸神臣服,下面就要輪到我們了!」

「天道無私,運行寒暑。聖人有德,教化萬民。」道德宗掌門皺起眉頭:「如今人王不思人道教化,意圖染指天道,成為萬神之主,未免有些太過。」

「故而此舉惹來諸神震怒。」太元宮主再一指寶鏡。鏡中照出天穹之上的五色祥雲。雲中匯聚玄正州殘留神靈,在幾位古老大神的牽頭下意圖降下報應。其中以天母為最。

天母是一尊極其古老的女神,據說在鍊氣士還沒興起的上古年代便已經存在。今年,她的誕辰慶典被帝朝之人干涉,已經惹來神女震怒。還有其他一些地域神,或多或少被帝朝干涉,甚至有些神靈被打碎神壇,拆毀神廟。

望著祥雲,太元宮主說:「諸神聯手降下報應,帝朝國祚不保。而且……」寶鏡再一轉,顯化幽冥世界。

隨著金黿天官落入幽冥和故友交談,幽冥之中的諸位鬼神也紛紛震怒。一同前往鬼國神宮去找大鴻帝朝的歷代先祖討說法。

「天神怒,鬼神怨,帝朝氣運削落,百年之內必有大亂。」

太清宗主開口:「所以,你們要推動殺劫,為了順應天數?但這人間王朝與我等何干?」

「不錯,我等清靜自在,只需一千五百年完一次殺劫。平日,何須管人間之事?」另一位宗主徐徐開口。他身邊仙氣清靈,道法自然,有縷縷天音回蕩在大殿。

「因為帝朝下一個目標,是我們玄門。」太元宮主伸手一抹寶鏡,鏡子里幻化未來。彰顯帝朝伐山破廟,意圖逼諸仙俯首,成就蓋世霸業。

「哼!區區一個人間王朝,就憑魔門那幾件法器,也想衝撞我等山門?」一位洞天之主不屑道:「莫說三十六洞天,便是七十二福地,他們也闖不進去!」

「他們不行,但是魔門可以。」太清宗主隱約明白太元宮的意思了。帝朝和魔門牽扯不清,最終會演變成仙魔大戰。與其被動應戰,不如早做準備。

而且……

太元宮主再度幻化寶鏡,鏡子里出現一位人王在祭祀天地。

他戴十二旒冕,穿山河帝袍,在九丈玉台之上,念誦禱文主持大祭。但隨著祭祀,空中黑雲瀰漫,有一顆天目流出血淚。污穢隨之而來,黑壓壓的魔氣吞噬人王連同祭台,最終蔓延向整個玄正州。

「這……」

看到這一幕,諸仙不自覺動了動身子,默默施展推演之法。

這是一個未來,太元宮主聯合太元宮數十位地仙推演的未來。是五十年後所要發生的事情。

「上古魔神?」趙神霄若有所思。「原來如此。帝朝鎮壓諸神所用的圖騰柱,是某位上古魔神的器物?他們所謂的祭天,實質上是祭祀魔神?」

「沒錯。帝朝復活魔神,讓整個玄正州化作魔域。這是我們太元宮推算的未來。因此,帝朝不能留。」太元宮主說:「去年我太元宮派人和帝朝溝通。提醒他們不要借用魔神之器。但他們矢口否認,且動作加快,實屬狼子野心!」

趙神霄沒說話,他的目光掃視殿中諸位同道。大家一個個眉頭深鎖,相互之間結伴推算天數。

未來不可測,有無數種變化。太元宮給出的未來,只是其中一種結果。在諸仙推測中,還有其他未來。比如,帝朝最終成功借來魔神之力,將諸仙一一殺戮,最終又藉助大氣運將魔神收服,最終成為玄正州之主。

再比如,魔門趁機崛起,從四方之地入主中原,和玄門形成兩分的格局。

又或者,上古魔神復活,連同魔門將仙道覆滅。

不過在種種未來中,大鴻帝朝玩脫的可能性最大。而且,他們是明知魔神的兇險,而仍要藉助魔神之力。

諸仙沉默不語,漸漸明白太元宮推動殺劫的用意。

「人間王朝動蕩,不久之後衝擊玄門。此乃其一。」太元宮主再度開口:「其二,如今鍊氣士出世,干擾清濁之辨,有違天地清濁循環之理。」

沖虛道主本來和同伴推算天機,忽然聽到這句話,眉頭一挑,正要出言反駁,旁邊幾位好友快速攔住他。

只聽太元宮主繼續說:「鍊氣士雖和我等並非一路。但畢竟是玄門曾經的修鍊正統。乃我仙家一脈,非妖魔可比。我等和諸位古仙論道,此乃仙門理念之爭,與外道無干。未免千年之後被魔門所趁。因此,要先削減我們身上的劫氣因果。除卻今朝了斷因果外,五百年後再來一次。不過諸位放心,這種殺劫不涉及地仙之尊。」

原本一千五百年一次殺劫了卻因果。但是現在,太元宮將殺劫分開,每五百年進行一次,雖然次數多了,但規模上隨之減小。地仙們不會有隕落之厄。

聽說劫不上地仙。諸位仙家神色緩和,那些無門無派的閑散地仙們放下心來。他們沒有門人弟子。根本不用擔心劫數。

倒是各大門派掌門,相互對視,明白殺劫本質。

「這是對我等門人弟子的劫數?」

「不錯。玉不琢不成器,正要將他們磨礪一番。渡劫者,大道可期。失敗者,跌入輪迴。」

太元宮主和諸仙講解用意。趙神霄作為太霄宮的掌權者,不知在想些什麼。

「任太元宮說得天花亂墜,不還是想要趁機將那幾位道友送上天么?」

古法鍊氣士一脈雖然沒多少傳人。但是,當初那一批隱居的地仙一個個道行高深,如風千里距離天仙只差一步。等千年之後跟太元宮清算因果?誰知道那時候有幾位天仙出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