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翡冷翠的長安城 第九百八十五章 路見不平一聲哇!

金國的女真鐵騎,在汴梁城外肆意的劫掠。好多的縣鎮都被輕而易舉的打破了。甚至一些屯禁軍的軍(行政級別,同州一個級別)都被很快打殘。

事實證明了,所謂的八十萬禁軍,簡直就是沙灘的碉堡,金軍浪一浪就給沖沒了。

幸好這汴梁城已經作為宋朝國都一百多年了,城高牆厚。這兩萬多騎兵,基本上是沒辦法攻破的。

也正因為這樣,完顏宗望才沒有進一步威逼,而是在周邊不停地作勢,這確實把趙佶給嚇壞了!

趙佶這輩子,可能還沒見過這麼嚇人的場景呢!

他在城牆上看了一眼那些野蠻彪悍的女真人,當時就嚇得腳軟了。

趙佶之前就已經急得病倒了,現在更是不行了。

皇宮之中,趙佶請來了自己心腹的幾位「重臣」,眼淚汪汪的拉著蔡京的手,悲苦哀鳴:「太師,這、這要如何是好?他們、他們怎麼可以……怎麼可以這樣?」

就在蔡京等人還在想怎麼安慰官家的時候,趙佶嘎的一聲,抽過去了!

……

遠在遼國,那位麵皮紫金色的枯瘦喇嘛,正在做法!

這是一個非常陰森的山洞,從洞口開始就有各種動物的累累白骨丟在一邊!

這個喇嘛為了今天的咒法已經準備了數年,這山洞中陸續用來獻祭的人畜超過三百!

如今,洞內數個白骨堆分在四周,幾個大火堆散部周圍,一個極為猙獰的巨大青面鬼王雕像,就在山壁上雕刻而成!

那鬼王頭生七個尖角,眉間還有第三隻眼,嘴中四隻彎曲的獠牙向外呲著,手裡拿著一支冒著血紅火焰的寶劍,腰間纏著一張虎皮!

那鬼王的腳下還踩著無數的赤裸人形!

這個看上去都要老死了的喇嘛,名叫達吉堪布,金國權貴一般都稱其為達吉上師!

有人說他是吐蕃人,有人說他是党項人,關於他的來歷,莫衷一是。

但是他其實已經一百二十歲了!

此人年幼時就對藏地的苯教、佛教的各個流派非常有天賦。

曾經在紅教、黃教、黑教等諸多密宗流派中,得到過大成就,最後他又修習了藏傳密宗佛教。在六十歲時就被稱為上師。

此人在二十年前悄悄離開了西藏,到了白山黑水之地苦苦尋找。終於在五年前找到了完顏阿骨打。

他覺得這個人就是自己成就秘法的契機,所以一直在女真族中傳教,悄悄地輔佐完顏阿骨打成事。

這位達吉上師在女真人中有著極高的聲望,二十年如一日的容貌不改,被認為是神仙之流。

這甚至有些引起了完顏阿骨打的警惕,結果完顏阿骨打就在即將滅遼的最後關頭,重病不愈。

在達吉的全力支持下,對他非常信任的完顏吳乞買上位,成了金國的國主。而達吉也被封為國師。

但是這遠遠不夠,如果想要成就大法,必須藉助中原龍脈。

此時,山洞中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正被捆在一個木樁上,那木樁呈金黃色,被雕成龍形。那少年身披大宋龍袍,金銀玉器一樣不少,竟與那趙佶的裝束非常相似。只是額頭上被用打字刻著一個詭異符籙,肚子上被開了一個拳頭大的洞,甚至能看見蠕動的腸胃!腳下一個碧綠色的小火堆不停的「舔舐」他赤裸的腳!

達吉不停地用一個人頭碗,從木頭中乘出牲畜鮮血潑灑在那些火堆中!

那污血就像是汽油一樣,一潑過去火焰升騰的老高!

他的五個徒弟在一旁,有的手拿鬼頭金剛杵,有的敲著人皮法鼓,有的捧著人皮捲軸念誦經文,有的揮舞人肋骨製成的法刀……

正是這達吉在極陰之地,借著趙氏流落在外的血脈,使那黑教的邪法,咒殺宋徽宗趙佶!

只不過,趙佶畢竟是大宋的皇帝,身在皇城之中,有大氣運護持。再加上那林靈素之前就在皇城內的道觀中,為趙佶設過護身靈牌,所以才沒讓趙佶直接去見大宋趙氏的列祖列宗。

那林靈素不是吃素的!

在第一時間就發現了有人施邪法,然後在道觀中開始還擊!

達吉那邊準備數年,尚且沒能的手,反而被林靈素破了邪法!只聽天雷大作,五下雷劈幾乎把山洞震得坍塌。

達吉一頭汗水,面色陰沉的看著那巨大的鬼王雕像,丟下了手中裂紋密布的嘎巴拉碗,即骷髏碗。又稱內供顱器、人頭器。

「哼,看來還得依仗金國鐵騎,打破了宋國的國運,再開挖趙氏的祖墳,否則無法得到龍脈……」

達吉一揮袖子,自顧自的走了。他的五位徒弟跟在身後。本來是六個的,那個大弟子受了邪法反噬,腦漿都從鼻孔中流出來了,死透了。只是其他的弟子沒有人去管。

倒是那只有十六歲的小徒弟八思巴,有些捨不得的看著那骷髏碗。

這碗是大遼國的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頭蓋骨製成的,鑲嵌著天珠、瑪瑙等各種珍寶,乃是上好的法器。

可是那達吉為人嚴厲,八思巴最終還是裝作沒看見,跟著師兄們離開了這裡。

……

林靈素在趙佶的支持下,可謂是統領中原道教,他的實力是非常強的。

既然已經確認了金國有人對大宋皇帝出手,他自然是不會放任不管。

只是現在大宋君臣都已經被城外的女真騎兵給嚇壞了,哪裡有功夫管他在哪幹什麼。

趙佶和蔡京他們,甚至都打算要棄城逃走了!

不過大臣們肯定不會同意的!再怎麼昏聵,也不能就這麼讓出都城吧?

再說了,你想跑就能跑嗎?你會飛啊?

但是趙佶是真的怕呀,一夜夜的不睡覺啊!這回倒不是誰施法咒他,是他真的嚇得睡不著。

最後,有一位叫做李綱的大臣,奏上「御戎五策」。又說,「非傳位太子,不足以招徠天下豪傑」,要徽宗宣布退位,「收將士心」。

趙佶一想:這皇帝當得太危險了,我不幹了!趕緊就寫下詔書:「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處龍德宮。」

就這麼地,在關鍵時候,這位道君皇帝拿自己兒子頂缸,自己撤了。

很快天下都傳來消息,11月11日,太子趙桓即位,改年號為靖康。徽宗退位,號教主道君皇帝,稱「太上皇」。

聽說太子趙桓,是流著淚登上皇位的。我想肯定不是什麼激動地淚水……

雖然說,大宋君臣對那女真異族是畏之如虎,但是那完顏宗望也有點苦惱。就算是後來大軍跟上了,自己手裡也不過是六五六萬人,想要打破這十幾米高的城池,簡直是做夢啊!

之前提議讓趙佶這廢物退位的李綱,正是汴京守御使。是當時少有的有能力、又忠誠的臣子。

正是他負責城防,把完顏宗望的每一絲破城的可能都堵死了。

這個時候天寒地凍的,已經逼近年關,完顏宗望也覺得再打下去也不是個事兒。畢竟自己只是一路東軍,想要打破汴梁太難了,不如先議和。

這簡直是遂了大宋君臣的意了!不就是錢嗎?給!

結果完顏宗望聲稱:要大宋的親王和宰相來商議。

當時李綱他請命要去談判,可是趙桓覺得他脾氣太硬,恐怕伺候不好金國爸爸,就派了另外兩人去。

但是退朝之後,趙桓還密告那兩個人,說:可許增歲幣三五百萬兩,犒軍銀三五百萬兩議和,又命帶去黃金一萬兩和酒果等,送給宗望!

宗望見到了這兩位宋使,提出:索要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等各萬匹、絹帛百萬匹;宋朝還得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並以親王、宰相作人質,才許議和。

李綱等人自然是不同意!

這不扯淡呢嗎?好幾年的賦稅都算上,也沒有這麼多錢啊!

於是他們就主張拖延,因為西軍在太原等地,已經把金國的西路大軍給拖住了,而且還在找機會回援汴梁。要是到那個時候,就不用怕金人了!

可惜宋欽宗不愧是他爹的親兒子,這慫勁兒使一脈相承的!

最後趙桓把弟弟趙構,也就是後來南宋的宋高宗,送去金軍大營,還派了兩個重臣去做人質。

因為具體扯皮時間有點長,一直到了年底,那金國的西路大軍,不想玩命的阻攔大宋西軍,不知道是因為擔心完顏宗望獨佔大功,還是擔心戰損,總之是把种師道率領的十萬西軍放回汴梁了。

此時情況又不一樣了!

大宋這邊有精銳啊!

宋欽宗有了點小想法,就派人找來了姚平仲。

姚平仲這個人曾經在西夏戰場、遼國戰場多建奇功。不過這個時候有功之臣多半是得不到應有賞賜的,畢竟奸臣當道嘛。

而趙桓當太子的時候,就聽說過姚平仲的名聲,於是想讓他帶著部隊去劫營!

行那斬首戰術,直接突擊完顏宗望的大營!

但是有一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