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疑——威廉·渥德華槍擊案 第27節

燕妮已經聽不見朋友後面的話。燕妮突然覺得累,很累很累,再硬撐下去,只會更累。

十天後的10月9日,燕妮·渥德華服氰化鉀自殺身亡,離她的60歲生日僅差兩月。

燕妮這一死,才算封住了杜魯門·卡波特的筆。後來正式出版時,這本書就叫《 祈禱的回應—— 一部未完成的小說 》。

老渥德華夫人艾爾茜說:「這下好了。她殺了我的兒子,杜魯門又殺了她,這件事總算了結。我想,我們從此再無可慮了。」

老夫人萬沒想到,九個月後,詹姆士·渥德華再次跳樓。這一次,他成功了,成功地結束了自己29歲的年輕生命。

又過了整整五年,1981年7月,98歲高齡的艾爾茜·渥德華夫人謝世。這位經歷了幾乎整個世紀滄桑的老人親手送走了自己的丈夫,送走了自己的兩個女兒和唯一的兒子,送走了兒媳和一個孫子。老夫人臨終前聊以*的是,她還留下了一個長孫,一個不錯的長孫。

威廉·渥德華三世打小就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和他的父親兄弟不一樣,威廉三世看重家族榮譽,也遵從長輩們的安排。他責無旁貸地進哈佛,入報界,從越戰隨軍記者做起,棄文從政後一連協助兩屆紐約市長競選成功,直到1976年他自己競選國會眾議員失敗,才又棄政從商,重返母校的哈佛商學院拿了一個MBA學位。

1979年,威廉三世買下瀕臨破產的摩爾出版社,後在業務交往中結識了《 名利場 》雜誌編輯、著名犯罪文學作家多米尼克·達恩,兩人一度過從甚密。多米尼克後來說,他寫《 兩位格林維爾夫人 》多半是出於對朋友家世的關心,書中細節或是由威廉三世本人親述,或是徵得了他的首肯,而且,為了敘述上的方便,故事中人物一開始都用真名實姓,完稿後才逐一改成假名。言下之意,該書內容是基於當事人家屬的意思。

然而說到底,這畢竟是渥德華家的一段家醜。《 兩位格林維爾夫人 》出版的同時,威廉三世匆匆結婚,又帶著妻子匆匆離開美國,將這本暢銷書引起的轟動,以及轟動之後稍加思索便會生出的好奇、猜測和種種疑問等等,統統留給讀者們自己。

威廉三世在海外一住十餘年,沒有人知道這期間發生過什麼,但肯定多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總之,在妻子於1996年提出離婚後,威廉·渥德華三世回到久別的故土,並於三年後步母親弟弟之後塵,從他在曼哈頓的辦公室墜樓自殺,時年54歲。

至此,渥德華氏一族滿門盡絕,後繼無人。

好萊塢的一大景兒,就是隨處可見,隨時可見的「Toy boys」。

按照作家約·摩瑞拉和愛德華·愛潑斯坦的定義:「一群極聰明,極英俊的年輕人,不缺錢花,缺點兒天賦,混跡於好萊塢上流社會,專事逢迎那些個孤獨至極、空虛至極、無聊至極的女人們。她們從他們身上尋求刺激,找回青春,也找到新鮮感,一如孩子們手中的新玩具。」

「Toy boys」中不乏成功者,更多的則很快被排擠,被淘汰,被忘卻,被更年輕的新人所取代。

當喬尼·斯特潘納托初入好萊塢時,他自信他將不會被取代和遺忘。

他做到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