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我決不後退

喜悅是愛,喜悅是祈禱,喜悅是力量。

神喜愛那些懷著喜悅給予的人,

如果你懷著喜悅給予,你將會給得更多。

一顆喜悅的心來自一顆燃燒著愛的心。

愛之功亦即喜悅之功。

快樂不須探尋:若以愛待人,旋即得之。

——德蘭姆姆的演講詞

我決不後退

幾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學生越來越多,而且天氣酷熱難耐,德蘭姆姆漸漸感到體力不支。

這天,姆姆正在給孩子們上課,亞魯的母親匆匆忙忙地跑來,說有家人全體病倒了,特別需要幫助,但沒人敢去,因為怕傳染。姆姆急忙丟下手中的粉筆,跟孩子們交代了幾句,就跟亞魯的母親趕了過去。亞魯的母親說,這家人是一個星期前才從別的地方搬來的,男主人正在找工作,工作還沒找到,就病倒了。

在一個陰暗的屋子裡。那家人全都睡在地上——地上鋪著席子,整個屋子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孩子們拚命地咳嗽著,像一群呱呱亂叫的小青蛙一樣。姆姆驚呆了,她站在門口,突然感到一陣眩暈,眼前發黑。但她還是堅持著,走進去摸了摸每個人的額頭,然後跟亞魯的母親說:「我們把最嚴重的送醫院吧。」

話未說完,她就突然倒在地上,暈了過去。幾個月來的工作太辛苦了,再加上經常吃不飽,睡眠不足,她病倒了。

亞魯的母親把姆姆送了回去。高瑪先生迅速地跑到勞萊德修道院把這事告訴了神父,於是神父派了一個有醫護經驗的修女來照顧姆姆。

所以,當德蘭姆姆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時,非常著急,她跟修女說:「不,我不能躺在這兒,我必須去幫助他們!」

但修女不許她起床,修女說這是神父的命令。事實上,她非常虛弱,根本就起不了床。

於是姆姆哭了。她流著眼淚對修女說:「我辜負了他們,我辜負了那些貧民窟的人。」

強烈的自我譴責使姆姆開始懷念勞萊德修道院,這種懷念前所未有地急切。身體的疾病導致意志力衰退,更給心靈帶來了巨大的孤獨、迷惘和軟弱。第一次,德蘭姆姆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這真是神要我做的嗎?我真的要在這地獄般的貧民窟里度過我的一生嗎?世界上有那麼多的窮人,而我個人所能做的又這麼有限,就好像在黑暗的地獄裡,裝飾出一個明亮的小角落,僅此而已,那麼,我的工作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在意志薄弱和信心搖擺的時候,勞萊德修道院在德蘭姆姆的回憶和懷想中,變得那麼切近,那麼溫暖。事實上,對德蘭姆姆來說,勞萊德就是全部,就是一切,就是整個世界。離開勞萊德修道院,是她平生所做出的最大最困難的犧牲。

孤獨和軟弱所導致的迷惘,像魔鬼的誘惑一樣,使她感到從未有過的困擾。但她仍然執著地回答自己:「不,我決不後退,決不能返回修道院。我的家人就是窮人,他們的平安就是我的平安,他們的健康就是我的健康。」

她在心裡默默地祈禱著:「主,由於我自由的選擇,並為了愛你,我願意留在這裡,做你所需要我做的事情。主,我知道你一定會幫助我,一定會的。」祈禱終於使她慢慢平靜下來。

想起貧民窟全體病倒的那家人,德蘭姆姆為自己不能幫助他們而感到無比難過。但她惟一能做的只能是祈禱。雖然這對姆姆來說是最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但她仍然感到深深的愧疚。

透過祈禱,姆姆從上主那兒得到力量,使她即使身在困境中,仍能心懷感恩與喜悅,並在猶疑中重建信心。如果不能憑藉禱告與上主一同工作,一同安歇,她將無法面對摩提吉,更沒有勇氣返回摩提吉,深入摩提吉。

毫無疑問,對德蘭姆姆來說,一切都是從祈禱開始的,如果到了必須結束的時候,那也一定是以祈禱結束的。她那從不動搖的堅如磐石的信心,便是建立在深奧的與不斷的祈禱上。

修女看到姆姆終於停止了哭泣,就勸導她說:「你忽略了自己的健康,還在擔心別人。你這麼做,不是在為窮人服務,而是在剝奪自己的用處。請相信我,在這方面我是有經驗的,我曾經在貧民區醫院裡服務過。在這種環境里工作,必須要保證三餐吃飽,睡眠充足,一天休息一小時,一周休息一天。在這種惡劣的環境里,自我的調劑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真的準備為窮人奉獻的話。」

這天,德蘭姆姆感覺精神好一些了,就跟修女說要上街走走。天氣還是很熱。她在街上沒有目的地走來走去,竟然不知不覺地走到了勞萊德修道院門口,教堂的鐘聲這時恰好晌了,就好像是專門為迎接她的歸來而敲晌的。姆姆站在那裡,靜靜地聽了很久,像一個在荒漠中跋涉的人突然飲到了渴盼已久的甘泉一樣。透過門縫,她看見了熟識的草地、綠樹和長長的迴廊。這時候,如果她想走進去,那是很容易的。她只要推推門就行了。但她沒有。

重返修道院,不僅沒有動搖姆姆的信念,反而使她更堅定地相信,她的選擇是正確的,她沒有錯。

回到高瑪家的閣樓時,修女已經離去了。她給姆姆留下了一雙涼鞋和一封簡單的信。她在信上說:「送你一雙涼鞋,相信在加爾各答酷熱的天氣里對你是有用的。記住聖女小德蘭是穿鞋不穿襪的。祝你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成功。」

姆姆撫摸著涼鞋和信,很感動,很感動。這封簡單的信給了姆姆兩方面的啟示。一是從那以後,姆姆就真的再沒穿過襪子,二是仁愛傳教修女會這個名字,就在這個夜晚被她確定下來了——幾天前,當她躺在床上虛弱得不能起身時,她曾經跟修女談起過她的遠大構想。而這個時候,德蘭姆姆還是孤身一人,身邊一個追隨者都沒有。

最早的追隨者

奇蹟很快就發生了,在德蘭姆姆最需要幫助的時候。

不久後的一天夜裡,德蘭姆姆正伏在桌上寫她的工作日誌,閣樓的門突然被敲響了。這麼晚了會是誰呢?自從離開修道院後,姆姆基本上就沒有訪客了。一是因為她整天呆在貧民窟,二是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對她的誤解——認為她在加爾各答混亂的街頭亂走,就像個乞丐一樣,還和貧民窟的窮人摻和在一起,一定是腦筋不正常了。誰會去拜訪一個乞丐或一個腦筋不正常的人呢?

姆姆疑惑地打開門,站在眼前的竟然是美麗的蘇妮塔。姆姆異常吃驚:「蘇妮塔,怎麼是你?你怎麼找到這兒的?你來幹什麼?」

蘇妮塔燦爛地笑著,一邊往屋裡走,一邊回答道:「神父告訴我你住在這裡。我畢業了,我是來追隨你的。」

姆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睜大眼睛,摸摸自己的臉,又轉過身去摸摸蘇妮塔的臉,像個驚喜的孩子一樣,不知道說什麼好。

蘇妮塔笑了,她說:「修女,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你說不出話來。」

19歲的蘇妮塔是德蘭姆姆的學生。她出生於加爾各答一個有名的富商家庭,是一個身材嬌小意志過人的女孩子。在聖瑪麗中學讀書時,她就很欽佩德蘭姆姆。當姆姆獨自在貧民窟辦學校的消息傳到修道院後,她就決定放棄一切,追隨姆姆,一生只愛上主——

如果你真能深深地摯愛上主,自然地,你就能以同樣的熱情來摯愛你的鄰人。耶穌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就像我愛你們一樣。他還說,任何事,你們既然做在我兄弟中最小的那個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這就是蘇妮塔所要的人生——愛貧困者就是愛耶穌。

雖然父母已經安排她中學畢業後即赴歐洲留學,但執拗的蘇妮塔主意已定,她決定了的事誰也不能改變。這一點,她非常像當年的龔莎。

事實也是這樣,蘇妮塔的陳述使德蘭姆姆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因而她堅信蘇妮塔的決定並非出自她自己,而是來自上主的召喚。於是她安慰蘇妮塔:「這完全是上主的旨意,你不必擔心,我會給你的父母寫信的。」

此後,蘇妮塔迅速成長,成為仁愛傳教修女會的中堅力量,一直在加爾各答擔當重任。特別意味深長的是,德蘭姆姆甚至把自己的教名艾格莉絲給了蘇妮塔,她就成了艾格莉絲修女。由此可見,她是多麼地珍愛蘇妮塔。而蘇妮塔,也沒有辜負姆姆的厚望,她一生都很努力。

按中國天主教會的譯法,艾格莉絲應譯為依搦斯,依搦斯是公元2世紀的殉道貞女,也是天主教會的第一位女聖人。在天主教的傳統里,信徒除了本名外,還有一個教名。教名在教會內稱為聖名。聖名一般取自一位聖人的名字。比如德蘭姆姆,她的本名是龔莎,聖名是依搦斯,即艾格莉絲,而德蘭,是她的修女名。

蘇妮塔不僅自己從家裡跑了出來,她的勇敢還帶動了她的一些學妹們。

不久後的一天,大概是1949年的12月吧,清晨,德蘭姆姆和蘇妮塔推開高瑪家的鐵門時,看到牆邊有個女孩子,低頭坐在行李箱上。蘇妮塔走近一看,原來是瑪利亞,瑪利亞也是聖瑪麗中學的學生,比蘇妮塔低一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