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七 雪花非花?

(也許,我們可以就此結束這場高緯度上的敘事了?)

當然,僅僅憑祝磊說的那幾條理由和他自己的那些感覺,是沒法確認整個這起「職工股案」到底是怎麼一回子事的,更沒法坐實這「圈套」的始作俑者就是饒上都,特別不可能就此說明顧立源也參與了對祝磊的「陷害」。

看完這份原件的複印件,邵長水呆坐了好大一會兒。仔細品評,祝磊寫這份材料的本意似乎並不是在要揭發誰,更不是要把誰置之於死地。實際上它並沒有提供太多驚心動魄的線索。人們值得為了這樣的一份材料而去殺人,或被殺嗎?它無非刻畫了一顆良心在掙扎中的戰慄而已。是的,雪花不是花,但她還將久遠地被稱作雪「花」。她還會努力地去爭取,要讓自己和所有的同伴都在詩意中繼續存在……

後來查清,祝磊確系自殺。不管最高院最終是否會對他進行改判,他覺得他自己是不能再原諒自己的了。他覺得自己在政治上和心理上已經「死去」。也應該死去。與其讓某一個監獄用十年二十年、或更長的時間來慢慢地執行他這個心理上和政治上的「死刑」,還不如像那雪花一樣,快快地墜落大地,快快地融化了事。於是他就利用求醫時,年輕法警的一時疏忽和對他的信任,縱身從窗戶里撲了出去。偏偏窗戶底下事先擱置了這麼一塊石頭,讓人平添了許多懸疑…… 邵長水拿著這份原件的複印件回到趙總隊的辦公室,趙總隊還在等著他。

「看完了?」趙五六問。

「看完了。」邵長水把材料遞還給趙總隊

「再讓你看樣東西。「趙五六說著.拿出一份今天剛到的報紙。省里最重要的一份日報,省委機關報.

邵長水接過報紙,從第一版翻到最後一皈,沒覺得有什麼異樣;便疑詢地看了看趙總隊,好像是在問,您讓我看啥呀?

趙五六收起這份報紙其他那些頁面.只留下第一版到第四版的那一頁,對邵長水說道:「你再仔細瞧瞧。」

他再次從頭至尾地翻看了一遍。只是這一遍翻看得更加認真和仔細。當從第四版上重又回到第一版上來的時候,他似乎感覺出一點什麼來了。他忙湊近了第一版上刊發的兩張照片和兩條消息,仔細地搜尋起來。一張照片上拍的是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接見省十大傑出青年的合影:另一張照片是省委召開第××次擴大會議的現場主席台的照片。接見本省十大傑出青年,這樣的事年年都有,但不會讓省委和省政府全體領導都出面。今年卻似乎全出面了,但感覺上似乎缺了一個人。省委擴大會議,省委省政府的領導當然都得參加,但似乎也少了一個人。

「看出點名堂來了嗎?」趙五六悶悶地問。

「……」就在這一瞬間,邵長水忽然發現,這兩張照片上缺少的是同一個人:顧立源:作為省委常委、省委副書記和代省長,這兩個場合他都應該出現啊。沒出現,為什麼?出國了?上外地開會去了?還是怎麼了?省委機關報在同一天的同一版面上同時刊發同樣缺少了這位主要領導的照片。一定是想說明什麼、告知什麼……

「顧立源怎麼了?」他忙問:

「他被『雙規』了:」趙五六答道。

「『雙規』?啥時候的事情?」邵長水急問。

「前天晚上:中紀委來了一位副書記.加上省里的幾位主要領導,集體找他談的話,談完後,中紀委連夜就把他帶走了。」

「為什麼要『雙規』他?」

「多餘問的。」

「……」邵長水愣了一愣,再想想,是的,自己這個問題問得完全多餘。 「你再看看第三版上的這一則消息。」趙五六翻開報紙,指著右上角的一則消息對邵長水說道。

這是豆腐乾兒大的一則經濟新聞。報道本省一些著名民營企業家學習座談「三個代表」思想的動態。消息里不僅點了饒上都的名字,還用兩行多的文字,轉述了他在座談會上發表的一個觀點。座談會是昨天下午在省委老交際處賓館召開的。陶里根好幾位民營企業家都應邀出席了這個座談會。但在消息中直接被點名並被引用了發言內容的,卻只有饒上都一個人。看來他還是個學習方面的標杆兒人物。

「……」邵長水看完這則新聞,心裡不知為什麼,有些堵得慌,想問些什麼,卻又怕再讓趙總隊用一句「多餘問的」給堵回來。如果說顧立源是因為了那兩幢別墅的問題被「雙規」的,那送別墅的人為什麼還在作為「學習三個代表」的典型被表彰著呢?

「誰說雪花不是花?」趙總隊忽然無甚來由地這麼感慨了一聲。他居然把這句話用在了這兒,說著,還淡淡地苦笑了一下。邵長水卻依然保持了沉默。這時候,他突然又把報紙翻到第一版上,再次去看了看那兩張已經沒有了顧立源的照片。全省數千萬老百姓,今天能有幾個人會注意到這位代省長已經從省報第一版上消失了呢?更有幾人能從這「消失」里覺察和品味出本省政治局勢正在發生的重要變動呢?連那十傑青年們好像都沒覺察到。他們的笑容依然是那麼燦爛。而沒有了顧立源的省委擴大會議的會場依然是那麼的莊嚴肅穆,依然是那麼的穩重而靜謐,依然在顯示著一種權威和決心,一種自信和平和。

「誰說雪花不是花……」邵長水在心裡突然也重複了一遍這句話。無意間這麼重複了一下,心裡忽然覺得鬆快多了,「哦,這真是一句多義、多矢量的話。」

「還有件事,廳黨組決定下個星期為勞爺舉行一個追悼會。追悼會的具備籌備工作,就由你們支隊來操辦。要簡樸,但又要隆重。」

「是。要簡樸,又要隆重:」邵長水答道。

「追悼會前一天,廳黨組全體領導同志會一起去勞爺家看望泉英嫂子和小小。你提前去幫著嫂子傲些準備。」

「是。」

「剛才你木獃獃地看著報紙在發啥愣哩?」趙五六問。

「沒事……沒事……」邵長水趕緊掩飾道:但他心裡的確「擠」著一個大疙瘩。這個「大疙瘩」甚至讓他有些喘不上氣來:還是上面說到的那個看法,如果只查接受別墅的.而對送別墅的人聽之任之,既不公平,不合法理,也不利於「河清有日」。你在下游忙著清淤,但對上游輸入的泥沙卻置若罔聞.不採取得力的措施加以制止,這樣下去,「河清」還能「有日」嗎?近年來,十起腐敗大案,起碼有七八起,背後都有這樣的老闆在作祟。他們拿錢買掌權者的良心和忠誠。有人為這些民企老闆辯護說.他們這麼做是不得已而為之,是因為目前體制上對民營企業不公平.沒有提供和國企同等的待遇。他們舉步維艱,不如此就不可能發展自己的企業,不能發展中國的民營經濟。如果這樣的說法是合理的話,那麼腐敗分子也有同樣的理由來為自己開脫啊:我工作這麼辛苦,為國家的發展(包括民企的發展)做了那麼大的貢獻.而我的月工資卻只有一兩千、兩三千元,有的甚至更少:「革命」幾十年.月收入還不及自己剛大學畢業、在外資或合資企業工作的兒女=而我只要點點頭,簽個字,那些老闆就可以從中賺上幾十、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我從他們那兒拿一點「辛苦費」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況且我拿的又不是國家的錢、老百姓的錢,是那些「老闆們」的錢。他們的錢不拿白不拿嘛。在渡過了艱難的原始積累階段後.現在已經出現一大批千萬億萬富翁。讓他們在必要時.拿個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一兩千萬「收購」一個、或幾個當權者的「良心」和「忠誠」.應該說已經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了。而要讓一個月收入只有幾千元的官員在幾十萬幾百萬的現金面前真正做到眼不紅、心不跳、氣不喘,完全不動搖,的確需要百鍊成金的道行和根底。而我們現在這些一茬又一茬的官員,又有多少像當初戰爭年代或建國初期的幹部那樣,經歷過嚴格的(近似嚴酷的)政治磨鍊和世界觀信念的檢驗呢?如果我們對那種「收購行為」不加以足夠的重視和有效打擊,可以這麼說,中國將永無寧靜和乾淨之日。而平心而論,在中國,從個人的操守和品行方面來說,哪一個階層、哪一個人群最不受監管?答案是肯定的,就是這些「老闆們」……

顧立源被「雙規」了。而饒上都卻成了學習的「典範」。聽說,陶里根市已經將他的個人「事迹」,作為下一屆省人大代表候選人的材料,報送了上來。陶里根市市委、市政府和人大常委將他作為下一屆省人大候選人的主要依據是,他對全市GDP和稅收的增長所做的突出貢獻……

這就是現實。

還說什麼呢?

邵長水苦笑笑。

另外,這些話,跟趙五六說,又有啥用呢?多吃土豆多放屁,多發牢騷多生氣。說了,還不是在跟自己過不去?!讓自個兒心疼半天,幹啥嘛?算了吧! 「嗨,你這個人,有話就說唄,憋在肚子里還想生豆芽哩?」趙五六見邵長水只是一味苦笑,便追問。

「沒事。沒事。」邵長水趕緊再笑笑,忙收拾起自己的東西,就向門外走去。趙五六還想問一點什麼——因為他自己心裡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