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七 一分寂靜,半生喧囂

回到龍灣路八十八號,冷靜下來一分析,大家對曹月芳提供的這些情況都表示了相當的疑惑=聽他這麼一說,勞爺幾乎就成了一個「偏執、多疑、焦躁又極其自戀」的人。而這個人掙扎了幾十年,最終被自己一生遭遇的坎坷、理想、追求所「扭曲」,在臨近退休時,個人慾望又一次惡性膨張,在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承擔了一個他無法承擔的使命.在再一次遭遇了一連串無法排解的矛盾和問題以後,導致了精神崩潰.最終讓自己走進了牛角尖里……包括勞爺自認為的那個「謀殺」.實際上也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他心態發生一連串畸變後產生的一種」幻覺」而已。而他的死,則很可能是「自殺」造成的……

這怎麼可能?

這個曹月芳到底是一個什麼人?

為此,趙五六要求邵長水儘快再技壽泰求深談一次,以核實曹月芳談話內容的真實性.並且告訴了邵長水一個新的情況:前些日子,他把勞爺的那個「紅鱒魚」記事本和邵長水破譯的「密文」一併送交公安部技術鑒定中心去做了個鑒定,公安部的技術專家認可邵長水的破譯。但是,他們對這份密件究竟是什麼時候寫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們認為,這份『遺囑』書寫的時間.間隔勞爺出事的時間,至少也應該在三四個月以上。」

「事發前三四個月,勞爺就寫下了這份『密件』?可能嗎?」邵長水一愣。

「是的,據鑒定,至少也應該有三個月左右了。」

「三個月?」如果這份密件真是勞爺被撞死前三個月,或更早一些時候寫的,這就說明,一,他在出事前的三四個月,和陶里根某些人的矛盾就激化了。否則他不會產生自己可能被謀害的預感。那時候,他去陶里根的時間還不太長。在那麼短的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他感到非要寫下這一類的「遺言」不可?二,又是什麼原因,使得對方加害勞爺的意圖拖延了三四個月才實施?三,如果這個鑒定結論是準確的,這倒有助於理解名單里的那些同志態度為什麼會從勞爺所說的「熱衷」於此事,變成目前的「淡漠」。也就是說,這幾個月期間,在勞爺和這些同志之間也發生了一些什麼事,促使這些同志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那麼,現在需要追問的是, 這幾個月間,在他們之間又發生了什麼事?

……兩天後,邵長水緊急約見壽泰求,這回,壽泰求沒再找理由推拒,也沒去任何一家茶館和飯店,而是把壽泰求直接約到龍灣路八十八號來了;並婉轉地向壽泰求提了個要求,希望他自己一個人來,不要帶任何人。談話前,邵長水還到省委組織部去了解了一下壽泰求的現實表現情況。據省委組織部的同志介紹,在從陶里根調出的那麼些幹部中,歷次考評,壽的綜合得分都名列前茅。在「廉潔自律」方面,省紀委對他的評價也不錯。

那天,壽泰求應諾隻身一人來了。

也許是因為這階段忙於籌備那個軸承集團的緣故,或許還有別的什麼為外人難以猜測的原因,比上一回見面時,壽泰求不僅瘦了,還顯得有些「老」了。臉色、神情都不如上回那麼光鮮精神,甚至連襯衣領子都顯得不如上回的堅挺乾淨。

「我是不是瘦了?」一見面,還不等入座,壽泰求就迫不及待地這麼詢問。顯然他對自己近期的健康狀況,挺有些憂慮。

「還行吧……」邵長水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眼,微笑道,「減肥呢?」

「減啥肥?!大夫說我血糖有點高……」壽泰求無奈地苦笑了一下。

「那你可真得注點意了。吃得太好。營養過剩,活動量不夠,心神過於疲勞,內分泌失調,急速消瘦……這些都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和典型癥狀。得少搓一點大盤子了。」邵長水笑道。

「您還挺懂?」壽泰求不經意地挪揄道。

「嗨,干我們刑偵這一行的,啥都得懂一點,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雞毛蒜皮,不懂還真不行。」

「您……過去是搞刑事偵查的?」壽泰求問:

「啥叫『過去是』?現在還是。」邵長水笑道。

「哦……」壽泰求眼睛裡忽然本能地掠過一綹黯淡的神情。一般人總是認為刑警是跟刑事犯罪分子打交道的,所以讓刑警找上門來談話,總不是件好事。這使壽泰求本能地感到了一種壓抑和不快。而後有一小會兒工夫!他沒再作聲;而後又突然抬起頭來問:「今天我們怎麼談?」

「談之前,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您能把手機關掉一個小時嗎?要不我們還真談不痛快:」邵長水略帶著一點開玩笑的口氣說道。

「對不起。今天我這手機不能關。」壽泰求立即拒絕了,「我已經答應了你們今天不帶秘書。所以,我的手機就不能再關了。集團那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事。這一點.我想不用我多解釋……」

「那行那行:還是別影響了您那邊的工作。您就隨意吧。我們想了解勞爺在陶里根期間的真實情況.您跟他接觸比較多。現在外頭對於他的死,有三種說法,說謀殺的.說一般交通事故致死的,再就是說自殺的。請您談談您所了解的勞東林。您覺得他的死是怎麼造成的?」

「我能先不對他的死定性嗎?」

「可以可以。談什麼,怎麼談.一切都由您自己決定。」

「上一回我談到勞爺後期內心挺痛苦的……」

「是的,談到這兒您突然中斷了談話。」

「我有顧慮。」

「我們也感覺到了這一點。」

「猶豫了這麼長時間,我覺得還是應該跟你們把事情說說清楚。否則真的非常對不起勞爺……也對不起……對不起你們這一趟又一趟的辛苦。所以,今天你們即便不找我,這幾天里我也會找你們好好地聊一聊。當然,我只能談談我所了解的勞東林。這裡難免就會有些以偏概全,也可能會有顧頭不顧尾的現象。另外,我聲明一下,今天我帶了個錄音機。這樣一個正式的談話,我也想留個底,完全沒有別的用意。如果可以的話,我就開始錄音了。」這樣,壽泰求很平緩地,顯然又是很有準備地開始了他長篇的憶述。

「我和勞爺是好朋友。一個老警察和一個年輕的大型國有企業老總居然成了好朋友,而且是非常好非常好的朋友,也許會讓你們感到有些奇怪。但我倆的確是好朋友,而且是屬於那種沒有任何功利目的好朋友。我不需要他替我上局子里去撈人,也不需要他託人去替我買駕本兒。他也不需要我替他在廠子里安排親戚就業。雙方都沒有任何實際利益的需求。雙方都不在對方身上『尋租』。這種關係,現如今很難得。所以說,我一直挺珍惜我們之間的這點關係。先說說我倆是怎麼認識的吧。其實我倆認識的時間並不長,也就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那時候我們二分廠出了一起命案,有個老工人在上夜班的路上,被人捅死在廠外一個廢棄的排水溝里。勞爺奉命來破這個案,我們就認識了。從表面上看,他跟別的刑警沒啥兩樣,外粗內細,外冷內熱,說話做事還稍稍端著一點架子,有時一張嘴還挺沖人。初一接觸,的確讓人不太能接受。但往深里一接觸,我覺得他這人心裡真有玩意兒。這個『玩意兒』,我指兩個方面。一是他業務上確實行,也就是說他手上那點活兒確買漂亮,讓人不佩服都不行。就說我們二分廠那個案子,原先是市局刑偵大隊的人在破。折騰了一個來月,沒整出啥頭緒,他們才把勞爺搬來了。那老工人被捅死後,被塞進一個蛇皮袋,丟在那排水溝里的。大伙兒一致認為發現屍體的地方不是作案的第一現場這方面我是個大外行,不懂。據當時刑偵大隊的同志們說,找到第一現場,對偵破這個案子至關重要。是這樣嗎?」「是這樣。」邵長水答道。

「棄屍現場周圍是繁雜的居民區。全是六七十年代建的工人住宅區。當年住的都是廠子里的工人。現在,居民成分就很複雜了。相當一部分都成了出租房.清一色預製板結構的簡易樓。街道狹窄,樓群密集,人口密度極高.旁子的隔音條件相當差。因此.他們判定殺人的第一現場不可能在附近。在這樣一個區域里殺人,再移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組織了大量警力在方圓五公里範圍內排查空房、黑出租房、違章建築旁……真是費了老大的勁兒,一無所獲。於是準備把排查範圍再擴大到方圓十公里。但這一擴大,工作量可就得翻好多倍。這決心非常不好下。正在犯難的時候,勞爺來了。勞爺仔細研究了現場勘查記錄和遺留的物件——那個裝屍體的蛇皮袋和捆彝屍體的繩索。他告訴市局的同志,就在方圓五百米的範圍內查吧.大概齊,能有個八九不離十。市局的同志聽他這麼說,太吃驚了.不敢相信,但又不敢不相信。試著去查吧。不久果然在離棄屍現場並不太遠的一幢簡易樓里找到了殺人現場。後來勞爺解釋.他是從裝屍體的蛇皮袋和那根捆綁屍體的繩索上得到啟發的。他在仔細查看後,發現這個蛇皮袋的拉鏈是壞的,袋上還有破洞;而用繩索捆挷屍體時也捆得相當草率。丟屍現場是鬧中取靜的地方。但握周圍的居民反映,案發當天晚上,並沒有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