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化-放低天倫輩份先求做到友誼的了解

林長民、林徽因父女喜歡文學與藝術,林徽因對人說她是父親唯一的知己。其父女關係非同尋常,「中郎有女」,林長民生前常以此自喜,但他也曾慨乎言之:「做一個天才的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份先求做到友誼的了解。」

溥傑年少時,生活養尊處優,曾無意中在窗玻璃上寫了「小米半斤」四字,為其母發現,大發雷霆,嚴厲地責備了溥傑一頓,主要理由是:計算糧食,有失身份。

丁文江出生於江蘇泰興的一個士紳家庭,其幼年所受教育完全是為將來走科舉道路作準備。他13歲時,「出就學院試」,適遇知縣龍璋,「龍大嘆異,許為國器,即日納為弟子,并力勸遊學異國以成其志。而赴東留學之議,乃自此始。」

程潛參加同盟會後,從事革命,舉凡辛亥、討袁、護法諸役,莫不為民前驅,其鄉人慶之,其母則說:「男兒以身許國,除暴安良,分內事耳,何以慶之?」為績而不輟,人復勸休止,則又說:「人貴自食其力耳,吾不欲以身暴人。」

1920年,在上海國民黨總部工作的孫鐵人在《大晚報》上讀到他昔日的學生聶紺弩的詩作,大為驚異,馬上致信報社總編、好友胡石庵:此生頗有文才,但尚需開拓視野,這樣才不致埋沒鄉間。他邀請聶紺弩去上海,聶由此走進了革命和文化的隊伍。

沈從文18歲時到北京來謀生,他住在一會館的小亭子間里寫小說。冬天到了,涼快透頂,下大雪時,沒有爐子,身上只兩件夾衣,他就用舊棉絮裹住雙腿,雙手發腫、流著鼻血地寫小說。郁達夫去敲門:「哎呀……你就是沈從文……你原來這麼小……我是郁達夫,我看過你的文章,好好地寫下去……我還會再來看你……」郁看吃飯時間到了,邀請沈從文去附近吃了頓飯,內有蔥炒羊肉片,結賬時,一共約一元七角多。飯後兩人回到小亭子里談了一會兒,名作家告辭,留下他的一條淺灰色羊毛圍巾和吃飯後找回的三元二角多零錢。沈從文伏在桌子上哭了起來。

1924年,梁漱溟離開北大,有人問他原因,他說:「因為覺得當時的教育不對,先生對學生毫不關心。」他認為,先生應與青年人為友。所謂友,指的是幫著他們走路;所謂走路,指的是讓包括技能知識在內的一個人全部的生活往前走。「教育應當是著眼一個人的全部生活,而領著他走人生大路,於身體的活潑、心理的樸實為至要。」

蔣百里曾帶兩個孩子到德國,一個鄉下老太太對他說:「兒女求學固屬重要,但比這個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重視合群生活。青年人最忌產生憂鬱或孤獨的情緒,學習求好了,身子卻弄虛了,精神也被消磨殆盡。這種有學問的人,對國家和社會有何用處?因此之故,除求學外,父母還須注意兒女們的周圍環境,讓她們跟多數人在一起,多過點滑冰、游泳、打球的野外生活。」蔣回頭提醒孩子:「這位老太太的話,就是課堂外極可寶貴的學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