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勇者啊,當我的人吧。」「我拒絕!」 附錄

地圖·解說

冒險的舞台~南部諸王國~

首先,要向各位解釋最重要的地方——這是個南方寒冷、北方溫暖的世界。換言之,就跟我們所處世界的南半球相同。

南部諸王國,位於大陸南端最為寒冷而貧瘠的地區。國內充斥不少廣闊而無用的土地,人□也不怎麼多。

由於魔族從南方的極大陸進攻,因此南部諸王國是人類陣營的最前線,經常籠罩在戰火之中。

十月開始這裡會下雪,氣溫也會變得比一月的東京地區還要低(註:近年一月東京最低溫約為攝氏零度~四度)。十-一月到二月這段期間,平均氣溫會降到零度以下,嚴寒的氣候將持續好一陣子。

而且這裡即使到了夏天也不會太過炎熱。八月的均溫和五月時的東京相去不遠(註:約攝氏十八度上下)。

這一帶氣候條件不佳,所以要種植小麥相當困難。農民種植的作物以大麥、燕麥等耐寒能力強的穀類為主流。

由於越冬村在南方國度中處在較為偏北的位置,因此勉強還能種植小麥。到了冬之王都那一帶,小麥就完全沒辦法生長了。

糧食,特別是小麥,南方諸王國都得仰賴北方——大陸中央那些能正常種植小麥的豐饒國家——提供的戰爭援助,所以南部在中央諸國面前始終抬不起頭來。

不過南部的夏天很美。原先埋在雪中的繁花會一起萌芽、綻放。人們也彷彿十分珍惜短短的夏日時光一般,往往會勤快地耕作、舉辦慶典、引吭高歌,共譜戀曲。

南部諸王國,就是這樣一個住了許多純樸人民的國度。

解說 遊戲設計師——桝田省治

與《魔王勇者》的相遇

有人對我說「你好歹是實體書計畫的發起人,至少該寫寫第一集的解說吧」,我想了想覺得「嗯,這麼說也對」,於是決定提筆撰寫這篇解說。

順帶一提,從第二集起預定將收錄許多娛樂業界知名人士的對談與解說,敬請期待!

好,那麼我就先簡單地說明一下《魔王勇者》實體書化的來龍去脈吧。

那是今年(二〇一〇)四月底的事。我做到一半的遊戲,在中途檢查時被公司認定:「還有改善的餘地」。由於那個部分不是我負責,所以我只能等待。

我沒什麼特別的興趣。而且因為是黃金周(註:日本的四月底到五月初有好幾個國定假日,因此被稱為黃金周)期間,所以孩子都跟著太太回娘家了,家裡只剩下我一個人。這突如其來的假期令我不知所措。

由於沒事可做,我便看著Twitter的畫面發愣。突然,畫面上出現了:「魔王:『勇者啊,當我的人吧。』勇者:『我拒絕!』(後來改名為現在的《魔王勇者》)真有趣」這樣的留言。過了一會兒,其他人也表示了同樣的意見。到了隔天依然如此。在好一段時間內,這個奇妙的名稱不時閃過我的螢幕。

「魔王:『勇者啊,當我的人吧。』勇者:『我拒絕!』」到底是什麼?我好奇地試著搜尋了一下,發現那似乎是篇貼在網路論壇上的小說。

我之所以會開始閱讀,說穿了就只是要打發時間而已。

長時間閱讀映在螢幕上的橫書小字,讓肩膀變得十分僵硬。而且這東西幾乎只有對話、登場人物又連個名字都沒有,再加上到處都是錯字漏字,讀起來非常辛苦。

但是,我停不下來。

「這什麼東西啊?太棒了!」就這樣,我在黃金周期間不停地閱讀下去。

魔王勇者到底好在哪裡晚點再說,總之我先繼續交代一下實體書化的經過。

這部小說,在很多種意義上都是過去不曾出現的東西。正如許多人在Twitter所言,它有趣到甚至讓我想抓個人對他說「總之你看就對了」。

儘管有點遲,我依然在連假結束時寫了幾行像是「我感受到了可能性」的推薦文貼上部落格。

文明的利器總是教人吃驚。隔天我便意外地在Twitter上找到了作者本人。

寫出這本奇書的笨蛋(這是讚賞)究竟是個怎樣的傢伙呢?我對此很感興趣。

因此我試著詢問「既然這部作品引起了這麼大的話題,應該有好幾家出版社找上門吧?」我寫這些文句時,確實有一半是在講客套話。

接著,迴音很快就來了。「不,只有自費出版的業者而已。」這句話令我當場愣住。

仔細想想,我已經不記得自己當初為何會如此大力支援了。也許,只是因為正好隔天我和編輯約了要討論《傷だらけのビーナ》和《透明の貓と年上の妹》(乘亂替自己的著作宣傳!)、因為我心中湧起了一股希望讓更多人曉得這部作品有趣之處的熱忱,還有……因為我很閑。(笑)

取得作者同意後,我就在沒什麼把握的情況下,於Twitter上宣告進行本作實體書化的計畫。

接著,我找上著有許多奇幻辭典的山北篤、細江ひろみ夫妻來監修設定與提供資料,找上水玉螢之丞老師負責角色設定,找上toi8老師負責主插畫等等,先後有許多認識的人被我拖下了水。

先說好,其屮除了我以外全都是貨真價實的專家。

所謂的勢頭實在很恐怖。隔天碰面的編輯很痛快地回答「請務必讓我們出書」。

……這全都是如假包換的事實。

於二十一世紀復甦的戲曲小說

「這什麼東西啊?太棒了!」其一。

看了故事本篇數頁的讀者,想必已經察覺到了《魔王勇者》的異常之處。

本作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以對話形式寫成,也就是所謂的戲曲小說。若非古典藝術的研究者或從事戲劇相關工作的人,對這種結構應該相當陌生。

而且,作中登場人物沒有其專屬的名字,而是以魔王、勇者、女僕長、女騎士等職業稱呼。

說句實話這種寫法對一般人來說難以閱讀。

若要找相近的東西,大概就是狂言(註:日本古典戲劇之一,是種簡單即興的喜劇)或落語(註:相當於日本的單口相聲)的劇本吧。狂言中的太郎冠者(註:狂言中大名或武士手下地位最高之隨從的通稱)是個容易得意忘形的僕人代表、落語裡頭的隱居老者往往是個見多識廣的人物……就像這樣,他們也沒有專屬的名字。

但是,即使作中人物沒有名字,作品本身依舊可以是個有趣的故事。理由就在於,當時所有的觀眾都明白那些已約定俗成的前提。因此就算大膽地省略情境設定、直接切入正題,也能帶給大家充分的樂趣。就像歌舞伎也常會直接從故事的中間開始表演。

這些手法愈來愈少見的原因也在於此。隨著媒體的發達使得情報增加,人們的興趣跟著多樣化,共通的基礎知識也因此逐漸消失。結果現在的娛樂項目中,就由好萊塢電影這種簡單明快又不需解釋的東西成了主流。

那麼,為什麼《魔王勇者》會是這種作品呢?

關鍵就在於本作所公開的場所——網路論壇其具有的特性。

那裡講好聽一點是同好聚集的場所,說穿了就是網路用語紛飛的御宅族巢穴。如果不是對動畫、漫畫、電玩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知識的人,很可能連上頭寫些什麼都看不懂;反過來說,既然都是同好就可以跳過一堆繁雜的說明,直接就話題核心深入討論。

《魔王勇者》就誕生在那樣的地方。

全日本有數百萬具共通知識的人自然地聚集於此。即使大膽地省略也能了解個中樂趣的文化,就這樣意外地在數百年後復活了。

大多數利用論壇的人只是出於自己的樂趣與方便,想必不會注意到這件事的意義吧。然而這個復活可以說是個奇蹟。

在實體書化時,我們也參考了寫給外國人看的歌舞伎說明書,加入了許多註解。說實在的,這也使得本作的門檻要比一般小說來得高。

然而除了錯字漏字的部分外,我們在編輯時採取了儘可能不更動原文的方針。這是因為希望將唯有純對話小說才擁有的魅力原原本本地傳達給讀者。

本作沒有情境設定的說明、沒有人物與風景的描寫、甚至連人物的名字都大膽地去掉了,只剩下濃厚洗鏈的情報。不僅如此,故事發展的速度更是快得令人眼花撩亂。

習慣前或許會有點困惑,一旦進入狀況便再也停不下來。這就是《魔王勇者》。

即使勇者打倒魔王,世界也不會和平。

「這什麼東西啊?太棒了!」其二。

請容我再重複一次序言寫過的東西。

從古希臘的史詩到現代的動畫與遊戲,人們創造了無數冒險故事、英雄傳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