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五、守屋時子

電腦發出的聲音很悅耳,我可不是指擴音器發出的效果音或警示音,而是電腦的風扇旋轉聲、敲打鍵盤聲、點擊滑鼠聲……這種電腦本體和周邊機器演奏出來的環境音。

聽到這些聲音我的心情就會平靜下來,我喜歡房間里只充滿那些聲音。我還喜歡空調聲,沒有它,電腦在夏天會壞掉。其他的全是雜音,無論是經過窗外的汽車聲、樓下的生活音,甚至連自己的呼吸聲都是。所以我在操作電腦時總是屏住呼吸,宛如不讓桌面彼端的聖域察覺自己的存在一樣。

我並非活在二次元世界,我又不喜歡動畫,但也不討厭就是了。只是覺得影片網站上的動畫比真人連續劇更吸引人,所以想要打發時間時,自然會點開動畫來看。這是比例的問題,就跟日本人的血型多為A型,自然會認識較多A型的朋友一樣,應該是吧。

閑閑沒事幹時,我就能體會聚集在某大型討論區的人的心情。真的很閑啊,沒有其他事可干。我不會發文,感覺那樣會跨越界線。不過當我在潛水,連續按F5重新整理時,就已經算他們的同類了吧。真是毫無意義的抵抗。

即使如此,我也是個高中三年級生,也就是考生。季節早已進入秋天,關鍵時刻的夏天已成為遙遠的過去,然而我卻完全沒有在準備考試。不僅如此,這樣下去的話,我甚至連畢業都有困難,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況。

簡單來說,我拒絕去上學,是個自尊心強的繭居族。我最近在網路上得知,繭居族似乎又稱為「自宅警備員」。

別誤會,我可沒有被霸凌。我之所以會窩在家,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就只是一些小事情不斷累積起來造成的。就像隨處可見的集點卡一樣,一個一個蓋上的印章,集滿後就能得到什麼優惠。就我的情況而言,得到的優惠就是成為繭居族,如此而已。雖然也曾遇過類似霸凌的事情,但那也不過是其中一個印章罷了。

我本來就極度不善與人相處,就是所謂的有人際溝通障礙,這個名詞我也是在網路上得知的。小學國中時沒有一個人稱得上是我的朋友,倒是算有熟人吧。我個人的親密度等級順序是外人→熟人→朋友→摯友→戀人這樣的感覺,如果我再努力一點,也許就可以交到朋友。不過,我想我絕對不可能交到摯友。

進入高中就讀後不久,集點卡就集滿了。我集點的方式形形色色,比如說,室內鞋被人藏起來算三點,朗讀國文時吃螺絲算一點,遠足沒人要跟我同一組算兩點之類的,就是這種感覺。製作集點卡大概是在升上國中後,然後慢慢收集的印章點數是在高中一年級夏天集滿的。平均算一天一個,集了三年多,算一千個左右。我集得還真多。

所以,有一天,我就突然從高中生轉變為拒絕上學的學生,慢慢淡出高中生活。不過,一年級、二年級時我還是很努力,至少沒有留級。但是那段期間新的集點卡上還是一直在累積點數。高三第一學期我努力鞭策自己去上學,躲在保健室度過,但暑假前集點卡又集滿了,於是這次我從拒絕上學又轉為在家當自宅警備員。我本來就是除了去上學以外不外出的人,所以高三放暑假後,我就順理成章地窩在家了。

父母當然念了我一堆,我想叫他們不要管我,大人為什麼都不了解小孩的心情?他們自己也當過高中生,一定明白才對啊。明白這個年紀的小孩越被父母念,脾氣就越是執拗。如果他們忘記,我覺得這是大人致命性的缺陷。不過,令人傷腦筋的是,這世界充滿了缺陷一大堆的大人。

我繼續警備著自宅,對世界和大人感到不滿而心情鬱悶。應該不能說是自宅,算是自房吧。因為是住宅區,沒辦法全部都警備。我窩在沒上鎖的和室里,用國中時期父母給我的舊電腦上網,透過桌面的視窗觀看世界。老實說,我覺得我應該比同年齡的高中生還要清楚時事,這也沒什麼好炫耀的就是了。順帶一提,網路傳言不可盡信。

我是真心想不食人間煙火生活下去,可惜我的修行還達不到仙人的境界,還是需要吃飯和排泄,所以我偶爾會走出房門。因為不想跟父母碰面,大多是在清晨、正午或是深夜,我認為分不出清晨和深夜是自宅警備的缺點。

繭居初期,父母會做好飯放在我房門口,但我堅持不吃,而是去翻冰箱或是去便利商店,不久父母便放棄,改放餐費在門口。父母都在工作,大概也沒時間照顧女兒吧。俗話說,父母的愛是無償的,但我們家的愛大概是有償的吧。因此,我在深夜緊握著英世先生(注5:英世先生 從二○○四年起,日本千圓鈔票正面的人物是野口英世,他是日本的醫學博士、細菌學家。),出門去便利商店。

除了離開房間時絆了一下差點破口大罵之外,我順利地走出家門。

我好歹也是個花樣年華的青春少女,深夜外出還是必須保持一定的警戒心。儘管能失去的東西不多,但我這條命可是包含在其中。雖然最近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奇怪的是,我還是像道德課上教授的那樣愛惜生命,算是啦。

我家位在公寓大樓四樓,先下樓梯,走到附近的便利商店需要十分鐘。距離不遠更需要小心注意,在敵人發現自己之前先找到敵人才能逃跑,這是我在線上遊戲學到的少數可能實踐的技能之一。我才不想平白被攻擊,尤其是在現實世界中。現在這種情況下,敵人主要是變態、同校的學生,以及巡警和狗(感覺繭居族特別容易受到狗攻擊),還有殺人魔傑森……不對,剛才的算我沒說,最後一個是電影看太多。

我掀開連帽外套的帽子,雙手插在口袋裡,隨意走在路上。如果想要走起路來不可疑反而容易弄巧成拙,所以我正常地走路,就像習慣夜生活一樣。我明白這樣子很可悲,但繭居族本來就很可悲,又不是現在才意識到。

自卑感……當然有。

畢竟理應是人生最輝煌的時期。我討厭青春這個辭彙,但仍然實際感受到自己正在浪費青春,不只青春,我在浪費所有事物。不論是時間、金錢,還有愛。我明白沒有一個繭居族是幸福的,但窩在家裡的期間,也讓我體悟到自己倒也不會不幸,畢竟我沒有受到傷害。我認為道德或倫理課應該教導人,這世上也有人是只在乎會不會受到傷害而已。我是認真的,很認真。

我害怕受傷。

因為心裡受傷不會流血,自然也就不會結痂。

比如說……被紙割到手,會痛也會流血,但流的血遲早會凝固,然後結痂,不久後會脫落痊癒……可是心卻不會。學校有太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像我這種人才會不斷集點,然後淡出學校。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每個學校一定都有發生過。原因很簡單,對痛覺遲鈍的人,不容易察覺他人的痛楚,如此而已。順帶一提,對痛覺敏感的人,也會害怕疼痛,我認為社會上把這種人評為纖細,一點也不和善,而是不負責任。

偶爾有人會把自己的纖細誤以為是特別,錯了,那是明確的缺陷。神明在創造我的時候少加了什麼,或是加太多了。簡直是找人麻煩嘛,真是的。

沒錯,我討厭自己的缺陷,換句話說,我羨慕完美無缺的人。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正常地生活呢?我是不會憤世嫉俗到想要罵說「現充(注6:現充 源自日本網路用語「リア充」,指現實生活過得很充實的人。)都爆炸吧」,但我能理解對自己絕對得不到的東西產生怨恨的心情。不過,我大概只是單純地羨慕正常,如果有賣能變得正常的葯,我一定立刻買。

我就是那麼地渴望正常,但異常的我,大概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女生吧──在冒出這種想法的時候,感覺自己就像是個悲劇女主角,我打從心底感到厭惡。

便利商店前停著好幾輛重型機車,還聚集著一群疑似騎士的大哥。我盡量避免與他們對視,走進店裡。隨便買了幾個飯糰、飲料和巧克力,走向收銀機。

「要加熱嗎?」

臭臉店員問我,扔下英世先生髮呆的我眨了眨眼睛。

「咦?」

我想說有什麼好加熱的,結果是飯糰啊,因為是炒飯口味的。

「啊,不用。」

為什麼買東西這麼耗費精力啊?我實在不明白那些愛血拚的女孩心情,跟人講話感覺壽命一下子減短了不少。Amazon有沒有在賣飯糰啊?加多少防腐劑都沒關係,要是能大量販售保存期限長久的飯糰該有多好,我會買一年份。

「總共四百八十二圓。」

店員好像期待我拿出零錢,但很不巧地,我身上只有英世先生。

「……找您五百一十八圓。」

我從有些不悅的店員手中接過找回的零錢,直接塞進連帽外套的口袋裡,然後接過袋子。

事情辦完走出店裡後,那些像飆車族的傢伙還在停車場大聲喧嘩。你們是沒別的地方可去了嗎?趕快騎機車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