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後記

即使是一些客觀看來稀鬆平常的事,有時對當事人而言,卻是改變世界的大事。沒錯──例如說,以前我曾經聽一位女性說過這樣的故事。她說自己人生中最棒的回憶,是國小時代獲選為合唱比賽的鋼琴伴奏者。只聽這個部分,也許會覺得這個故事好像有點荒唐。不,即使聽到最後,也許還是會有人覺得荒唐。懷抱什麼樣的感想,本來就是每個人的自由。

當時她非常內向,沒有朋友,伴奏者的職責對她而言,只是個沉重的負擔,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是。坦白說,她很想辭退這件工作,但班上又沒有其他同學會彈鋼琴,而且她不是那種能夠拒絕人的個性,所以最後還是接受了。「要是正式比賽時彈錯,扯了大家的後腿,那該怎麼辦?」她每天都過著幾乎要被這種不安給壓垮的日子,無數次暗中獨自啜泣。

然而等到實際開始練習合唱後,沒過多久,這件事對她而言就不再是痛苦。不但不是痛苦,她甚至變得期待合唱練習的時間趕快到來。

指揮是她暗自愛慕的男生。當演奏開始時,他總是會牢牢注視她的眼睛。她一直都知道,這只不過是為了配合演奏時機的眼神交會。然而,這個動作就是讓她非常開心,開心得覺得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也許有人會笑說:「人生中最棒的回憶,只是和喜歡的男生眼神交會這種小事,這樣的人生是多麼寂寞?」但我非常能明白她的心情。無論她往後的人生充滿何種至上的幸福,我想她最棒的回憶,始終會是這件「只不過是眼神交會的小事」。

人類的價值基準,本來就是此一時、彼一時。有時比起致富之後在高級餐廳吃到的全餐,會覺得極貧時代在學生餐廳吃到的幾百圓套餐還更加美味;有時比起充實的大學生活中的同居女友,會覺得最凄慘的國中時代里只握過一次手的女生更惹人憐愛。就本作而言,高坂多半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佐剃隔著口罩給他的那一吻。不知道這是不是該叫做「減法的幸福」呢?我認為這種價值觀的倒錯,是人類最美的Bug之一。

若說前作《那年夏天,你打來的電話》、《那年夏天,我撥去的電話》是有關身體缺陷的故事,本作《戀愛寄生蟲》就是關於精神缺陷的故事。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可以說這兩部作品正好成對。我冒出「缺乏導致生病」的構想,是在二○一四年的早春,但我當時幾乎可說完全沒有寄生蟲的相關知識。巧合的是,莫伊塞斯•維拉斯奎茲•馬諾夫的《缺乏寄生蟲症》(原書名:An Epidemic of Absence)的日文翻譯版,就在同一時期出版了,我是在二○一六年以後才知道這件事。這本書非常耐人尋味,甚至讓我忘記自己是當參考資料在讀。如果各位讀者看了本作之後對寄生蟲產生興趣,要不要試著也讀讀看這本書呢?

另外本作書名《戀愛寄生蟲》,是直接從藤田紘一郎老師的著作《戀愛寄生蟲》(講談社出版)拜借過來的。謹在此對爽快答應借用書名的藤田老師表達深深的謝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