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太閣黃金

淀夫人從大藏局口中聽到石田三成等人被處斬的消息,神情黯然。

「聽說掛在治部大人和攝津大人首級旁的,乃是長束正家大人及惠瓊大師的首級,四顆頭顱同時掛在三條橋上。」

聽大藏局語氣,淀夫人彷彿應該感慨自己的幸運,或者,不要忘記大野修理亮治長的功勞。當大野治長派人來告訴淀夫人,內府大人已經表示,秀賴母子與此次戰事毫無瓜葛,請不必擔心……淀夫人歡喜得幾乎發瘋。這也難怪,此時大坂城內緊張得有如九月中旬的關原,人人自危。

關原戰敗的士卒一隊接一隊狼狽撤回,從大津回來的立花宗茂逼著毛利輝元死守城池。豐臣七手組駐留在城內的人馬,也幾乎都主戰,就連淀夫人當時也已作了最壞的打算。

淀夫人對這種情形並不陌生。舅父信長公、祖父、父親、母親,以及繼父柴田勝家,無一不是死在戰火之中。而今,輪到他們母子了。

對於淀夫人的心思,大藏局一清二楚。大野治長若稍遲些趕來,淀夫人或許已把秀賴刺死,親自去本城準備刀劍了。但治長及時趕來,送來祥訊。當時淀夫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生以來,她還從未聽說過如此寬諒的處置。治長誠懇勸道:「請莫要擔心。在下也在與內府並肩而戰。我早就看清,內府對夫人和少君決無異心。」

聽到治長之言,淀夫人伏案大哭。然後,她把片桐且元叫來,讓他趕緊選派使者,與治長一起向家康致謝。在家康進城之前,淀夫人處處插手政務,還把那些主戰武將叫來狠狠責罵。可家康一旦入主西苑,秀忠進入二道城後,她便立即偃旗息鼓。

淀夫人明白,大藏局跟她講三成被處決一事,恐怕也是暗示她,事情所以平安化解,完全是治長在背後出力。可淀夫人懶得開口,她盯著獨自玩耍的秀賴,心思卻根本不在他身上。

「夫人,您怎麼了?」大藏局問道。

「啊,你剛才說什麼?」淀夫人問道,眼神恍惚。

「治部大人傾其所有去打這一仗,家中最後徒有四壁。可長束正家府里,金銀珠寶堆積如山。」

淀夫人默默點頭,「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要那麼多金銀做甚?」

「是啊。聽說不久就要處分參戰眾人,到時必會有更令人驚心的消息。」

「希望再也不要聽到這樣的消息。」說著,淀夫人像是記起什麼,問道,「十五日之前還一直躲在大津、為內府出力的京極參議怎樣了?」

大藏局臉上現出失望之色。她本想和淀夫人談論自己的兒子大野治長,但淀夫人更關心京極高次。也難怪,高次本是淀夫人妹婿。

在關原之戰前一日,高次還在為家康固守大津城,可終未能頂住,在勝利即將到來之時,打開城門,落荒而逃至高野山。

「請夫人莫要擔心。」大藏局道,「聽片桐且元大人說,京極大人弟高知始終在為內府盡忠。參議大人想來不會受到追究,相反,或許還會得到加封呢。」

淀夫人茫然若失,她關心的並不是這個。

「夫人真是幸運。這次夫人姊妹三人都未受到牽連,定是夫人祖上在天之靈的庇佑。夫人平安,夫人幼妹又嫁到江戶,京極大人也將加封,這在亂世實屬罕見。」

「大藏局,你能不能讓我一人靜一靜!」

大藏局不滿地看了淀夫人一眼,道:「那夫人有事,只管叫奴嬸。」言畢,低頭退了出去。

淀夫人默默坐在那裡,看著一旁的秀賴。秀賴早不再玩雙六,單是坐在案前,拿筆寫什麼,卻又不似在練字。

此城只剩下兩個人了。淀夫人感慨良深,隨著戰亂平定,眾人都不到這裡露面了。淀夫人乃太閣遺孀,秀賴又是豐臣家主,怎會與眼下的時局無關?難道孤兒寡母已淪落到這般地步?

淀夫人正悵惘不已,秀賴忽然道:「母親大人,藤七郎怎生不來了?」秀賴說的,是年齡與他相仿、最近一直和他玩耍的毛利輝元之子藤七郎秀就。

「他沒法來。他跟著他父親出城去了。」

「我們戰敗了嗎,藤七郎也敗了嗎?」

「不,即使藤七郎敗了,少君也不會敗。江戶的爺爺不是早就這樣說過嗎?」

「唔,孩兒明白了。可是……」秀賴忽然閉了口,他看到母親神情有些異常。

淀夫人長嘆一聲。

爭強好勝的淀夫人突然委頓下來,並非從聽到三成和行長諸人被處斬時始,而是因為聽說加藤、福島、黑田等與高台院一條心的人要被大大加封的傳聞。

這些事,片桐且元都一一向淀夫人作了彙報。且元說,在朝鮮之戰中與淀夫人推舉的小西行長爭功,結果遭到已故太閣申斥的加藤清正,加封肥後熊本二十四萬石,搖身一變為一位身價五十四萬石的大名。福島正則從清洲轉封到安藝廣島,亦擁有四十九萬八千二百石的身家。世上還盛傳,黑田長政的俸祿也從十八萬石暴漲至五十餘萬石;細川忠興則一夜暴富,從十七萬石長到近四十萬石。

這些傳言帶給淀夫人沉重的打擊。太閣生前,她地位比北政所優越,表面為側室,實際上,她說話的力度遠遠勝過北政所。

淀夫人無論是偏袒小西行長,還是與三成過於接近,都非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也非把希望全寄托在了小西和三成身上,而完全是出於鄙視和揶揄北政所的心思,想以此試探太閣究竟偏向哪邊。可世間卻將此視為北政所與淀夫人的明爭暗鬥,並愈演愈烈。那麼,結果究竟如何呢?但凡被認為是淀失人一派的,都因支持三成而被處罰。與此相對,被稱作北政所一派的,個個變成了封國大名。

如此一對比,愚蠢與賢明、亡國與興家的差距自然凸顯。淀夫人意識到這些時,驚恐得無以復加——全是先前太大意了,若仔細考慮,還不至於釀成此惡果。可她還未來得及考慮,三成等人就已親手把「愚婦」二字烙在她臉上了。連家康都不禁憐憫道:「淀夫人乃女流之輩,與此次陰謀毫無瓜葛……」

淀夫人比別人要強,正因如此,也比常人更覺屈辱,無法對人傾訴的苦悶在她心中燃燒起來。她若甘心慢慢被世人遺忘,便不會有任何苦痛。但她卻住在大坂城裡,被世人嘲為「愚婦」,把自己人全推進火坑。一想到這些,她更是痛苦不堪。

驚愕與狼狽自然會驅使人思量對策。淀夫人近日來總是心不在焉,不時凝神不語,望著秀賴發獃,就是因為這些。

怎樣才能洗刷污名?

把她逼到如此境地的石田三成已經不在了,其他奉行也從她身邊消失了。就連最可靠的毛利輝元——這個身價一百二十萬五千石的大藩之主,也被減封到了三十六萬九千石,方得苟延殘喘。恐怕,他的家臣們也因輝元不再繼續接近淀夫人,鬆了一口氣,否則他連三十六萬石也剩不下。

淀夫人剩下的只有豐臣秀賴,以及不久之後自會枯萎的身體。意識到這些時,她心中更是無比慌亂。家康肥胖的身體,以及某人面帶淡然的表情、說要把她改嫁家康的話,齊齊向她的腦海湧來。淀夫人心裡忽然湧上一個疑問:家康現在還希望得到她嗎?若自己現在已變成家康的女人……家康現在還無正室。只要他有這個心思,還不是一句話的事?這樣的話,她既可保護秀賴,又能操縱天下人,最起碼,她可洗刷掉「愚婦」的污名。

人的想像從來都奔放不羈,有時連自己也會感到驚訝。現在的淀夫人便是如此。家康不是有這種意思嗎?故他才會說「淀夫人乃女流」云云,才會不追究她的罪責。

淀夫人究竟該何去何從?此次亂事,許多人都是真心「為了少君」才血灑疆場。眾人對秀賴一腔熱忱,而秀賴生母卻對飽如此冷淡,這樣做合適否?

正當淀夫人心煩意亂時,片桐且元來了。

「哦,少君習字啊。」片桐且元每次來,總是先問候秀賴。今日也一樣,他恭恭敬敬向秀賴施了一禮,才轉身對淀夫人道:「西苑已定下如何處置京極大人了。」

自從人們忽然從這裡絕跡之後,且元就成了重要的消息來源。現在秀賴身邊,深受家康信賴、又與家康保持著適當距離的,除了且元之外再無他人。淀夫人常常想,家康會不會時常與且元談起私事。

「參議棄城之罪,不過問了?」

「是。當然,內府一定考慮到了參議大人與夫人您,以及江戶中納言夫人。聽說,此次要把京極大人從大津轉封至若狹小濱,從先前的六萬石增加到九萬二千石。」

「倒增加了三萬二千石?」

「是,參議之弟和藤堂大人必也美言甚多。高知也由信州飯田的八萬石轉封丹後的十二萬石。他發達了。」

淀夫人皺起眉頭,「片桐大人定在怨恨我。」

「在下怎麼會怨恨夫人?」

「你若不是在我身邊,恐已成身家三五十萬石的大名了。」

且元苦笑著搖搖頭,「但且元擁有功名利祿無可比擬的少君。」

「人們全都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