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有度中文網 > 電擊文庫 > 2

第二卷 終結於 0.8

1

把腳踏車停在腳踏車停放處後,我走進片場。巴士會在市區繞來繞去,還不如騎腳踏車比較快。才不過二十分鐘,我的T恤跟短褲都濕了。八月的酷暑還不見盡頭。

走進棚內後,消耗龐大電力的冷氣將溽暑阻擋在室外。我先走到宣布當天行程的告示板前。這個寬度逼近我身高的大白板上,有所有跟《2》相關的最新公告。

上頭沒有我的通告。

接下來兩個禮拜統統要拍娜妲莉的部分,而且進度排得很緊。不過最原小姐不會寫上沒有把握的進度,所以那一定是她覺得可以在這段時間內拍完的鏡頭。

我也相信。畢竟是娜妲莉跟最原小姐的組合,一定可以把這麼多鏡頭拍完。

今天中午前有外景行程。

我把包包放下,準備跟她們一起出外景。

2

我明明抱著決心才來,到了現場,在三芳看她們拍片還是免不了大受震撼。

今天未免拍得太順利。理由很簡單,外景之所以可以三兩下就收工,都要歸功于娜妲莉優異的演技。女演員娜妲莉·莉莉·葛蘭佩拉以傳神的演技推動拍攝工作順利完成。

我這一個禮拜一直跟在娜妲莉身邊看她拍戲。

這段期間,我也一直在觀察娜妲莉跟最原小姐的做法。最原小姐讓攝影機運轉時,想要的是什麼?娜妲莉演戲時,心裡想些什麼?我為了知道這些,這一個禮拜一直跟著娜妲莉的場景跑。我想現場應該有我要找尋的答案。

可是謎底藏得太隱晦,最原小姐在現場根本沒做出什麼指示,娜妲莉也沒問什麼問題。兩個人在拍片時,偶爾只講上三言兩語,但這兩天幾乎連三言兩語的交談也沒有。

娜妲莉愈演愈順。

之前她的鏡頭也都只要拍個兩三次就能拍好,今天更是好幾次都一次OK。每當最原小姐拍到一次OK的鏡頭時,會輕快地跟娜妲莉比個「YA」的手勢,娜妲莉也回以最燦爛的笑容。我覺得她們之間好像有什麼我看不見的異次元資訊聯繫網路,兩人之間有我聽不見的話。

我有一次直接問她們,她們拍片時到底都在想什麼。聞言,最原小姐把她剛拍好的鏡頭給我看:「就想這個呀。」娜妲莉則溫柔地笑著對我說:「數多,那一定要你自己經歷過才懂哦。」她的日文突然變得很流利,令我忍不住吐嘈她根本就會講日文嘛。

不過,我發現一件事。

她們在某個鏡頭重拍之前曾稍微聊一下。那時候,最原小姐沒有直視娜妲莉說話,娜妲莉的眼神也不是望向最原小姐。她們跟對方講話的時候:心裡的焦點並不在對方身上。

兩人一定在考慮同樣的事。

那是什麼?

目前我還不知道。

3

我騎著腳踏車穿過傍晚到處是學生跟家庭主婦的馬路。其實今天晚上我也想跟去看拍片現場,但我有我自己的課題要應付。今天晚上我跟伊藤老師約好,要把上次沒上完的課上完。

我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這門課。生物究竟跟演戲有什麼關係?可以幫助我的演技進步嗎?毫無頭緒的難題令人內心旁徨,相比之下,豬叫小測驗真是小學生的程度。不對,那真的不是小孩子的遊戲。

一走進藤凰學院的校門,便聽見油蟬在被夕陽餘暉染紅的校內樹上嗚叫。

八月已經步向尾聲。

4

摸因

「你聽過『模因』(meme)嗎?」

伊藤老師指著黑板上的字問我,我搖搖頭。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那我從頭說起。上一次我們沒講完的部分其實稍微偏離了生物學,不過那是以我們上次講課的內容為基礎,所以也不是完全沒有關連。內容可能比較偏向文科而不是理科。」

老師望著黑板上的字繼續說。

「模因是我們上次提到的理查德·道金斯創造出來的一個跟資訊與傳播相關的概念。他把模因拿來跟生物的基因類比。基因是傳承生物資訊的因子,模因則是傳承人類心理與文化資訊的因子。這是個有點難解釋的概念……」

伊藤老師稍微想一下,在黑板寫下「披頭四」。

「披頭四是個實際存在的四人樂團。他們是有實體的物理性存在。可是同時間,在我們腦子裡也存在『聽披頭四的音樂』這項資訊。我們的腦中存在與實體毫無關係的『聽披頭四的音樂』這種行為、『披頭四的曲子』這種音樂,以及『保羅·麥卡尼』這個人。存在我們腦中的這些想法就稱為『模因』。」

老師在黑板上補充說明,我在腦中咀嚼他的話。

「披頭四」這項資訊是模因,「聽披頭四的音樂」也是模因,「披頭四的曲子」同樣是模因?那麼,所有有意義的資訊全都是模因嘛!模因的定義未免太廣泛。

伊藤老師又在黑板畫上一些有著丸子頭的火柴人。

好幾個火柴人並排在黑板上。

「披頭四這個樂團在一九六〇年代成立後,聽過披頭四音樂的人、想聽披頭四音樂的人,腦中便出現『披頭四』這個模因。」

老師在其中一個火柴人的丸子頭內寫上「披頭四」。

「這個人推薦他的朋友聽披頭四的音樂後,他朋友便知道披頭四這個樂團。於是,他朋友的腦中也出現模因『披頭四』。」

老師在旁邊那個火柴人的頭中也寫上『披頭四』。增加了。

「道金斯認為,模因可以藉由這種方式增值。」

「的確變多了。」

「既然變多,就表示它是基因。」

這種講法未免太牽強,但現在不是吐嘈的時候,我耐著性子聽下去。

「生物的基因可以繁衍到下一代,模因也可以經由人類大腦中的觀念來繁殖。請回想一下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他說過『自然淘汰機制是以基因為單位在運作』,而他也把這項理論推衍到模因上,認為模因跟基因一樣,會面臨自然淘汰的命運。」

老師指著其中一個火柴人。

「第二個人聽從朋友建議,聽了披頭四的音樂。如果他聽了後覺得很棒,就會推薦給第三個人,於是第三個人腦中也出現『披頭四』這個模因。就這樣慢慢繁殖下去。可是,如果第二個人覺得披頭四的音樂不怎麼樣,他就不會推薦給別人,自己也會慢慢淡忘。這就相當於淘汰。你聽得懂嗎?『披頭四』這模因也會面臨自然淘汰。」

原來如此,我點了點頭。這是把演化論的觀點應用到資訊傳遞上。

「模因除了面臨自然淘汰,也會發生呵突變』。例如某個人聽了『披頭四的曲子』後覺得很棒,便模仿它寫了一首歌,這就是發生在模因上的『突變』。這首新曲子同樣會面臨自然淘汰的命運,如果寫得好就會有更多人知道它,寫得不好便會消失。如果跟原本曲子太像則會被當成是抄襲而遭摒棄;如果改變了很多,就成了創新。於是『披頭四的曲子』這個模因便如此發生變化,衍生出新的音樂。這種演化繼續下去的話,模因便出現演化。」

聽老師這麼說,的確跟生物的演化很像。

資訊產生突變,在腦內環境里受到有用無用、喜歡厭惡等條件的篩選,消失或存活、繼續傳播下去。

「剛剛我講的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模因的概念其實非常廣泛。」

伊藤老師說著,又在黑板上補充其他字。

流行 習慣

傳統 宗教

藝術 語言

真實 謊言

「所有意涵、所有資訊、所有文化,都在我們人類的腦內被傳遞、變化、自然淘汰。跟你的工作比較有關的,像電影與藝術作品也不斷經歷突變與自然淘汰的過程。有趣、美好的事物被留下來,繼續演變;無聊、難看的作品則被淘汰。我想創作尤其是非常容易面臨淘汰的領域吧,不過在此有趣的是……」

老師邊說「有趣的是」便在黑板上寫下的字眼是:

有趣 美好

「『有趣』這個概念本身、『美好』這個概念本身其實也是一種模因,兩者都不斷在演化。這有點自我指涉,比較難懂……這麼說吧,你想想看,人類以外的其他生物並沒有『美』這種概念吧?猩猩演化成人類、人類創造出社會、社會產生文化之後,才終於有『覺得美』、『覺得有趣』這種感情誕生。這兩種感情能夠延續到今天、沒有遭淘汰的原因,一定是因為我們覺得『有趣』的感情以及我們覺得『美好』的心情,對於某些事情『有利』。」

伊藤老師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加了幾個字。

演化心理學

「這就是所謂的『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