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涯任行

首尾身量百餘丈,雞首蛇尾體似蛟,雙角如鹿角崢嶸,四爪如鉤鋒銳耀,脖頸錦翎層層疊,背鱗倒豎刺如芒。伏首揚眸褐帶黃,氣概磅礴勢如淵,身隨浮浪翻天波,霧靄騰騰若隱現,改天換顏只須臾。

轉眼霧浪已不見,猙獰獸影亦無蹤。一片山明水秀地,千峰萬壑飛流雲。虎嘯猿啼鷹鶴舞,鳥語花香在眼前。

不似清冷幽冥地,端得人間仙福境。

二青見此景此情,唇角微揚豎眸開。豎眼黑白分兩邊,中間相連黑白瞳。相比當初,那隻看似普通卻可勘破萬物本質的豎眼,如今這隻豎眼不僅可看破一切,且看得更為清晰。

之前豎眼世界裡,看到的皆為各種彩氣,代表著,各種情緒,各種元素,以及福、祿、壽、氣運等等。

而如今,這隻豎眼的世界裡,這些不僅可以看到,且更為清晰。

若說這隻豎眼,之前所看到的東西是普通解析度的話,那現在就是超清狀態的解析度。

除此之外,更為關鍵的還是,它可以射出黑白交織的光芒。

而這黑白之光,便是陰陽二氣。

簡單的說,就是他的這隻眼睛,也有攻擊力了。

楊二郎的豎眼可以射出金光,而他射出的,則是陰陽二氣。

眉間豎眼的變化,在二青看來,絕對是意外之喜。

而在這眉間豎眼的世界裡,眼前的一切,不過是這隻怪獸放出的氣體所形成的幻象罷了,就像人們常看到的海市蜃樓一樣。

只不過,這裡的海市蜃樓,不是天地自然形成,而是人為的。

因為,這隻怪獸,是一隻蜃龍!

蜃龍並非龍生子,它是錦雉與蛇的後代,生成條件極為苛刻。

是以,蜃龍的稀有程度,並不比龍族差多少。

雖然它們的父母——錦雉與蛇,皆為極尋常之物。可要讓它們交配並生出蛋,這便已是非常不可思議之事了。

更何況,傳聞這蛋還須得承受住天雷洗禮,並被天雷推入地下數十米,且深埋兩三百年方才成形。

可見,這蜃龍的生成有多難得!

眼前這隻蜃龍,是一隻非常古老的蜃龍。

在二青的豎眼觀測中,它的修為,應是天仙巔峰之境,甚至就是太乙散仙境界,亦並不奇怪。

然而,對於太乙散仙境仙力幾何,二青並不清楚。

是以,也只能是簡單地估計一番。

經過這半年來的錘鍊,他這一身神力已經被激發出來,並凝鍊掌握,體質與戰力,估計已有太乙散仙之境。

可一身法力,卻還未達那種境界,依是三花聚頂的天仙之境。

就法力而論,這隻老蜃龍,並不比二青差。

仔細思量一番後,二青朝這老蜃龍抱拳長施一禮,朗聲道:「這些日子,多謝前輩關照,既然前輩不願相見,那晚輩這便告辭!」

此地有條老蜃龍,二青此前已知。來之前,老龍王說起過。

這裡迷霧終年不散,其原因,便是因為此地有隻老蜃龍。

而這片海域,便是由這隻老蜃龍掌管,隸屬東海龍宮麾下水君。

之前二青覺得,如今已經能夠掌控體內那股神力,是以,臨走之前便想見見這傳說中的怪獸。

可現在看來,這老蜃龍並不想和他多聊。

想想亦是不難知,二青在此半年余,肩扛兩座大青山,蹈海狂奔逐浪去,怒風呼嘯天波涌,無有風平浪靜時。

試問身為此地主人,老蜃龍豈能不氣?

想來只因老龍事前有交待,老蜃才能忍氣吞生到此時。

二青轉身,眼前景物再生變,只見亭台樓閣現,層層幢幢,重重疊疊,宮闕連著宮闕,長廊還套長廊,美崙美奐,神光瑞彩瀰漫。內中人影重重,絲竹仙樂回蕩,仙侍身著霓裳,隨哥嫚舞輕揚。

二青見此,不由失笑,而後躬身一禮,道:「多謝前輩仙音送別!」

言畢,二青凌空踏步而去,雲霧自其足下化成雲階。

見二青絲毫未受那幻象所迷,深海底下,那雙碩大的眸子,緩緩閉上,覺得無趣得緊。本想給這個只懂耍蠻力的傢伙一點教訓,找點樂子,可誰想,這幻象居然對這傢伙沒用作用呢!

正走了,一道聲音緩緩傳進二青識海,「煩請轉告那條老龍,老夫已不欠他什麼,以後莫要再來攪擾老夫清修!」

二青聞言,劍眉微蹙,而後揚了揚,施施然而去。

雖不知這老蜃龍哪來的底氣說這種話,可他又欠老龍王一個人情卻是真的。然想想,他欠四海龍王的人情已然不少,多想亦是無益。

正所謂,債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亦不癢,當如是。

當二青排開霧浪,踏風而出時,霧海之外,風平浪靜。那些蝦兵蟹將,巡海夜叉等百萬水族勇士,已不見半隻。

唯老龍王御浪而前,拱手長揖,「恭喜岑兄功成出關,此後天大地大,何處皆可去得,實為可喜可賀!不若到我龍宮痛飲一番,讓老龍儘儘地主之誼,同時也替公子賀上一杯……」

二青躬身微笑,「老龍王客氣矣!此皆老龍王之助,二青在此謝過老龍王之情!只是肩上還有兩座大山未還,今日便罷了,他日青若有暇,定到龍宮叨嘮老龍王。」頓了下,他又道:「老龍王之恩,二青沒齒難忘,他日老龍王但有所請,二青若能辦到,定不推託!」

老龍王抬頭看去,見二青肩上那兩座微小山峰,不由失笑,「既如此,也罷!老龍王便不多留公子了,免得青城老山神憂心。」

老山神能不憂心么?青城山兩座山峰被二青借走半年余,若是上頭追究下來,不說二青難逃責罰,他這山神亦難逃其咎。

拱手告辭,二青一甩長袖,御風飄然而去。

老龍王見其身形飄忽,眨眼不見,不由感嘆,而後轉身御風逐浪而去,並長聲吟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而上九萬里。功行九轉金身鑄,九年苦熬身與志。功成神通徹天地,上天入地非難事。朝游東海暮青城,從此天涯任其行。美哉!壯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