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龍行天下 第九十四章 龍行天下(大結局)

曹睿猶豫了好一會,他上下打量著孫紹,孫紹卻只是高深莫測的笑。曹睿很想問他一句,這曹彰和曹植的王爵和他們現有的四王是不是一樣?要是如此的話,那麼曹家以後難免會有爭正統的麻煩,如果這三個新封的王比現有的四個王略低一級,那自然好了。

可是,他無法開口詢問。

天子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微微一笑:「今天請諸卿來,便是商量此事,封王是大事,不可兒戲,諸卿不必急著答覆,可以先考慮一下,過幾天再議不遲。」

曹睿鬆了一口氣,生怕孫紹打斷,連忙躬身說道:「陛下聖明。」

孫紹無可無不可,劉禪更是覺得與已無關,他只是可惜,李嚴這麼一員幹將不回來了,未免有些可惜,他可是當初父王留給自己的輔政大臣啊。

「諸卿慷慨,朕就下詔命將作大匠準備了,諸卿的三千金一到,立刻開工。」天子笑眯眯的看了曹睿一眼,有意無意的說道:「對了,孫卿,吳國是不是也該照例啊?」

孫紹一聳肩:「這是陛下的事,不用臣多嘴吧。」

「那我就可下詔給吳王了。」天子嘆了一口氣:「唉,說起來吳王還比朕年輕幾歲,怎麼身子骨這麼弱啊,諸卿,朕真是擔心他啊,雖說立了太子,可是孫霸畢竟年輕,一旦有什麼事,未必能守得住啊。」

孫紹不置可否,全當沒聽到。天子見了,也沒再說什麼,談笑風生的扯起了別的話題。

……

曹睿回到了魏王邸,立刻讓人叫來了隨行的劉放與孫資,把剛才的事情說了一遍,在這兩個親信面前,他沒有任何隱瞞,直截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劉放字子棄,涿郡人,現任中書監,孫資字彥龍,太原人,現任中書令,兩人前不久剛剛封了關內侯,在以戰功為重的魏國來說,這是不多見的。他們為曹睿處理機密事宜,是當之無愧的心腹之臣。

劉放靜靜的聽完了曹睿的擔心,猶豫了好一會,這件事涉及到曹家王室的事情,並非簡單的國事,處理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曹睿身邊久了,他多多少少也聽到了一些風聲,說曹植和曹睿的母后甄氏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是真是假並不重要,王室的污穢他見得多了,具體到這件事上,他只能信其有,不能信其無,萬一真有這事,他如果說了對曹植不利的話,以後傳到太后的耳中,他豈不是要倒霉?

孫資見劉放不吭聲,卻直接了當的說道:「臣以為不妥。」

曹睿不動聲色的看了他一眼,端起茶杯輕輕的吹著,語氣輕鬆的問道:「為什麼?」

「如果他們都封了王,而且是與大王平爵,那以後見了面,大王豈不是要向他們行禮?」孫資慢吞吞的說道:「大家都是王,而且他們的輩份還要高一些,萬一有什麼爭端,聽誰的?而且,子文將軍性格豪爽,喜歡管閑事,他要是插手魏國的事,那怎麼辦?」

曹睿的眉頭輕輕的皺了皺,也有些頭疼。鑒於曹植當初爭嫡,曹睿對宗室防範得一直很嚴,曹操的兒子又多,對曹操把魏王之位傳給曹睿大多有些不同意見,曹操在世的時候,他們不敢吭聲,曹操過世了,他們卻漸漸的傳出一些不平之聲。以前限於尊卑,他們不敢當面表達出來,可是如果曹彰和曹植也稱了王,他們就多了兩個選擇,萬一鬧出出走的事情來,那曹睿的臉面往哪兒擱?

見曹睿為難,劉放也拿定了主意,附和道:「臣以為彥龍此議甚當。孫家叔侄便是先鑒,雖說都姓孫,可是孫紹不是硬生生從孫權手中搶走了南海?這次四國聯軍西征,魏蜀都從中得了好處,唯獨吳國卻是什麼好處也沒有,幾萬人被孫紹一口吃掉,連個響聲都沒有。如果二位將軍也稱了王,而且是和大王平爵的王,對曹家來說,恐怕不是什麼好事。」

見兩個心腹意見一致,曹睿也點了點頭:「可是這是越王的上書,如果我反對,那以後的合作豈不是困難了?」

劉放搖了搖頭:「臣以為,越王未必就希望這三個人成為與魏蜀吳越一樣的王國。」

「哦?」

「越王此次西征,因自身實力的原故,雖然拿下了波斯,但不得不分封群臣,非越國力量佔了不少的比例。越王有意安排太子孫奉坐鎮泰西封城,其用意甚明,無非是想借諸軍的力量逐漸征服西夷。孫奉只是一個越太子,他也許指揮得動幾個侯爵,可是他還能指揮得動王嗎?」劉放胸有成竹的一笑:「這不過是越王欲擒故縱之計罷了。」

曹睿恍然大悟,啞然失笑。他頓了片刻:「那又該如何給他一個台階下呢?」

「和他談談合作的事吧。」孫資搶著說道:「他要東征,遼東必然是前線,魏國還可以再次成為他的盟友嘛。」

曹睿連連點頭。

……

楊修快步走進了承光宮,天子和太子正面對面的坐著,一看到楊修,太子連忙起身站到天子身後,天子指了指太子原先的坐席:「楊卿,坐!」

楊修連忙搖頭:「嗣君之席,豈是臣敢坐的。」

「不妨。」天子呵呵一笑:「朕今天要麻煩你一件事。」

「請陛下直言,臣萬死不辭。」

「沒那麼嚴重,不過,這件事卻也不是小事。」天子站起身來,連回走了兩步,臉上的笑容漸漸的變成了沉重,他站在殿門口,看著外面燦爛的陽光,沉默了片刻,忽然有些傷感的說道:「算起來,楊公去了十四年啦。」

「十三年四個月又十一天。」楊修不假思索的說道。

天子轉過頭看了楊修一眼,點點頭:「你現在知道了楊公為什麼一定要把你送到越國為官嗎?」

楊修默默的點點頭:「臣已經明白了,臣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朕心甚慰。」天子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我大漢雖然歷經磨難,卻顛而不仆,就是因為有楊公父子這樣的君子在。光武皇帝獎扶氣節兩百年,這才是我大漢的立國之本啊。德祖,楊公為了輔佐朕殫精竭慮,死而後已,不僅如此,他還為朕考慮到了更多。你隨越王西征,對越國的事務了解甚明,現在是該回朝庭來輔助朕的時候啦。」

「臣……等候此日已經兩年了。」楊修哽咽著。

「好啊,好啊。」天子感慨的點點頭,對楊修的忠心十分滿意。現在一般人都願意去越國為官,很少有去了越國還願意再回到洛陽的朝庭來的,因為朝庭除了一個名份之外,各方面的實力都不如越國。這次隨曹彰出征的北軍中,大部分人都留在了波斯,只有荀惲帶著一些軍官回到了洛陽。天子十分感激,立刻封荀惲為郎中令,那些軍官也都升了官。

「德祖,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教導好朕的太子。」天子輕輕的拍拍楊修的背,「朕才疏德薄,掙扎了一生,勉強保住了祖宗的一點基業,卻沒有能力恢複當年的榮光了。現在我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生怕有一個應付不當,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現在朕老了,縱有萬般雄心,也沒有時間去奮鬥了,朕只能把願意寄托在後人的身上。太子雖然不是什麼聰穎之輩,卻還算忠厚,德祖,你要好好教導他。」

「臣……萬死不辭。」楊修跪倒在地,連連叩頭。

「起來,起來。」天子彎下腰,扶起楊修,讓他坐在席上,然後吩咐太子上前行拜師禮。楊修本不敢受,可是為了師道尊嚴,他還是受了一禮,鄭重其事的吩咐了幾句,這才避席,給太子還禮。

等一切禮節行完,太子按規矩開始問道:「請問先生,我大漢目前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楊修撫了撫頜下的短須,打量著眼前恭敬的太子,沉默了好一會,這才說道:「是太子殿下與越太子孫奉之間的差距太大。」

太子一愣,這個答案顯然超出了他的預料,他回過頭求助的看了一下天子,天子也有些愕然,不過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這麼說,大漢的危險不在越王,而在越太子?」

「可以這麼說。」楊修緩緩說道:「臣在越王身邊數年,潛心觀察越王,知其雖然雄才大略,世間少見,但是,對大漢來說,他卻有些常人難以理解的忠誠。」他看了一眼天子,「雖然他對陛下不夠謙遜,但是他對大漢的那份愛護,卻是任何人都難以超越的。」

天子眨了眨眼睛,想了一會,點點頭笑了:「不錯,我大漢之火之所以還能不滅,與他的忠誠有莫大的關係。前有曹公,後有越王,如果不是越王的維護,只怕大漢早就不復存在了。朕至今對當初東海之上,他逼著眾人折箸為誓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

「陛下言之有理。」楊修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越王放蕩不羈,不好禮節,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覆滅大漢,他寧願不遠萬里的到波斯去征伐,也不願意在大漢境內挑起戰事。其實,他之所以要把曹彰、曹植和李嚴等人安排在波斯為王,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天子若有所悟,不住的點頭。

「臣敢說,越王有生之年,大漢都不會有覆亡之禍,但是,越王之後呢?」楊修憂心沖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