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龍行天下 第七十二章 雛鳳初啼

越國太子孫奉成了攻城的主將,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聯軍大營,很多將士聽了都有些詫異,隨即又有些不安,特別是聽到越王是在不相信能攻克泰西封的情況下,因為孫奉為其他人求情,而逼著孫奉做了主將的過程後,都對這場戰爭的前景抱有不同程度的擔憂。孫奉的勇猛大家都知道,但是孫奉畢竟太年輕了,和足智多謀的孫紹相比,他顯得太稚嫩,是否有這個能力指揮二十萬大軍,很多人表示懷疑。

莫米婭聽到這個消息後,在昆圖斯面前沒有任何表示,只是對昆圖斯當時的舉動表示贊同。昆圖斯說,他之所以願意幫助孫奉,是因為他不希望孫紹留在泰西封,孫紹的心機太深沉,他擔心對羅馬以後有不利的舉動。而孫奉還年輕,沒有孫紹那麼陰沉,想必要好對付一些。孫紹又已經決定把他放在羅馬的北疆,這個時候幫他一把,他一定會對羅馬有感激之情,對以後雙方的關係有利,有他在泰西封,對壓制戈爾狄安父子也有幫助,以後菲力普長大了,也有一個助力。

「如果攻城失敗,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事實的困難擺在這裡,要想攻克泰西封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昆圖斯如是說。

昆圖斯走了,莫米婭的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她抱著菲力普,用鼻子在菲力普的胸膛上揉了揉,輕聲笑道:「你啊,可不能像他,太壞了。」

菲力普咯咯的笑著,伸出兩隻小手,努力的來抓她的頭髮。

越國大帳里,孫紹、孫奉和陸遜相對而坐,三人面色平靜,看著攤在案上的地圖不說話。茶水已經喝得沒了味,孫紹才輕輕的拍了拍案面:「從明天起,你就是攻城的主將,你姑父名義上是你的副將,實際上是真正的主將,還有曹彰他們幾人,他們都是久經沙場的名將,你要尊敬他們,多聽他們的意見。」

「喏。」孫奉點了點頭:「父王,你呢?」

「我?」孫紹笑笑,搖了搖頭:「具體的戰術我幫不上你了,有他們幾個在,也不需要我來多說了,而且我還有其他的事,阿爾達希爾可不是個任人宰割的人,我不相信他會把那麼多大軍全擺在城裡。」

陸遜點了點:「大王擔心的正是,我也非常擔心這一點。薩珊人以騎兵稱雄,以泰西封城的大小和堅固程度,他只要安排三萬人就足以守住城池,多出來的那些人會在哪裡?我覺得肯定在城外某個地方候著。我們雖然派出了斥候,但終究地形沒有他們熟悉,未必就一定能發現他們。如果在我們正攻城的時候,後面出現了兩三萬精銳騎兵,那將是致命的。如果我們留下足夠的騎兵防守,那攻城的人手又有所不足,攻城力度必然大受影響,拖延不下,也正中阿爾達希爾下懷。我想,他敢於在這種情況下堅守,一定是有所倚仗的。」

孫奉想了想:「那父王又用什麼來擊敗那些騎兵?人數如果太少,豈不是很危險?」

「沒什麼,無非虛張聲勢罷了。」孫紹胸有成竹的一笑:「你放心的攻城,只要你能儘快的破城,我就不會有危險。阿爾達希爾不相信我們能在短時間內拿下泰西封,我們就一定要打破他的幻想,讓他相信,和神斗是沒有好結果的。」

孫奉和陸遜笑了起來,他們也是剛剛得知那個神跡的秘密,而且陸遜已經想好了怎麼利用這個神跡來作戰的計畫。

第二天,孫紹脫離了聯軍大營,在泰西封城的東北十里的地方立下了大營,與此同時,小戈爾狄安也借口要防備薩珊人的突襲,在西北十里的地方立下大營,兩個大營成犄角之勢護住了聯軍的身後。孫奉升帳,進行戰事安排。他要求昆圖斯派出人手,在河灘上立起大量的磚窯,同時將已經準備好的三百架弩砲在泰西封城外一字排開,所有的砲手都進入位置,就在城上的守軍眼皮底下進行調試,奴隸們推動著一百多台攻城車,在城外來回演習,震天的號子聲讓城裡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千餘架雲梯也在城下排布開來,步卒們就在薩珊人的射程以外進行布陣演練攻城戰術,大戰前的氣氛營造得非常到位,看到這一切,幾乎所有人都以為大戰一觸即發。

只有阿爾達希爾哈哈一笑,露出了笑容,他扶著城牆,指著遠處河灘上正忙著立窯的人群說道:「你們看到了嗎?這就是我為什麼要把城外三十里以內的民房都要拆掉,泥磚能運的都運回來,不能運的就扔到河裡的原因。」

眾將慢慢的也回過神來了,別看城下的敵人忙得凶,三百架弩砲看起來很威風,可是他們沒有足夠的砲石可用,這些弩砲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擺設,而沒有了威力最大的弩砲壓制,他們就必須冒著城頭的打擊前進,傷亡將會非常驚人。換句話說,只要熬過短短的時間,在對方的砲石消耗完之前不破城,他們就佔據了優勢,等於守住了城池。

「這些蠢人,想燒磚不會遠一點嗎?讓我們看見了,可不是露怯?」一個長了一臉絡腮鬍子的將領大聲笑道。

「他們大概是嫌累吧?」另一個刀條臉的將領冷笑道:「再說了,這裡全是一望無際的河灘,他們要想不讓我們看到,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阿爾達希爾沒吭聲,他沉思了片刻,忽然轉身對一個親信將領說道:「發消息給城外的人,讓他們安排幾個精明的斥候,從河裡潛到那些磚窯旁看看,別讓這些狡猾的漢人騙了。」

那個親信沒做多想,立刻轉身去了。

孫奉一邊安排攻城準備,一邊以昆圖斯的名義,再次給阿爾達希爾寫了一封信,要求阿爾達希爾認清形勢,儘快投降,並且不經意的聲明說,越國太子孫奉是阿胡拉保佑的人,就是神跡中那個站在阿胡拉身邊的神明,他命中注定將要成為泰西封的主人,讓阿爾達希爾不要徒勞反抗,早點出城投降,還能保留一點財富,不至於輸得一敗塗地。

阿爾達希爾對些不屑一顧,他倒是很快捕捉到了其中的信息,現在的主將不是越王孫紹,而是孫紹的太子孫奉,一個年紀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在略作揣摩之後,他欣喜若狂。臨陣換將,這是兵家大忌,而父子相疑,這就更不可取了。孫紹那麼聰明的人為什麼不當主將,反而要讓自己的兒子做主將?他肯定是覺得攻城沒什麼把握,所以由兒子出面,就算打輸了,他也好有些借口。

一想到這種可能,阿爾達希爾仰天長嘆,他終於抓住了敵人真正的心態。

阿爾達希爾回了一封信,在表示了拒絕之後,又做出一些讓步,希望重新開始談判。他派出使者,再次來到城外的大營。使者這次沒有見到孫紹,卻見到了孫奉,驗證了阿爾達希爾的猜想,在沒有誠意的談判之後,使者把消息送回了城裡。

三天之後,孫奉對談判失去了耐心,下令攻城。在攻城的前一天晚上,孫奉當著許多人的面,祭祠了薩珊人的主神阿胡拉,公開宣稱,大漢人是火德,越國在大漢四個屬國之中又屬南方,按大漢的五行學說,越國是火中之火,和阿胡拉光明之神十分相襯,因此,他也應該得到阿胡拉的庇佑。如果這個道理成立,那麼阿胡拉一定會再次顯示神跡。

包括昆圖斯和波調在內,幾乎所有人都對孫紹的這個誓言感到很擔心,雖然他們對薩珊人的神明不否定,但是他們卻不敢相信阿胡拉真的會響應孫奉的請求再次顯示神跡,畢竟這神明的事情都很難說的,萬一阿胡拉不打算展示什麼神跡,那豈不是對士氣大有打擊?

就在他們感到擔心的時候,詭異的事情再次發生了。就在夜色降臨不久,孫奉在祭壇上禱告了大概一個時辰的時候,漆黑的夜空漸漸顯示出了一個模糊的人影,與那一天在塞琉古城外一樣,這個人影飄浮在半空中,似乎隨時都會被風吹去。慢慢的,這個人影越來越清晰,可以明確的分辨出這個人影就是那天顯示的神跡中的阿胡拉的形象。

城裡城外四五十萬人舉頭觀看,被眼前看到的景像驚得目瞪口呆,雖然大家的看法略有分歧,但是大家都同意一個觀點:阿胡拉拋棄了阿爾達希爾,選擇了那個漢人成為了薩珊人的王,而這個漢人,就是現在跪在祭台上禱告的越國太子孫奉,阿胡拉響應了他的禱告,給了他護佑。

就在城裡城外已經陷入半癲狂的時候,更讓人癲狂的事情發生了,空中居然隱隱約約的傳來一個聲音,依稀能聽出是薩珊人的語言,聲音中帶著一些縹緲,更增加了幾分神秘感。這個聲音並沒有多說什麼話,只是念了瑣羅亞斯德教經典教義《阿維斯陀》中的幾句經文,然後說了一句:「善待我的子民,不要因為你的貪婪將他們推入死亡的地獄,否則我定將拋棄你。」

在得到孫奉的誓言之後,那個人影又慢慢的淡去,消失在茫茫夜空之中,只剩下祭壇上的孫奉在火光的映襯下站起身來,高高的舉起手中的聖火,接受所有將士雷鳴般的歡呼。

城牆上,一片死寂,阿爾達希爾臉色煞白,極力扶著城牆才沒有摔倒。他明知道那是一個騙局,卻無法做出讓人信服的解釋,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這是怎麼做到的。是幻術嗎?那又是怎樣的一個幻術?他連在這麼高的天空顯示人影都做不到,更談不上讓那個人影發出聲音,他也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