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海盜帝國 第八十五章 團結就是力量

孫紹一愣,隨即笑了,半坐半靠在憑几上,似笑非笑的看看諸葛恪,又看看宗預:「十萬錢?」

「十萬錢。」宗預鄭重的點點頭,面無表情,擺出一副不會再加一個錢的架勢,眼神卻在盯著諸葛恪。諸葛均忽然來訪,向他透露了諸葛恪轉告的意見,二十萬是最高價,如果超出這個價格,雙方都放棄,不能互相競爭,讓孫紹佔了這個便宜。諸葛均告訴宗預,他雖然沒有參與連弩的改造,但是他知道,連弩的成本不超過兩萬錢,因此宗預和諸葛恪都相信,如果價錢出到二十萬,孫紹肯定會賣。

這其中的關鍵是雙方不能出爾反爾,他們雖然通過諸葛均聯繫起來了,但是貌合神離,都怕對方擺自己一道,表面上聯合和孫紹砍價,背地裡再提高價格。

「十萬錢。」諸葛恪也點點頭,又笑著加了一句:「殿下,連弩大部分都是木構件,只有轉輪和弩機是金屬的,我估計成本也就是三四萬錢,你賣我們十萬,已經有得賺了。」

孫紹忍不住笑了,他也不說話,端起茶杯喝茶,戲謔的眼神從茶杯上面看著宗預和諸葛恪,這兩人雖然盡量不交換眼神,但是神色之間不免有些不安,這些全落在孫紹的眼中。他咂了咂嘴,笑道:「看來我的人看得不緊啊,你們還是通了氣,現在聯起手來和我討價還價,是吧?」

「殿下說笑了,並無此事。」諸葛恪和宗預異口同聲的說道,他們誰也不願意讓諸葛均受到牽連。

「沒關係。」孫紹擺擺手,示意他們稍安勿躁,「有所謂團結就是力量,你們現在總算體會到這句話的道理了吧?想當年孫劉聯手,在赤壁擊敗不可一世的魏王,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只可惜後來孫劉一直同床異夢,多次浪費了大好機會,要不然的話,現在也許就沒有魏國了。」

宗預無聲的嘆了一口氣,他對吳蜀兩國這些年的明爭暗鬥太清楚了。說實在的,建安十九年如果不是因為曹操奪了漢中,對成都的壓力太大,劉備大概就會和孫權火拚了。也許是天意,如果曹操遲些攻克漢中,等劉備和孫權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出手,也許天下的形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孫紹說團結就是力量,宗預深表贊同,只是此情此景,他不能表示出來而已。

「你們二位都是識大體的人,嗯,子高也是。」孫紹點了點諸葛恪,居高臨下的神態自然而從容,諸葛恪和宗預也沒有什麼反感,顯然對這個局面都覺得很正常,他們靜靜的聽孫紹說話,恭敬之中略帶三分緊張。「既然如此,那你們也就沒有必要買什麼連弩了,回去好好想想怎麼勸和吧,為了一個益州土豪鬧成這個樣子,實在不是個明智之舉。你們兩家是半斤對八兩,誰也吃不下誰,又何必多造殺傷?有了張裔,吳國也得不到益州,要不回張裔,蜀國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損失,眼下之見,倒不如把大軍撤回來,準備南征更顯得實在一些。」

宗預靈機一動,他略作思索,連忙說道:「我家丞相正有南征之意,只是囿於糧草和軍械都不足,如果大王能夠支持一些,平定益州之亂其實並不難,有沒有張裔倒確實關係不大。」

孫紹一拍腿:「這就對了嘛,德艷,你回去和孔明說,只要他願意,我可以支持他南征,要糧草有糧草,要軍械有軍械,必要的時候,我還可以派兵協助你們。嘿嘿,你不知道吧,我現在手頭可有近兩萬精於山地叢林戰的扶南精銳,只要你們開個口,他們隨時可以進入益州作戰。平定益州之後,如果雙方合作順利,越蜀之間的聯繫就更方便了,成都的貨物以後就不用再由長江轉運,直接可以通過益州和永昌來到扶南郡,那條叢林之中的商道也就該興旺起來啦。據我了解,現在有些夷商就從那裡進入蜀國,只是兵荒馬亂的,十分危險,肯走的人不多。」

孫紹說得天花亂墜,興緻勃勃,宗預卻是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開什麼玩笑,你出兵相助?劉備也好,諸葛亮也好,肯定不可能答應啊。至於那條商路,宗預也略有所知,那條路從孝武皇帝時就開始了,成都市中的夷商就有不少人是從那條路來的,正如孫紹所說,那條路一來是因為難走,二來是因為蜀國官府根本管理不到,沿途的商人經常被土著們打劫,殺人越禍是家常便飯,所以願意走的人並不多。如果能夠平定益州,加強管理,這條商路興旺起來是很有可能的,現在孫紹拿下了扶南,以他對商業的重視,商人在扶南境內至少是安全的,不安全的只是益州和永昌郡境內罷了。

「大王,你什麼時候能把連弩交給我們?」諸葛恪見他們說得熱鬧,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不賣了。」孫紹手一揮:「你們都回吧,既然雙方要講和,我又何必賣給你們連弩?雖然我少賺一點錢,但是少殺傷一些士卒,也算是一種功德。」

諸葛恪頓時急了。宗預是怎麼想的,他不太清楚,看他這樣子,他似乎買不買都無所謂,如果吳國不買的話,他也沒什麼興趣,可是吳國不一樣啊,孫登還想靠這些連弩提高自己說話的份量呢。

「元遜,回去對子高說,有你這員大將在,足以抵得上一百架連弩。」孫紹笑道:「我就不和你們說空話了,我已經上表天子,要求天子出面講和,同時我還給魏王寫了信,希望他也勸勸吳王和蜀王,這仗嘛,能不打還是不要打的好。實在閑不住,也沒必要自己人搞自己人啊。你看我,不過一年的時間就拿下了扶南,賺得盆滿缽滿,數錢數得手都抽筋了。咱們大漢人啊,如果不是把眼睛只盯著自己人,一致對外的話,要發財容易得很。希望你們都能給我一點薄面,有話好好說,怎麼樣?」

宗預和諸葛恪面面相覷,誰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諸葛恪迅速的衡量了一下,立刻點頭道:「大王仁義著於四海,如果有大王出面調停,一定能馬到成功。我這就回覆太子,先回長沙勸和,如果能僥倖成功,也算是一樁幸事。如若不諧,還請大王出面。」

孫紹點點頭,又把目光轉向宗預。宗預猶豫了一下,覺得這樣做未必不是好事。如果孫紹真有這個心,並且說動了天子和魏王曹操,他就不但有了道義上的優勢,而且有了實力上的優勢,越魏聯手,吳國想不退兵都不行,要不然的話,越國攻其東,魏國攻其北,蜀國擊其西,吳國覆亡在即。

「敢不從命。」

「如此甚好。」孫紹大喜,隨即和他們洽談糧食的問題。這次拿下扶南,他幾乎全盤接收了范蔓三十年來的積儲,不僅有堆積如山的金錢,還有大量的糧食。扶南地處沖積平原,水道縱橫,水稻種植業很發達,范蔓搜刮又狠,積儲的糧食足以供十年之用,要不是頓遜城下擒獲了范蔓,西卷城外擒獲了范長,扶南的兵力損失太多,憑著這些積儲,范蔓足可以在特牧城守上幾年,耗得孫紹筋疲力盡。現在他財大氣粗,說話聲音當然要響得多。

經過磋商,孫紹支持了孫登三萬石稻米,足夠他一萬大軍吃到長沙的,然後又支持了宗預三萬石,並且派船給他們,先由海路運到南海,再從南海登陸,溯灕水而上,經由靈渠轉湘水,直奔長沙郡。這樣的安排也就是孫紹這種腳踏吳蜀兩條船的人才能辦到,否則的話,這批稻米不是被蜀軍截了,就是被吳軍截了。

送他們離開之前,孫紹再三關照,希望他們回去之後花點心思勸各自的大王消消氣,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鬧出大幹戈。諸葛恪和宗預連連點頭,拜別而去。宗預臨走時,進宮向王后關鳳辭行,關鳳又送了他一份禮,另外給了一萬石米,還有滿滿一船的寶石、孔雀翎、象牙等扶南特產,宗預高興得眉開眼笑,歡天喜地的拜別而去。

與此同時,孫紹讓夏侯徽親筆寫了兩封信,一封以他的名義寫給天子,在報功的同時,請天子出面調停吳蜀之間的爭端,重新發起西征的計畫,一封以夏侯徽的名義寫給皇后曹節,對她說,孫紹是真心擁戴皇室,希望天子能站出來主持大局,越國一定不遺餘力的做天子的堅強後盾,希望皇后能勸說魏王一起行動,維護天子的尊嚴。

同時附上的,還有一份長長的禮單。

兩封信在共和四年的臘月初到達洛陽城。

丞相楊彪接到消息,立刻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宮中,他已經八十三歲了,可是精神還很好,走起路來虎虎生風,嗓門響得天子都嫌震耳朵,一點也不象是年過八旬的老人。一見面,楊彪就躬身施禮,高聲道:「賀喜陛下。」

「我有什麼好歡喜的?」天子笑著抖了抖附在後面那份禮單,半開玩笑的說道:「就因為這份禮?這些東西雖然不少,可是和孫卿這次所得相比,實在是寒磣得很啊。」

楊彪搖搖頭,笑了:「陛下,臣賀的不是這份禮,而是越王殿下的心。他如今雖然拿下了扶南,實力猛增,已經超過了吳蜀兩國,能和魏國抗衡,可是他的心裡還有了陛下,這才是最難得的啊。」

「是啊,是啊。」天子欣慰的連聲道:「說起來,他現在的疆域可比我大漢小不了多少啦,有這樣的實力,還能對我這個天子這麼恭敬,的確難得。丞相,他要我出面調停吳蜀的紛爭,你看可行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