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揚帆起航 第六十四章 我自當之

崔謙不緊不慢,領著人在前面逃,不時的回過頭射幾箭,兩頭大象都中了幾箭,但是它們皮粗肉厚,這幾箭根本傷不了它們,反而激發了它們的野性,越發追得急了。區楚接連被崔謙幹掉三名親衛,更是氣得暴跳如雷,下令死追不舍,不追上崔謙,把他踩成肉泥絕不罷休。

崔謙領著海盜們在前面跑,區楚帶著兩頭大象在後面追,幾百名林邑國蠻兵跟在後面跑,這一仗從一開始就顯出出一面倒的局面,區楚大佔上風,但是讓他鬱悶的是,崔謙滑得象油,雖然他佔了上風,可是戰果卻有限得很,一直追出五里地去,崔謙手下的傷亡不過三十多,而他的傷亡卻增加到了近百。

這讓區楚越發的暴躁,近百的傷亡,在總兵力不過兩千左右的林邑國來說,絕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數字,他必須要崔謙付出代價。如果能抓住崔謙,不管是活的還是死的,那再死一百人、兩百人都是值的。

區良帶著手下徒步在後面追趕,相對比較文弱的他開始跟不上步伐,最後只能被兩個親衛架著走,眼看著區楚帶著象兵越追越遠,他忽然有些不安的感覺。崔謙雖然一直在逃,可是他表現得太冷靜了,打打走走,那樣子不象是在逃跑,而更象是誘敵。他忽然想起一開始就逃跑的那幾百人,心頭忽然一驚,難道那不是逃跑,而是去埋伏了?他抬起向遠處看去,遠處不遠正有一道矮矮的山坡,雖然不算大,可是埋伏個百十人卻不成問題。

「不好,快去叫住太子,敵人有埋伏。」區良急聲對親衛說道。

親衛飛奔而去。可是區良卻並沒有放下心來,因為親衛雖然跑得快,可是他並不比急奔的大象快多少,而沖在最前面的區楚卻離那個山坡不遠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區良忽然明白了曾經聽人說過的一句話。

崔武伏在一塊石頭後面,興奮得聲音都有些發抖,這次逮著大魚了,不僅能逮一個林邑國的大人物,還能抓兩頭大象,這個功勞可不是一般的強啊。他惡狠狠的瞪著身邊的士卒說道:「你們他娘的都把眼睛睜大一點,對著象背上的人射,可不要閉著眼睛射那兩頭象。那畜牲雖然皮粗肉糙的,可是中箭多了一樣完蛋,這玩意可是稀罕物,老子可指著它去羞臊陳海那豎子呢。」

士卒們都忍著笑,誰也不吭聲。崔武、崔謙這爺兒倆一個跟陳海耗上了,一個跟蘇粗腿耗上了,這些都不是什麼秘密,可是對於這些原本是海盜、現在是交州水師的士卒來說,這些都無所謂。他們只知道現在過得比以前好,雖然不能去隨意的去搶去殺了,可是在伏波將軍的手下吃得好,軍餉發得及時,過得也安穩,戰死的兄弟也能拿到豐富的撫恤,對他們來說,這比什麼都好。至於崔家的那些恩怨,與他們無關。

「武爺你放心,一定不會射死那些大象的。」親衛將華英安慰了一句。

「嘿嘿,這樣才好。」崔武摸著頜下如鋼針一般的短須,想著陳海可能的表情,得意的笑了。他對被陳海活捉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陳海因為他逃跑了而被降職,也對他意見很大,兩人私下裡交過手,崔武不是陳海的對手,被陳海揍了個鼻青眼腫,他不指望在拳腳上贏過陳海了,畢竟他要比陳海大二十多歲,論體力,他不可能是陳海的對手。可是這個面子要找回來,不能在體力上找,那就在功勞上找,等爺升了官,看你個親衛怎麼跟老子擺臉子。

說話間,崔謙已經帶著人逃過了土坡,區楚驅使著兩頭大象,象兩台重型戰車一樣隆隆駛近。

二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步!八十步!

早已經按捺不住的崔武一聲暴喝:「射!」率先射出一枝箭。

隨著長箭的利嘯聲,幾乎一百多枝箭同時向象背上的區楚等人射去。眼看著就能追上崔謙的區楚根本沒有料到有人會伏擊他,猝不及防,連盾牌都沒來得及舉就被射成了豪豬。那幾名箭手和矛手情況也差不多,根本沒有時間做出反應,就被這一陣集射取走了性命,坐在最前面的御手身中三箭,疼得他一哆嗦,翻身從欄杆上翻了下去,手中的皮帶拉動著奔跑中的大象昂起了頭,側向奔了幾步,「轟隆」一聲巨響,翻倒在地,將死不瞑目的區楚壓倒在身下,鮮血從區楚的七竅中噴射出來,沉重的壓力將他的筋骨全部壓斷,整個人被壓扁,內臟被擠了出來,流了一地。

後面的御手見狀,連忙勒住了大象,大象仰頭一聲長嗥,又衝出十幾步,才勉強收住了腳,在原地打著圈子。這一轉,上面的戰士頓時暈了,他們緊緊的抓著欄杆,以免被甩出去,這個時候如果被甩下去,誰知道會不會被大象踩一腳?至於攻擊或者防護什麼的,一時都顧不上了。

這給了崔武他們最好的機會,長箭呼嘯而至,轉眼之間將象背上的士卒屠殺一凈。

解決了兩頭大象,崔謙帶著人展開了反衝鋒,兩千人一擁而上,如狂潮一般將後面的四百多蠻兵捲走。兩個時辰後,全部戰鬥結束,崔謙繳獲了兩頭大象,二百多俘虜,當場擊殺二百多人,五百多林邑國的蠻兵只剩下十來個跑了。

最讓崔謙高興的是,他不僅得到了兩頭大象,還砍下了林邑國太子的人頭。

孫紹得到的回報,顧不上考慮林邑國太子算是哪根蔥,他立刻下令接手區楚的大營,將為數不多的留守蠻兵擒獲,隨即命令全軍坐船往日南郡治西卷出發。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他出現在西卷城外二十里的海邊,隨即留下虞翻看守戰場,自己帶著人直撲西卷城。

日南太守黎景幾天前剛接到九真太守士有送來的消息。士有說,孫紹在合浦附近擊敗了崔謙,現在已經控制了整個南海,交州刺史步騭趕到了交阯,士燮已經俯首稱臣,他們已經沒有實力再和步騭、孫紹對抗了,決定交出交州,接受步騭的管理,希望黎景好自為之。黎景正在狐疑應該是降還是不降,又該如何解釋林邑國的事情的時候,發生了林邑國太子區楚屠殺百姓的事情,黎景十分後悔,為了士家和步騭的對抗,牽連到無辜百姓,這和他的初衷不符。他派出了使者去質問區楚,沒想到卻被區楚殺掉了,正當他決定要起兵把區楚趕出去的時候,孫紹帶人包圍了西卷(今越南廣治附近)。

黎景雖然很意外,可是他早在幾個月前就做好了守城的準備,所以孫紹雖然來得很突然,可是他還是及時下令關閉了城門,準備與孫紹血戰到底。

孫紹一面派人勸降,一面招集蘇粗腿和崔謙商量攻城的事宜。黎景既然關閉城門,顯然投降的可能性並不大,也許只有強攻一條路了。

「西卷城雖然不高,可是如果蟻附攻城的話,恐怕傷亡會不小。」蘇粗腿打過仗,知道攻城時的難處,首先發表了意見。

崔謙打量著城頭,考慮了一下,難道的附和了蘇粗腿的意見:「看黎景這個樣子,應該早就準備好守城了,我們沒有能造成突然襲擊,只有做長期準備了。只是,這糧草可支撐不了太多的時候。」

孫紹打量了他們一眼,淡淡一笑。他知道這兩人的心理。蘇粗腿說是的實話,但是崔謙卻有些考校的意思在裡面,他是被逼向他投降的,心理一直不服氣,眼下要看他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如果他孫紹不能儘快攻下西卷城,那崔謙的眼裡就不會有他了,時機一到,他很有可能就會重新自立。

眼下的問題是沒有攻城的器械,要強攻,只有蟻附一條路,而蟻附的傷亡會很大,崔謙肯定不會主動上,蘇粗腿也會有猶豫,能聽他的大概只有陳海、丁奉和趙袖等人。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先打造攻城器械,但是他的軍糧有限,一旦拖的時間長了,他有可能進退兩難。

「我不能等。」既然這兩個海盜頭子都不積極主動,孫紹也沒有和他們商量的打算,他開門見山的說道:「我回程的輜重本來是要靠商船來承擔的,可是現在一時半會走不了,林邑國太子又被建中殺了,恐怕越海那邊不會順利。我們面臨著斷糧的危險,要想打破這個僵局,只能迅速擊破西卷,用西卷城裡的秋糧補充。」

「可是……」崔謙咂了咂嘴,面帶難色。

「沒有可是。」孫紹手一指:「小小的西卷城能擋得住我?二位且稍歇,看我為君破之。」

崔謙有些調侃的看著孫紹,他覺得孫紹在說大話,現在孫紹手頭只有不到兩千的嫡系,要想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攻破西卷城,無疑是痴人說夢。他淡淡的笑了笑:「如此,我等就等著看將軍的神勇了。」

孫紹不動聲色的看著他笑了笑:「建中,上次你只是見識了我打海戰的威風,這次再讓你看看,我是怎麼攻城的。」

崔謙臉色一變,一對細長的眼睛中閃過一道寒芒,隨即有些不自然的點點頭:「謙拭目以待。」說完,頭也不回的轉身走了。

蘇粗腿有些為難,他擔心的看著孫紹:「將軍,真有辦法破城嗎?」

「辦法當然有。」孫紹好整以暇的看著蘇粗腿,嘴歪了歪:「我如果不能攻破這小小的西卷城,又如何能縱橫大海?」

蘇粗腿搖了搖頭:「將軍,你能縱橫大海,是有攻擊犀利的戰船作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